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专题 > 众创空间
全国3155家众创空间有啥不一样
2016-12-06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了全国首份《众创空间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9月,我国已有众创空间共3155家,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

  报告将众创空间按照地域分为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3大块。其中,长三角众创空间被认为是“综合生态型盈利模式”,京津冀众创空间为“地产思维主导的盈利模式”,而珠三角众创空间则为“产业链型盈利模式”。

  “众创空间”概念2014年才第一次在中国被提出,此后即呈爆发式增长。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从2015年11月的第一批136个,增长到2016年9月的839个。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创业企业的大量涌现。2015年,全国新注册企业数达444万家,同比增加了20%。来自国内外的投资也在增加,2015年的全年风投金额创下新高,而到2016年,刚过去的9个月就将这一纪录再次刷新,达到了1939亿元,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报告显示,当下全国各地众创空间发展速度不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能级:

  第一能级省市众创空间的数量在200家以上,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东等省市;第二能级省市众创空间的数量在100家到200家之间,包括河北、辽宁、福建等省;第三能级省市众创空间的数量在50家到100家之间,包括湖北、 内蒙古、云南、甘肃等省区;第四能级省市众创空间的数量在50家以下,包括江西、贵州、青海、宁夏等省区。

  总体来看,众创空间的分布多数集中于资本聚集区。拥有明显区位优势和经济政治优势的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每千万人拥有的众创空间数量远高于其他省市和自治区。

  从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来看,第一种是产业链服务型(包括投资驱动、培训辅导、活动聚合、媒体推广),主要通过自筹基金和股权众筹两种方式进行注资,典型的像联想之星、创新工场等,此外还会举办一些沙龙、大赛、提供创业指导、媒体曝光等服务;第二种是地产思维型,通过租赁空间、出租工位盈利,一般由大型地产商主导,典型代表如SOHO 3Q、优客工场等;第三种是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能提供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众创空间45%属于地产思维型,39.3%属于产业链服务型,15.7%属于综合生态体系型。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城市群各地区众创空间政策优惠覆盖的比例。这项数据显示,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其对众创空间的政策优惠比例是最低的,优惠政策覆盖面仅仅达到15.7%;而苏州对于众创空间的支持力度最大,优惠政策覆盖达到80.9%;合肥紧跟其后,达到57.9%。

  京津冀地区的众创空间存在同质化倾向。地产思维型众创空间占比高达65%,其次为产业链服务型占比32%,综合生态体系型仅占3%。报告分析称,当前京津冀地区众创空间的发展并未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完全契合。从目前三地众创空间的发展来看,这些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并非基于各地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城市的产业布局与规划,“不少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基本雷同,相互模仿抄袭比较严重,并未充分体现各自的核心优势和鲜明特色。”

  珠三角地区仅有34%的众创空间表现为地产思维型,有54%的是产业链服务型,12%的是综合生态体系型。该区域的优惠政策也最多、最全,广深两市享受政策优惠的空间数目占到整个珠三角地区的71%。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21年示范名单公布 福建漳州众创空间达60家
·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示范工作的通知
· 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发布!高校百家众创空间晋级国家级双创平台
· 科技部关于印发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通知
· 众创空间共享工位为啥成鸡肋?缺小微型早期创业项目
· 科技部公布第二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
· 众创空间:让梦想的航船在这里扬帆
· 政府工作报告: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
· 国家高新区众创空间超千家
· 万钢:众创空间要走专业化道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