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民办教育 > 民教新闻
德国严把民办高校质量关
2002-08-26    

字体大小:

  新华网柏林8月25日电(新华组稿·国外高教)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一提到德国高校,许多人都知道它们不收学费,这指的是那些公立高校。其实德国还有许多民办高校,它们不仅收费,而且收的不少。毋庸讳言,盈利是它们的主要目的,但是在盈利的同时,它们对教学质量却丝毫不敢马虎,原因是有政府监督。德国人在管理民办高校时还是遵循了他们的一贯作风:严谨。

  德国的民办高校也分为综合性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两类,但有的是已获得国家承认的,有的并没有。国家承认的民办高校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与公立高校毕业证书具有同等价值,这体现了它们的办学质量。最近10年来,德国民办高校的数量增加了三倍,目前已获得国家承认的民办高校有43所。这些高校的课程大多面向市场需求,主要是经济管理、信息技术、法律及旅游等。

  已经获得国家承认的民办高校教学条件普遍较好。此类学校的学生数量一般在千人以下,师生比例相对较高,学生有更多与教师单独交流的机会。与传统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多数民办高校还与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到国外学习或实习的机会。此外,民办高校通常与企业界有密切联系,这对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很有帮助。

  民办高校丰富了德国的高教体制。德国高等学校校长会议主席克劳斯·兰德弗里德说:“民办高校开创了德国高等教育和经营的创新之路。”

  德国联邦教育部负责民办高校事务的萨宾娜·迪尔女士告诉新华社记者,国家承认的民办高校大都能达到与公立高校相当甚至更高的教育水平。德国有一套十分严格的民办高校办学审批制度。按法律规定,民办高校必须与公立高校一样达到德国《高校框架法》规定的最低要求。这项法律对德国高等院校的招生、师资以及教育设施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要求高校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德国各州须依据《高校框架法》制定本州的民办高校办学规定,并负责审批民办高校。所有民办高校要在办学力量等方面通过州政府的严格审查之后才能获得承认。

  为了进一步把关,自去年起各州政府在正式审批民办高校之前,还专门聘请一个名为“科学委员会”的独立的专业机构协助审查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被审查的高校要向“科学委员会”证明,它拥有合法的经营地位,具有与公立高校相当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科研设备,能够保证作为民办高校特色的教学与研究自由,拥有自己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拥有充足的人员、资金和设备能够保证高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民办高校在获得国家正式承认后也不能从此高枕无忧。5到10年后,它们还必须再次接受“科学委员会”的评估,以决定能否继续办学。许多民办高校都说,在保证教学质量上,他们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懈怠。

  德国民办高校采取“透明”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学生可以自由对教师“评头论足”。教师在学期开始时要公布自己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以供监督。一些学校还聘请校外的专家小组帮助监督教学质量。

  迪尔说,民办高校固然要考虑赢利,但同时也为社会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此外,多数民办高校也都能够向那些交不起学费但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免费就读名额。

  德国的民办高校虽然发展较快,但毕竟收费昂贵,而且所提供的专业范围也相对有限,因此在德国,公立高校还是占主导地位。用迪尔话来说:“民办高校是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一个补充。”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江西民办高校收费上调
· “未来教育”重塑德国形象
· 民办高校尝试ISO管理
· 大学生活“最遗憾”调查
· 江苏民办高校筹建与招生分离
· 全国民办高校首家大学生消费者协会成立
· 转换高校办学体制 江苏鼓励民办高校
· 河南民办高教成气候显效益
· 陕西力促民办高教健康发展
· 京城民办大学春招热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