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10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联合各界,举行有万人参加的追悼陈嘉庚大会。灵堂中陈嘉庚巨幅遗像上的横匾写有“万世流芳”四个大字,两旁悬挂一对挽联。右联是“前半生兴学,后半生纾难”;左联是“是一代正气,亦一代完人”。一个人能获得海内外炎黄子孙如此的敬重,实属古今罕见。
陈嘉庚,1870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的集美镇,那是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僻静渔村。9岁就读于南轩私塾,目睹旧式传统教育的弊病,萌发兴学育才的动机。
1889年(清光绪15年)15岁的陈嘉庚赴新加坡在父亲开设的米店里学习经商,后来进入食品加工、航运、橡胶等行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元化家族跨国企业集团,其业务遍布亚洲、欧洲 、美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岁左右他的事业处于鼎盛时期,拥有资产1200余万元,企业员工有3万人。19世纪,马来半岛的华侨,单个企业资产超过百万元的几乎没有。即使到了20 世纪20年代,新加坡总商会领导层中,资产超过百万的也只有8个人。陈嘉庚在当时来说,称得上是“富甲天下”了。但他后来把这些钱大部分用在了办学育人上。
近代华侨在家乡捐资办学,大约起源于晚清时期。陈嘉庚即属于其中的先驱人物。
早在1894年,陈即捐资在家乡办过一所私塾。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筹款资助革命。1913年起在故乡创办乡立集美两级小学校;1917年增办集美女子小学校,并先后办起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业、幼稚园和幼稚师范等学校,这些学校统称集美学校。1921年他又捐 资创办了福建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
从1921年起,陈嘉庚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计划10年内在同安普及小学200所,两年间先后创办40余所。从1924年,还补助闽南等地两所中学和70余所小学。
陈嘉庚不仅热心在家乡办学校,而且在海外也热心侨胞的教育事业,资助建立发展爱国学校 、崇福女子学校、中华女校、南洋女中、南洋华文中学、南洋大学等华侨学校。在经商亏损 的情况下,宁可企业收盘,也绝不停办学校。
陈嘉庚一生为了办学究竟捐过多少钱,人们已经很难算得清了。与陈先生交往较深的洪丝丝 先生在《陈嘉庚办学记》一书序言中说,陈一生对教育事业所捐献的钱,如果当时买了黄金 ,估计相当于现在的1亿美元左右。
“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这是陈嘉庚对金钱的见解。至1934年,陈经商30年获利1900 万元,仅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就花去800万元,约占获利总额的42%。
陈嘉庚先生捐资办学并非为了沽名钓誉。1917年在着手筹办厦门大学时,他在一篇文章中道:“久居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又说“民心未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的中华民族决无甘心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1919年, 针对当时时局,他发表演说指出:“吾国今日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凡属财产家,宜捐其一部分振兴教育,以尽救国责任,国家存在,而后国民之幸福乃有可言。否则为犹太之富商,任人侮辱宰杀,生命且不可保,安从而娱乐耶?”他认为兴办教育是“欲立国于世界而求免天演淘汰”的唯一手段。一腔爱国热情,真是感人至深!
陈嘉庚人格伟大,除了乐于捐助、热心公益之外,还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公认为海外华人领袖。他发动侨胞捐资输财,还到过延安,为民族独立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这位手握巨资的富翁却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据其亲属回忆,陈先生在新加坡时,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早餐是一杯牛奶和三个半生半熟的鸡蛋。白天在公司工作 ,夜晚到怡和轩俱乐部处理社会事务,夜间12时才回家休息。晚餐常常是一碗番薯粥、一块红豆腐乳而已。他平时身上的现款不超过5元,从不在外头乱花一分钱,连怡和轩附近的菜 馆、咖啡馆也从未光顾过。他一生只看过一部电影,那是一部为筹赈会义演的片子。陈嘉庚不仅自己生活简朴,而且要求家人也过同样的生活,他的夫人给已经上学的爱子陈国庆买了 一条领带,被他看见了,斥为浪费,不许给用。陈国庆后来开始工作,才用自己的钱买了一条。
在办学思想上,陈嘉庚认为要振兴教育,首先应培养师资,宜“多设初等师范以制造小学教师”,而初级师范教师必依赖高等师范来培养,所以“寻源反本,则高等师范决不能不先为计及。”其次要培养建设人才。认为“依吾国社会经济之状况,尤宜注重农工商等科。”在创办集美学校时,办主取消旧式分散塾馆,创办新式统一学校。尤其重视选择校长和培养师资,亲定“诚毅”校训。办学根据社会需要设立学科专业,并注重实用和研究。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面发展,“知识、思想、能力、品格、实验、体育、园艺、音乐以及其他课外活动,均应注意与正课相辅成。”
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硕果累累。厦门大学创办70年来,毕业数万人,培养出很多颇有影响 的专门人才。他们当中有物理学家谢希德、经济学家许涤新、化学家卢嘉锡、数学家陈景润 、遗传学家方宗熙、水生物学家伍献文等。集美航海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当时仅在香港一 地,具有远洋船长资格的就有1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先生从新加坡应邀回国定居,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并担任过全国侨联主席等职,继续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基础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学生主要来自法国、日本、泰国、菲律宾、印尼、朝鲜等国和港澳地区)。1961年6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是年8月14日,遗体入殓,各界人士3000多人前往吊唁。8月15日,首都2000 多人参加了公祭陈嘉庚大会,毛泽东送了花圈,并誉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主祭人为周恩来,陪祭人有朱德、陈毅等13人。公祭结束后,由周恩来、朱德领先执绋,护送灵柩上灵车,然后用专列运至厦门。8月20日,灵柩运至集美鳌园墓地,当时万人夹道,与这位爱国老人告别。
为中华民族振兴做出过贡献的人,后人是不会忘记的。为了纪念陈嘉庚对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同意,中国科学院将中国紫金山天文台于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并于1991年1月在厦门大学举行命名大会。1992年8月20日,由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等5位世界华人发起的陈嘉庚国际学会在香港成立,首任会长即为华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