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意义的私立学校始于清未,贯穿民国年间,解放后才与公立学校合并。根据创办者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教会办的私立学校。
近代意义上的私立学校最早由教会创办,起源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成为外国传教士宣传宗教的最为有力的手段。早期教会学校以初、中等教育为主,以宗教教育为主要目的。传教士往往利用提供食宿、衣服等生活条件,召集贫苦人家的孩子或流浪儿进行教育。课程以传播福音为主,辅以极少数简单的读写算知识,如1844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开设崇信义塾;1864年狄考文、朱丽娅在山东创办蒙养学堂;即便是后来组成燕京大学的潞河书院、汇文大学,在19世纪创办时都是小规模的小学。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门打开,中国人逐渐认识到自然科技知识和外语人才的重要性。1887年清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科举考试中添设算学科,教会开始设立中、高等院校。如光绪5年(1879年)上海梵王渡英语专科学校(圣约翰大学前身);光绪15年(1889年)的汇文书院和光绪7年(1881年)上海所设的中西书院等。
20世纪初,科举制废除,新教育制度颁布实施,教会学校形成与中国新式学堂相竞争的局面。传教士投入热情很高,日趋集中高等教育,许多原有中学升为高校,如1911年南京汇文书院和宏育书院合并而成南京金陵大学,1915年设金陵女子学院;1910年建校的武昌大学;1902年几所教会大学(潍县文学院、青州文学院、济南医学院)组成的山东基督教大学,1915年改名为“齐鲁大学”;在华北协和大学和北京汇文大学基础上建立的燕京大学,都很有名。
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后,教会学校开始受到中国政府的控制。学校强烈的宗教色彩日益淡化,招生对象也由教徒转向富家子弟和知识分子阶层,课程设置日益系统化、科学化,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水平与国外大学逐渐接近。
教会学校学制上不同于国家正规的教育体系,管理上不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控制,经费主要来源是传教士所在国的教会和董事会,还有部分属于私人财团的捐助,后来学校另一项来源是学费。教会学校逐渐成为独立于我国正规学校系统之外的一支私立教育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