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民办教育 > 专题研究 > 历史资料
孔子与私学
2001-08-29    孔祥骅

字体大小:

  孔子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事业与治学的历程时说他自己是"三十而立"。

  孔子自述的"三十而立",除了指他在三十岁时已熟悉、精通《六经》等古代的大量文献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孔子面对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和政治动乱的社会现状,他已立下了救世的宏愿,形成了他的以西周礼乐文明为典范的立身处世的思想法则,确定了他的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原则比较完整的伦理观、政治观、社会观。

  这里,我想除了以上两层意思外,另外的意思就是在孔子三十岁时,他开始在民间创办私学,"始教于阙里",并以小型学术团体的形式,开始了儒家学派早期的学术活动。

  这时的孔子已是一个为鲁国人所周知的品德高尚、学问精深的知名人物,求教他的学生自远方接踵而至。从他三十岁起,一直到他仕鲁之前,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创立私学和从事传授"六艺"的教学方面。

  大约在孔子三十岁左右时,他开始招收第一批弟子,这中间有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孔子的另一位著名弟子子路,也属于这第一批弟子之列。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他拜孔子为师时大约二十一、二岁。子路出身贫贱,为人性格豪爽、耿直,起初他对孔子很不尊重,还欺凌过孔子,但孔子以德折服了他。子路后来成为孔子最忠实、最可靠的学生。在孔子招收的第一批弟子中,还有伯牛、冉有、子贡、颜渊、闵损等人,这批孔子的早期招收的弟子,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课程,这主要是技艺、节文之事。这些课程在周代是属于小学的课程。其重点是培养德行,陶治性情,多从事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训练,准备由他们担负起闻道救世的重任。

  

  孔子在鲁都杏坛(曲阜城北的学舍)向他们讲学,但弟子们也跟着孔子四处出访,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随时问难,这大概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开门办学。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一般平民是无资格得到求学机会的。自从孔子创办私学后,才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这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在鲁国引起很大震动。由于招收一大批学生,进行了认真的教育培养,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孔子逐渐成为一个著名的教育家。

  孔子办学的成名,从当时民间流传的"圣人降生"的预言里也可以反映出来。孔子是殷人之后,早在孔子之前,当周初灭殷之际,就在殷人的遗民中流传着将有"圣人出世"的预言。这位圣人是谁呢?人们纷纷猜测。这就是所谓殷商灭亡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预言。《孟子》最后一章就专门提到这件事,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上距殷商武庚灭亡,约有五百多年。这个"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传说,在殷民中流传着,到孔子出世的时代,这个将有圣人复起的预言已有五百多年了。这时候,在殷宋公孙的一个嫡系里忽然出来了一个天资聪明的贫贱少年,传说中又有那么多"圣人降生"的神话,于是在鲁国的贵族中间与民众的目光中,孔子成了伟大的圣人。(参见《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说儒》)许多青年都纷纷投到孔子的门下来求学。

  

  早在孔子十七岁时,鲁国有位孟僖子,他属"三桓"之一,政治地位仅次于季平子,是鲁国第三号人物。这一年是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孟僖子陪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经郑国抵楚,在引导鲁昭公参加对方欢迎仪式时,因为不懂礼节而出丑,孟僖子为此惭愧之极,归国后便到处向人求教,曾向青年孔子问礼,孟僖子从此十分敬佩孔子的学问。

  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孔子三十四岁。孟僖子在临终前,将他的两个儿子叫到床前,长子仲孙何忌快三十岁了,次子南宫适也已十几岁了。孟僖子向他们讲述礼的重要,讲述自己不知礼所得到的教训,又讲述了孔子的家世。他说:"听说我们鲁国出了个通达明礼、学问渊博的人,他就是孔丘。我告诉你们,他是圣人商汤的后代,他的祖先弗父何有功于宋国,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曾辅佐过宋戴公、武公、宣公三个国君。他们虽然地位很高,但谦虚谨慎,可见孔丘的祖先有谦恭的美德。当年我们鲁国臧孙纥说过: 祖先有美德,其后世必定出现聪明通达的人。 现在孔丘年纪才三十多就已经知道许多学问,懂得许多礼节,他就是今天的圣人吧!我死后,你们要拜他为师,向他学礼。"孟僖子的这一番话对于研究孔子生平很有价值。首先这段话证明孔子作为"圣人之后"已经得到当时鲁国贵族的普遍承认,同时也可看出孔子在三十四岁后,他所创办的私学在鲁国已有很大的名声,连鲁国的贵族也将自己的子弟交给孔子教育。另一方面,孔子之所以办学成名,也是因为他看到鲁国贵族在当时需要自己出来重新恢复礼乐文明。从此,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做了孔子的弟子。

  孟氏是鲁国掌权的贵族,自从孔子吸收了孟氏兄弟入学后,孔子办学的经费得到了国家的补给,私学的规模越来越大。

  孔子的教学活动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为了收集古代的文献典籍,为了弄清三代文化的演变,孔子早有去洛邑的打算,他对南宫适说:"我听说京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当守藏史的老聃博古通今,通晓礼乐文明的源头,明白道德学问的归宿。我们还得向这位智者求救哩!"南宫适将孔子的这一赴周都采访的愿望报告给鲁昭公,"请与孔子适周",鲁昭公还派出车马仆役,支持孔子师生这一次长途出国访问活动。

  事实上,施教是贯串孔子一生的主旋律。根据《史记》记载,他在民间创立私学的教育活动最初开始于三十岁,即他赴周都游学前后,他的第一批学生中如鲁国的贵族弟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是在这时候拜他为师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孔子创办私学、始教阙里的第一阶段。

  从三十七岁到五十岁,即从鲁昭公二十七年,自齐返鲁之后到仕鲁之前,由于当时鲁国政治是"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孔子不愿与这些权臣合作,坚持"卷而怀之"、"邦无道则隐"。《史记.孔子世家》说:"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这时期孔子的弟子中,不仅有来自齐、鲁的学生,还有来自楚、晋、秦、陈、吴各国的弟子,孔子弟子几乎遍及当时各诸候国。这段时间可以算是第二期。

  孔子五十一岁为鲁国的中都宰,五十二岁为鲁司寇,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在周游列国时,他还是带着他的弟子们四处奔走,并以社会为课堂,在游说求仕的过程中,在与各国统治者的交际中,在社会的政治的实际活动中,一步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学生,即使在极为困难与危险的环境中,他仍然讲学不辍。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孔子扩大办学的第三时期。

  孔子六十八岁返鲁之后,直到他七十三逝世之前,这中间共有五年时间。这五年中,孔子跨越了他一生中"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两种思想境界。在这个时期,他的思想、学问、品德修养已是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他在晚年返鲁后,虽已退居"国老",但是他仍然十分关心国事。不过他越来越感到治国化民之道,非从教育入手不可,出于他对文教事业的真挚、热爱和对于中华文化的承前启后的强烈责任感,他决定不做"求仕",而将主要精力致力于教育办学和整理古代经典文献这两方面。

  孔子晚年招收的子游、子夏、曾参等人,与他早期招收的弟子有所不同,则属于后一辈的弟子。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课程是古代的文献,也就是后来的"六经"。

  所谓门徒三千,当然有点夸张,就是"七十二贤",也不是同时共学的。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孔子讲学洙泗的第四时期。

  孔子首创私学,他的一生几乎全身心地从事教育,无论从办学的第一期,或是第四期,他的那么多学生靠什么维持学业和生计的呢?

  《论语》上记载,樊迟请学为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孔子的学生并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学费、生活费从和而来呢?这里有一点值得探讨,孔子办私学的经费是从何而来的?

  

  从古代的文献里看,孔子是靠向当时各国的统治者拉赞助办学的,他在鲁国办私学是由鲁君给他钱粮的,他周游列国时,就说服各国国君向他提供钱粮,鲁国的国君或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到之国的国君,常常向他们提出咨询,请教治理国家的大计,他们就向那些国君提供各种建设性的意见和治国的办法,孔子师生就这样获得了各国诸侯的经济赞助。各国的国君也乐意给孔子师生以一笔又一笔的可观的教育经费。否则,在那充满战乱的年代里,很难想象孔子能把他的私学办下去的。

  考查孔子几十年的创办私学实践,可归纳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首先,孔子办学是为了培养一大批能够参加春秋后期政治改革活动的志士仁人。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政治动荡的时代,孔子对此怀着极大的忧虑,不断深思造成这种动乱的根源。孔子认为造成社会危机日趋严重的主要根源,应该从人自身的内在精神世界方面去寻找。孔子的整个学说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认为人的内心的道德水平决定人的行为的高低,强调人的内在思想可以塑造与改变的。他强调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界。因此,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

  

  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有道",不得不依靠"志士仁人",就必须在办学中坚持将道德培养放在首位。只有那些自身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是实现仁政德治的优秀人才。孔子曾告诫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在孔子看来,这些"君子儒"应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投身到当时诸侯各国的政治改革中去。孔子办学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

  

  孔门教学分成四科,孔子是按学生不同的品行与才性施以教育,培养出参政与从教的不同人材,如德行以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修养最高;政事以冉有、季路最出色;言语有宰我、子贡;文学有子游、子夏。其中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子贡常相鲁、卫,在施政上很有政绩。

  

  至于他晚年招收的弟子,则专门致力于学术教育的活动,如曾参、子夏、澹台灭明、商瞿等。曾参设教于武城,孟轲称其弟子有七十人(《孟子.离娄下》)。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李悝、田子方、段干木均是他的弟子。子夏在孔门中是传经之儒,汉代学者称儒家经学均由他所传授。澹台灭明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诸侯。此外,还有商瞿传《易》。澹台灭明和子夏的教育事业,又进一步将孔子的思想传播到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孔子一生除了有四五年的从事政治、为官治国外,几乎都用在教育事业上。他在政治上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的教育目的是达到了。传说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名学生,其中"受业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七人",也有说七十二人。即所谓"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

  教育对象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办学,就是所谓王官之学,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官师合一、政教合一。这种官办的学校,教育大权由贵族垄断,只有社会上层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而平民子弟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民间不能流传学术文献,那时是没有私学的。

  

  但是到了春秋时代,社会发生剧变,王室衰微,官学已经荒废停办,垄断在王官那里的文化典籍也散失四方,不少过去在官府教书的王官、巫祝、礼乐之士,也都流落到平民中间去了。因此,兴办私学已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私学的产生又适应了当时文化下移、平民知识分子兴起的需要。孔子目睹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官失其守"、"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的局面,他以"存亡继绝"的历史使命感,抢救并整理了濒临散失危险的上古文化典籍,同时,以此为教本,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教授弟子,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春秋时代,私学的出现,不只是孔子一家,其实在孔子之前,或与孔子同时,就有许多著名学者兴办私学,只不过是以孔子新办私学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大,孔子办学之后,推动了私学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古代中国出现了许多民间的学术团体,许多著名学者带领门徒四处讲学,于是百家争鸣蔚然成风,形成了春秋战国的众多学派,出现了一种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的新风气。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口号,也是他创办私学的最大特点。造成古代贵族政治与阶级政治的主要因素除了出身以外,另一个就是知识的鸿沟,这对于当时的贵族政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所谓"有教无类",历来有不同解释。或指出身、贫富不分类,或指族种、地域不分类。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这是说不管是什么人,只要送给他十条干牛肉,孔子就收他做学生。由此可见,孔子办学,向学生收的学费是很少的,大体上说?quot;有教无类"的重大意义,在于孔子招收学生已经打破了贵族和平民出身限制,不管是什么出身的学生,他都给予他们同样的学习机会,一律平等地看待他们,一视同仁地进行教育。

  这种不分富贵贫贱一律教育的作法,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自孔子创始的。由于孔子教学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相传他门下的学生竟达三千人之多,其办学规模可谓空前。由此可见,孔子办学极大地扩大了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论语.阳货》上记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明确宣布,人之成为各种不同的人,主要是后天的影响造成的。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张瑞番《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是基于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从而将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甚至贱人奴隶的范围,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个重大突破正是孔子通过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对教育的垄断地位,才得以完成的。孔子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万世师表"而为世人所崇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通过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从而为世界文化教育发展史增添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进步。

  教育内容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夏、商、周贵族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十分简单的,谈不上有多少理论性、知识性的教材,这是与当时的文化尚处于较低水平有关的。《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上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里的礼、乐、射、驭(同御)、书、数等六艺,指的是保氏对国子(贵族子弟)施教的内容,其中射、御是属于军事性质的技能,这种军事技能以及和技能相配合的礼、乐活动,是当时贵族从事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所必备的素养。此外,礼是指待人接物的礼仪,乐是指音乐、舞蹈方面的艺术教育,还得掌握一些书写和计算的知识技能。这就是孔子之前贵族子弟的学习内容。孔子在教学中,仍然采用这种礼乐、射、御、书、数的课程,使他的学生在这六个方面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但是,孔子在办学中,又对教育内容作了重要改革,他研究整理了我国古代的大量文献,从中选出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作为教课书。这六部经书后来被称为《六经》或"六艺"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这六部书,也曾被列为贵族子弟的教育内容,但那时还是未加工整理的、十分庞杂零乱的,并且充满着"怪、力、乱、神"荒诞迷信的内容,只是到了孔子手里,才排除了重巫、重鬼的重天命的宗教鬼神文化的成份,注入了春秋时代人文主义的新精神,终于编订成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文化知识课本。经过孔子整理的"六艺"或《六经》的这一套教本,在中国古代的学校中,一直被使用了两千多年。

  《礼记.经解》上记载了孔子对"六艺"或《六经》的解释:"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进行的"六艺"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赋于春秋时代人文主义精神的"素质教育"。

  司马迁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 六艺 者,折中于夫子。"又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身通 六艺 者七十二人。"又《庄子.天下篇》对于鲁国孔子的教育内容作介绍:"其在于《诗》、《书》、《乐》者,邹鲁之士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总之,孔子六十八岁倦游返国,赞《易》,作《春秋》,直至获麟绝笔,正寄托了他晚年的社会、哲学、政治理论,并形成了他的"同人"、"大一统"、"天下为公"等大同思想。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固然包括《诗》、《书》、《礼》、《乐》,但更为重要的则是《易》与《春秋》。

  孔子的教育内容基本上是以《六经》文献为主,这也是孔子的教育内容与孔子之前的教育内容根本不同的地方,孔子办学将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位,孔子之被尊为"文圣",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教育方法首先是因材施教。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非常宝贵的传统。今天看来,孔子的因材施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素质教育,即是说,孔子是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是有高低的,因此在教育上应有所区别。他说?quot;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是说,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向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对于中等以下水平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几乎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孔子说:"柴也愚(愚直),参也鲁(鲁钝),师也辟(偏辟),由也(刚猛)。"又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他只用一两个字就刻画出高柴、曾参、子张、子路、颜回、子贡的个性特点,甚至连颜回、子贡二人的经济条件也十分清楚;并且对他的学生的优缺点也能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如子贡问孔子:"师(子张)与商(子夏)谁更好些?"孔子说:"子张办鹿?穑?酉陌焓虏患啊?quot;子贡说:"那应该是子张胜过子夏了吧?"孔子说:"办事过火与办事不及都一样不够多啊!"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如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子夏由此领会到"礼后乎?"孔子赞许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孔子认为,礼乐是形式,而仁义是内容,他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又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由此可见,孔子是将质看得比文更为要紧。

  

  《论语》中提出"君子"处有一0七条,把这一0七条归纳起来,主要是教育学生要有礼貌恭敬之心,要有仁惠的思想感情,要有理智,要有做人的义勇,要将忠信,总之,教你做"君子",在古代君子的意氖侵腹?油跛铮?娇鬃邮保??映闪艘恢肿鋈说谋曜迹?恢志??逃?团溲?⒀?盏母呱械娜烁瘢?堵塾铩防锾岬窖栈睾驮?悖?鬃游剩?点尔何如?"点说,他只要春日时,春服既成,陪着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归家。孔子说:"吾与点也。"这种自然的,放松的,无压力的,出自人的天性的"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与《儒林外史》里的周进、范进,鲁迅笔下的丁举人、孔乙己一类的科场上的得意的和失意的人物是大不相同的。一部《论语》,如果从教育思想史的角度看,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素质教育思想的伟大教育家。因为在孔子的时代,还不曾有后来所谓的"应试教育",在中国古代的最早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里,他对于教育的目的与功能的定位,原本就十分注重学生在智、仁、勇等诸种基本素质上的提高,以求使他们达到"君子儒"的水平。

  启发诱导。

  孔子是我国古代启发教学的首倡者,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启发教学的创始人。远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提出启发法之前,孔子就已积累了丰富的启发教学经验。孔子认为,学习知识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他又是注入式教学最早的反对者。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愤则已用力于思,故可启以开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既已得其意而未能发表,故可发以达其辞。"《论语.为政篇》记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做孝,孔子只是答以"无违"(不要违背礼节),孟懿子没有再往下问,孔子也就不往下讲了。学生提问到什么地方,孔子也就回答到什么地方,并且也是按照学生当时的理解程度和如何积极程度而定的。孔子又将此事告诉樊迟说:"孟懿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又进一步问"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子这才进一步回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是在学生自身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时,才给以教导的。颜回曾经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论语.子罕》)颜回感到孔子善于有步骤地诱导他求学,既教他学习古代的文献,又要求他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他既有知,又能行,使他的知识成为有用的知识,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就是想停止学习也停不下来。

  孔子教学中又运用"叩竭法"。这也是一种启发性的教学法。《论语.子罕》上按孔子的话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再次,教学相长。孔子办学主张教学相长,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一部《论语》就记载了大量师生之间互相讨论问答的情况。《论语.学而》上记载子贡请教孔子说:"穷人能不谄媚人,富人能不骄,如何?"孔子说:"这也算不错了。但不如穷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这就更好了。"子贡于是说:"《诗经》上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孔子说:"赐呀!像这样,才可与你谈《诗》了。"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去,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的意见,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他希望颜回对他的教学多提意见,以便使师生之间互相促进提高。

  最后,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亲如一家,孔子对学生平易近人,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陈亢向孔子的儿子孔鲤打听,问他从父亲那儿学些什么,孔鲤告诉陈亢除了教他学《诗》、学《礼》,再也没有其它功课了。陈亢知道了孔子将学生和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

  孔子对于学生的缺点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宰予昼寝,孔子批评他是"朽木"、"粪土之墙",要他振作精神,不断上进。冉有为季氏宰,他搜刮民财以肥季氏,孔子见他损害老百姓,十分气愤地说:"这个人已经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都可打起鼓去声讨他!"(《论语.先进》)但孔子身为老师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孔子在卫国不得已去见南子,回来后,子路对他表示不满,孔子感到子路不理解并错怪了他,他就在子路面前激动地对天发誓,求得子路明白他的心志。(《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孔子入武城"闻弦歌之声"而笑子游"割鸡何必要用牛刀",子游不服气地反驳孔子说:"往日我曾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于道,便懂得爱人,小人学于道,便易于使命。"孔子觉得他讲得有理,就公开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讲错话,并说:"学生们听着,子游说得对,我前面所说是和他开玩笑的。"(《论语.阳货》)孔子曾坦诚地向学生们表示:"我有什么事隐瞒大家吗?我的一切行为都是向大家公开的,这就是我的为人!"孟子曾经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正因为孔子在师生关系上主张民主、平等,有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他是一位"圣之时者",又是一位有热情、有感情、有爱情的文化圣人,因此弟子们对孔子十分敬爱,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师生之间也团结精诚,能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这可以说是孔子办学的伟大与成功之处。

  总之,孔子创立私学开了自春秋至战国诸子兴办私学的头,在西周的王官之学,亦即公办的教育出现了巨大困境之后,孔子创立私学,应该说是在西周王官之学的衰微破败的形势下,为上古中华文化教育的存亡继绝,摸出了一条新的出路。中国几千年来,私学特别发达,一部中国古代的教育史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民间办学的优良传统,对于今天我们如何办好民办学校是颇有发人深思之处的。

  (文章摘自:民办教育动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