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名师报道:语文特教于漪“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
2009-09-07  新华网  

字体大小:

“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

——记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名师报道:语文特教于漪“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  

  这是从于漪老师的一堂语文课上“剪辑”下来的片段——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那一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满脸通红,垂头丧气地坐下。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都认真地思考起来。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众学生沉默。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甲同学,并对着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微笑着抬起了头,有了自信。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这一教学案例在上海许多青年教师中广为流传。

  在长达58个春秋的教学生涯中,于漪老师留下了无数经典教案和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育思想。熟悉于漪的人都知道,于漪在教学上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反复地教,也绝对不重复。面对如潮好评,她总是谦逊地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

  在她眼中,教育事业是培养下一代爱国主义的事业,也是爱的事业。于漪老师常说,“教师应该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学生心中才有你的位置。”于漪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啊。”

  “怎样做好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老师这个问题。

  她的回答是:“教师要追求人格上的完美,身教重于言传。”

  于漪常说,她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在教学第一线时,她白天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站在窗外,学习其他教师是怎么上课的;课堂上,她努力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每次都给自己做好“课堂废话记录”。甚至当学生提出一些刁难的问题,于漪在解答完后还会将问题和解答一一记录下,标注解答后的感悟和遗憾。

  如今,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依然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她有着太多的头衔和荣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全国三八红旗手……但她最喜欢大家称她为“老师”。每年教师节,于漪总是带领数千名上海新教师庄严宣誓,在共和国的旗帜下作好一位“为教育而生”的师者表率。

  于漪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作了形象的比喻:语文教学犹如建造港湾,教师须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

  哲人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于漪的体会是,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且是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让自己的学生,踏着自己的肩膀,一步步登上做人的高峰,在于漪看来这是此生最幸福的事!

  “教师的幸福是其他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到的。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也许你永远默默无闻,有时还要承担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难以管教的学生,考试成绩的红灯,家长和社会的过分期望……然而,只要你看着一群心存感念、求知上进的学生在你的引导下茁壮成长,难道你不感到幸福,不为之感动吗?”于漪老师说。(记者 刘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书育人楷模于漪:教师是教育的希望
· 教书育人楷模于漪: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 北京拟取消认定外引特级教师 转培养本土特级
· 特级教师编发“高考三字经” 助你轻松备考
· 特级教师: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 淮北市特级教师徐杰引领天一中学优秀教师团队
· 武汉某高中发"英雄帖" 50万安家费招聘特级教师
· 特级教师窦桂梅:被阅读改变的教育人生
· 武汉一高中发“英雄帖”50万元安家费招募特级教师
· 北京退休老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