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逝世 享年100岁
2011-02-18    新华网

字体大小:

  

 

  记者从北师大历史学院获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北师大资深教授,出生于1911年的何兹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15日20时17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100岁。为方便社会各界朋友对何兹全先生的哀悼,北师大特在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设立悼念灵堂,何兹全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月21日(下周一)上午10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儿子老伴去世后打击很大

  北师大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称,“我隔三差五就会去看望何兹全先生,他大概是两三个月前住院。正月初二,医院为抢救他用上了呼吸机。何老弥留之际,我就在旁边。”杨共乐还说,何兹全有两个孙女,但都在国外。得知他病重后,小孙女就回国了。

  北师大教授、历史学家瞿林东从1959年起就是何兹全先生的学生。他介绍说,“何兹全先生的儿子、北京大学前副校长何芳川2006年去世后,对于何先生夫妇打击比较大。不久,何先生的老伴郭良玉也去世了,这对何先生又是一个打击。何先生就是听力不好,脑子到去世前一直很清醒,他本来一直在写文章。老伴去世后,他就没有再写了。”

  何兹全生前是中华书局学术顾问,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今年春节期间还去二炮总医院看过他,“他当时身体还可以。我们准备明天去北师大吊唁,并到他家里去看看。总经理李岩将和我一起去八宝山参加何先生的遗体告别式。”

  学问人品佳,桃李满天下

  北师大的讣告称,“何兹全先生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充满深厚感情。他以‘爱国一书生’的高尚情怀,将学术抉择与时代命运紧密结合,关注思考与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在长达八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何兹全先生潜心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他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治学严谨求实,既继承中国史学传统,又吸收西方史学方法,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和学术前沿,以科学的精神考察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探寻历史规律,造诣精深、成果丰硕,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何兹全先生爱生乐教,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瞿林东称,何兹全先生不仅提出了“魏晋封建说”这一观点,而且第一个用事实证明。“尚钺等老先生只是提出了这个看法,何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做了详细的论证,他是做这项研究的第一人。他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成一家之言。”瞿林东说,“何先生学术上受陶希圣影响很大,一生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真正做到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在评述自己尊敬的老师傅斯年的时候,既指出了他的学术贡献,又批评傅斯年先生不重视史学理论。在生活中,他是一个特别慈祥、谦虚,和蔼可亲的长者,所以人们都喜欢和他交往。外地的学生来了,都要留在家里吃饭。何师母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以后,就在校内找一个餐馆吃。我五六十岁到他家,他们还当小孩子一样,拿出糖果、香蕉什么的让我吃。”(记者 张弘)

  学界评价

  在老一辈史学家中,何先生很重视理论。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尤为重视,且始终坚持,这一点在他的文章和讲话中都得到鲜明而充分的体现。何先生对师长既尊敬,又实事求是,从来不为尊长讳。

  齐世荣(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在师大与何先生共事这么多年,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对晚辈非常亲切、关怀备至……我后来之所以走上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治学之路,一方面可以说是自己的兴趣所至,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何先生的不少帮助,受到何先生的影响很大。

  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何先生是一位眼界开阔而又不失深邃的学者;是一位具有通贯的识见和学力,能够把历史的诸多方面融入历史的整体,而又能从整体上把握诸多方面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并阐发清楚的学者;是一位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学风的学者。

  宁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追忆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择善而固执的风骨
· 爱国一书生——追思历史学家北师大教授何兹全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