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的“幸福实验”
有没有一种办学模式,既进行素质教育,又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同时又能为社会所接受?
9月6日,记者走进开封市求实中学,这所学校的“另类管理”试图让教师们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在求实中学,有许多“怪现象”:没有太多的考核,也没有指令性文件,从来不对教师考勤,从来不检查教师的教案,从来不评“优秀教师”,教师的工资、奖金发放从来不和升学率挂钩……
学校对教师唯一的要求是必须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提升自己。教师每周必须在学校阅览室自觉读书两个小时,必须写出一篇教学反思,或者读书笔记、教育随想、随笔发在自己的博客上。校长为教师每一篇博客上的文章打分,并按分值发奖金。
校长张建平说,曾经有一位教师,所教学科的学生成绩是第一名,但还是被辞退了。而辞退这位教师的起因只是发现他私下印复习资料让所教的学生加强练习,求实中学不喜欢只想自己“冒尖”的教师。
而令人称奇的是,求实中学的教师在工作上反倒非常自觉,“累而乐之,苦而爱之”。教师付硕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称这所学校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
付硕大学毕业后换了好几所学校,也曾到省会一所条件优越的学校工作过,这所学校对教师和人才提出的口号是:“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但最终付硕和一批同事还是选择了离开。付硕在总结其中原因时写道:“由于长期压迫式学习,导致学生精神崩溃,逆反由情绪发展到行为,迅速冲垮了学校壁垒森严的强制性管理,学校整体成绩不断下滑。”
在付硕看来,在求实中学他找到了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张建平说,她一直在努力做的事就是把学校真正变成教师们的“精神王国”。她选择教研组长的标准是“好人”,这样每个教研组最终会形成一个个的“小家庭”,同事们相处得非常融洽,甚至有一种亲人般的感觉,张建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旅游补贴发下去后,这个暑假里,有几个教研组都是连同事带家属一起组团出去旅游的,“他们真的像是一家人”。
张建平说,要让教师感到幸福,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不可少,在教师物质待遇上求实中学并不含糊,为每一位工作满一年的教师买了5项险种: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工作干得多的教师年薪可达四五万元,少则也有两三万元,这在开封市教师队伍收入水平中已处于上游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精神方面的。”
就是这样一所让教师感到幸福的民办学校,其成绩却也能为社会所接受,近三年教学成绩名列开封市第一,每年小学应届毕业生志愿投报和在校生规模都是全市第一,学校规模也由最初的59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4000余名师生、3个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