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幸福还需“务实”
事实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已进入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日程。
9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座谈时说:“近年来,教师待遇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不均衡。有些地方财政困难,教师收入较低。对此,政府要给予关注,财政要给予支持。”
郑州市委领导在9月7日的教师表彰会上说,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尊师重教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带着深厚感情为教师办实事、解难事,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
而一些学校也在管理措施上开始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问题。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曾把教师的健康状况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期望以此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郑州中学为教师业务进修大开绿灯,并出台鼓励措施。很多学校也都在努力营造留住优秀教师的内部环境。
有关专家指出,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让所有的教师都有职业幸福感并不断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仍需要做很多实际工作。
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活收入水平、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谐程度、学校制度、社会人际关系、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声望和评价体系,等等。
有关专家指出,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校长首先负有重要责任,需要对教师要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减轻教师负担,创造和谐环境,积极营造幸福的“场”文化。除了人文关怀,教师还需要物质待遇的提高。只有精神和物质双管齐下,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有关人士指出,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出很长时间了,但当前在许多地方仍然在进行着事实上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们的工作方式也是机械而枯燥的,升学与社会期望的压力使他们仍处于疲惫之中。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否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无从谈起。
专家认为,一个不幸福的教师无法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教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一位教师说:“谁来提高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靠政府、靠社会、靠自己。我们的教师也要能够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追求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