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江西新余:人口百万 在校职教生达7万
2005-12-06    

字体大小:

  新余市,人口110万。城区面积仅有50平方公里,可就在这样狭小的地域里,却分布着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3所,其中民办职校在校学生总数6.1万余人。这里的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与普高招生比例达到65∶35。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竟有这么大的职业教育规模,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新余民办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公办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既有公民个人办学,又有政府办学;既有公办民助型办学,又有企业出资办学;既有教育集团式的连锁办学,又有社会团体办学的多元办学格局。

  无偿划拨土地,解决农转非,争取低息贷款———

  没有政府支持就没有民办职教

  1993年,新余市政府为了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无偿划拨了30亩土地给当时的渝州电子工业学院(现为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市政府这个举动对民办教育起了发动机的作用。至今,民办教育的举办者们还念念不忘:“没有当时政府无偿划拨的30亩土地,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民办教育。”

  多年来,新余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职业教育列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职业教育作为支撑新余经济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为了解决民办学校学生农转非问题,市政府放开了民办学校大、中专学生农转非的户口政策,允许学生毕业后户口留在本市一年。政府允许民办职业学校毕业生档案存放在市人才交流中心,只要用人单位需要,可享受干部待遇;市政府还规定民办职业学校在征地建设、水电增容、基建审批、各种税费减免、学校收费等方面,都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

  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张亢说,2001年,学校建新校区,因为城市规划的问题,自来水管还不能铺进学校,时间已近年关,春季入学迫在眉睫,原校舍的租赁期又到了。这时,张亢便试着给时任市长洪礼和写了一封信。洪市长立即在信上批示转给有关部门,要求马上把自来水管接入校区。工人在春节期间只休息了两三天就上了班,初六那天,自来水便流进校园。

  赣西学院2003年校园大扩建,有6根高压线杆必须迁出,有关部门提出要先付90万元方能动工,学院一时难以筹集到这笔款项。最后,市委书记出面协调,使校园扩建如期进行。

  政府还出面为民办学校争取银行低息贷款,千方百计为他们牵线搭桥,引资办学。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各民办职校共融资近3亿元。

  民办职校举办者的艰辛创业感动了新余市政府;新余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又感动了民办职校的举办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双向感动,有了这种良性循环,使得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办职业教育的热情竞相迸发,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理论够用,实践为重,订单培养,推行“双证”———

  求特色树品牌创民办教育新篇

  每当招生期间,江西省新余市各职校的校门前都是车水马龙,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什么原因使新余的民办职业教育如此兴旺火爆?在采访中,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按教育规律、经济规律办事,一切围绕市场转,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是新余民办职业教育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谈到新余的民办职业教育,不能不提到现任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董事长的杨名权。1983年,这个广东茂名普通农民的儿子,高考落榜当了4年民办教师又进广州中山大学电子系进修后,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新余市。他凭着扎实的电子维修知识和技术,一边开办电子维修班,一边创办无线电培训班,招收了20多名学员。从租用一间民房到拥有亿元校产,从只有20多人的培训班到拥有1.5万人的大学校,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创业之路在新余很有代表性。

  赣西科技学院注重的是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该校科学地把握“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尺度,在主攻教材改革的同时,强化实习实训第二课堂,实现了毕业生脱下校服便是技工的“无过渡”身份转变。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新余市职业学校对准市场设专业,开办“订单教学班”,针对企业的人才要求,部分基础课程由本校教师任教,专业课程由公司提供教材,并派出专人或公司培训教师进行教学,公司还无偿提供实训设备供学生实习。

  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家长满意不满意,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全市各职校普遍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设置毕业生就业安置办公室,在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了就业办事处。几年来,全市职校毕业生人数每年在1万人以上,就业率均在98%以上。

  新余市近年来已向全国各地累计输送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约20万人。渝州科技职业学院92级毕业生黄帅民荣获首届中国民办高校十大“就业之星”称号,有的毕业生已经成为资产达亿元、千万元的企业家。国内著名的步步高集团,5000多名员工中就有1000多名新余职校的毕业生担任各部门要职;深圳富士康公司10万员工中有6000人是新余职校的毕业生。

  特色是品牌,特色是生命。新余民办职业教育用20年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新余市市长汪德和充满自信地说:“新余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打造中国南方最大的技能型劳务培训输出基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江西农业大学:确保教学质量——学生来评价
· 青岛将建山东最大的职教实训基地
·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提出:江西要适度超前发展教育
· 江西师大:做活就业“文章”
· 江西启动教育信息网络建设
· 江西培训高中骨干教师
· 江西省教育厅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 江西高校教学经费将增长
· 江西省临川二中:插上科研的翅膀飞翔
· 江西“百万专款”雪中送关怀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