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审计发现问题 广州严禁中小学招"挂读生"
2005-12-29    

字体大小:

  某中学82%的计划外招生均缴交了捐资助学金,该校一年间以“挂读”名义变相多招收高中生142人,学校截留助学金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奖金。广州市审计局对广州两所省一级的中、小学的择校费和捐资助学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查出问题多多。据悉,市政府已批示整改,强调严禁中小学招“挂读生”。

  助学金成变相收费,某校八成计划外学生要捐资

  市审计局对广州省一级的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的择校费以及捐资助学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查出了以下主要问题:

  其一,捐资助学基本上与学位挂钩,已成为变相收费,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相抵触。被审计小学在2003年、2004年共招生294人,其中非学区生143人,有102人缴交了捐资助学金401万元,占非学区招生人数的71%;被审计中学在2003年、2004年共招生1609人,其中计划外招生172人,有142人缴交了捐资助学金578万元,占计划外招生人数的82%.

  其二,高中阶段招生未能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规定招收择校生。如被审计中学2003至2004年以“挂读”(无学籍)名义变相多招收高中生142人。

  其三,高中阶段的“挂读生”均通过捐资助学取得学位,违反了《国务院纠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

  郑锡雄介绍称,被审计中学在计划外大量招收了不少既需缴纳捐资助学金但又无学籍的“挂读生”,加剧了班额(每班的实际人数)高企,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尤其突出。如该中学2003年至2004年计划外招收了“挂读生”、“复读生”共172人,2004年高一级和高二级每班学生实际人数在53至58人之间,有一个班甚至达到65人。

  截留捐资助学金,账外发放教师奖励补贴

  审计报告指出,市教育部门默许学校在计划外招收“转校生”、“插班生”,大大突破市教育部门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这些学生的捐资助学资金成为学校截留捐资助学收入,账外发放教师奖励、补贴的主要来源。这些收支没有纳入单位的财务账核算,缺乏必要的内控环节,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

  经查,被审计中学2003年至2004年以“教学设备代收款”、“教育成本费”等名义收取“捐资助学”资金616万元存放账外,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奖金;被审计小学将学生家长以存折形式交来的捐资助学资金和“实验班设备生活费”共587万元、以“实验班设备生活费”名义收取的捐资助学资金6 0万元和一年级新生缴纳的捐资助学资金86万元在财务账以外存放,部分资金用于教师学习费和劳务费,并违规销毁了部分相关资料。

  市政府批示整改,查处有关学校和人员

  郑锡雄称,对上述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市领导非常重视,批示要求教育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制定办法防止发生违纪违规的问题。

  据悉,整改意见强调,教育部门要规范中小学校招生行为;地段生招收计划要向社会公布;中小学校严禁招收挂读生;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规范捐资助学、择校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学校和有关人员,由市监察局、纠风办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定期组织检查,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广州:10万学生同饮“学生奶”
· 广州美院特色教学构建强势本科教育
· 广州将投20多亿建24所示范高中
· 广州市某学校一年竟要学生买10套校服
· “角色病毒”侵袭广州儿童
· 人大代表:广州招生新方案问过市民吗?
· 九运信息网络将转为政府办公网平台
· 雅思考试今天在广州举行
· 广州大学生对结婚说“不”
· 兼职老师出“妙”招想要提纲先买保险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