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上海寻求大学生创业“破冰”之道
2006-02-13    沈祖芸

字体大小:

  “创业并非无奈之举,而应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加大创业型学生的培养力度,给学生开启创业之门的金钥匙,是大学的责任。”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近日宣布,学校已启动《大学生创业长效机制研究》的软课题项目,力争使10%的毕业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上海“两会”期间,大学生创业曾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政协委员项斯文还在提案中罗列了一些数据:尽管有77%的在校生表示会考虑创业,但最终走上创业之路的却不足2%;上海人有较强的自主创业愿望,但上海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活动率却大大低于35岁至44岁中年人群的比例。因此,大学生创业仍需寻求“破冰”之道。

  上海理工大学是较早开设创业课程的高校。学校还编写了教材《大学生创业导论》,并狠抓创业最佳准备阶段的毕业设计环节,为学生创造了许多锻炼机会。对于投身创业的学生,学校除了资金资助外,还为他们提供公司注册、办公场地等全面服务。到目前为止,实施创业的三家公司已经成功注册,并且接到订单开始了正常运转。2005年年底,学校再次推出重大举措,面积达6800平方米的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破土动工,今后它将成为该校学生创业的起步基地。

  创业不仅是让毕业生把公司开起来,更要让公司发展壮大,一直延续下去,因此一路关注,适时扶持显得尤其重要。复旦大学联合复旦科技园、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市科技创业中心成立了上海复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公司。由创业服务公司派出董事,学校派出监事,共同参与管理企业,帮助学生创业企业管理资金。复旦创业园建立起学子创业企业综合考评体系,从团队管理、研发进展、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四方面,定期进行评估。

  而上海大学则将学生创业与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成立了“上大学生创业园”,加强创业辅导,确立创业辅导员制度;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和商务中心提供服务;对每一个项目和创业公司,加强诚信教育,调查、落实资金到位情况,理顺知识产权关系,并为培育期项目设定节点目标。

  除了各高校推出的丰富多彩的创业服务外,对毕业生来说,只要有创业愿望,有技术成果和商业金点子,都有望获得上海政府部门提供的资金支持。

  早在2003年,上海就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几乎涉及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每个环节。这些政策如今已被媒介概括成“四项优惠套餐”,即风险评估,全部免费;创业培训,政府买单;贷款筹资,政府担保;当个体户,实惠更多。

  从去年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每年出资5000万元,连续3年,设立总额为1.5亿元的“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扶持以科技成果创业的上海高校毕业生。据统计,上海高校已有350多人提出165个创业项目的申请,经评审,首批97个创业项目获得科技创业基金共计1728余万元的资助。至此,有专家认为,从指导就业到鼓励创业,再到支持科技创业,上海的这条“破冰”之路正在走向核心。

  越是走向核心,碰到的“瓶颈”就会越多。由于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致使中国大学毕业生往往出现创业机会多而创业意识薄弱的现象。专家认为,要使创业环境有根本改善,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刻不容缓。项斯文委员会同许多专家提出建议,应制定措施鼓励教师到创业一线去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以提高师资的创业理念,也可聘请一批成功企业家、创业者和技术专家担任高校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与此同时,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创业观,对有创业倾向的学生实施创业者甄别、培训和试创业指导很有必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江西增加资金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