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让助学政策阳光照亮祖国每一个角落
2008-03-31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让助学政策阳光照亮祖国每一个角落

首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颁奖式举行

第二届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同时启动

  3月30日下午,首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颁奖式在教育部礼堂隆重举行。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杨周复,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出席闭幕式并为征文获奖者颁奖。

  此次颁奖式以“阳光 成长 成才”为主题。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们通过朗诵获奖征文和媒体报道节选、情景剧表演等,再现了受资助学子在党的阳光政策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感人故事。天津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的同学们也以其精彩的表演,表达了受资助学子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感恩,整个闭幕式颁奖晚会都充满着热烈、感人、质朴的气氛。南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天津电子职业学院等学校的师生和中央及首都媒体的记者等千余人共同欣赏了节目。并且,所有出席颁奖式的人员都佩戴着一枚“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徽章,同时被聘为“国家资助政策义务宣传员”。组委会还宣布,所有获奖记者将把自己获得的奖金全部捐献出,资助征文获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以“感恩、自强、责任”为主题,重在参与、重在展示、重在推动、重在德艺双馨。自2007年6月1日启动以来,该活动得到媒体、学校和学生的热情回应和大力支持。据统计,40多家支持媒体积极投稿参与此项活动,支持学校近80个。在评选进入尾声阶段启用网络投票,从3月25日到30日组委会联合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人民网、搜狐网等10家网站组成网站联盟启动的网上评选。截至到30日,网络联盟的点击量达到200多万人次。

  在第二阶段的征文活动中,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尽管中间隔着一个寒假,南方还大范围遭遇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组委会依然收到3000多篇稿件。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等媒体相继开设了《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的栏目,纸媒刊登的文章总数为118篇。中国青年报除了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正常报道以外,专门拿出10多快版面,刊发征文80多篇。

  在首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中,100个讲述自己命运故事的学子们,在30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据组委会介绍,在百篇优秀征文中,来自重庆邮电大学邓绍佰等10人获得特别奖,黑龙江科技学院唐伟等90名同学获得优秀奖,南开大学等10所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获优秀组织奖;人民日报等媒体的100篇文章获得优秀报道奖,新华社等十家媒体获优秀支持媒体奖。

  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发来了自己对本次活动的宝贵建议。署名蓝天的网友说:“助学贷款使得飞翔的翅膀越来越坚强”。王明网友说:“读了《吹响感恩的集结号》感受颇深,感谢这个社会,感谢政府,感谢学校,怀着感恩的心前行,我意识到了成长的责任”。一位叫做小李的网友说:“真的非常感谢国家这几年来对我的帮助,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国家对我的帮助”。更多的网友则表达这样一种心声:希望这种活动能够每年举办一次,让更多的人通过媒体知道国家的这个好政策,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受惠于这个好政策。

  为此,组委会在本次活动颁奖式上宣布:征文活动将继续进行,第二届“助学贷款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将于4月1日启动,到12月31日结束。新一届征文题目是“助学贷款,我追求的自立方式”,活动的主题定为“自信 自立 践诺”。组委会欢迎广大学生和媒体记者积极参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有那么多助学政策 为何仍有人弃上大学
· 不留死角:四部门解读完善高教助学政策新看点
· 教育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热线 确保贫困生顺利上大学
· “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活动
· 国家资助地震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纪实
· 10年来436.1万名大学生受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 教育部:九项政策保证贫困大学生入学
· 统计08年投入304亿资助高校生 获助学生4156万
· 十年风雨公平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历程回望
· 2009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