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沐浴关爱之光 立志自立自强
2008-09-02  中国教育报  杨晨光

字体大小:

  新学期开学,灾区学生在高校全过程全方位帮扶下无障碍入学

  在今年高校迎来的新生中,来自地震灾区的学生格外引人注目。尽管遭受劫难,但是“特别资助政策”“特别‘绿色通道’”等国家、学校出台的措施和温馨服务,使他们顺利安心地入学,让他们自立自强。

  “绿色通道”提速:全程办理不到10分钟

  8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通道”报到处,北川中学毕业生唐奎出示了自己的经济情况调查表和灾区学生证明书,老师为他填写了减免学费和住宿费的表格,唐奎拿到了一张“绿色通道速通卡”,不到10分钟,就走完了“绿色通道”整个流程,唐奎正式成为人大的一名学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绿色通道’服务很好,在这里办理入学很方便,也很快捷。”唐奎说。

  一切为了学生,这是今年高校“绿色通道”特别强调的原则,尤其是对灾区新生,这条原则被各个学校反复强调。在国家提出对地震重灾区学生免除学费、扩大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的基础上,各个高校更是尽己所能,为灾区学生提供暂缓交费、及时办理贷款、爱心礼包、心理扶助等全过程、全方位的帮扶政策,使他们真正实现无障碍入学。

  宣传资助政策从学校延伸到困难学生家中

  “张嘉良你好,我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得知你的家庭存在一定的经济困难,我们想提前了解一下情况,并在第一时间为你提供资助……”2008年高考录取工作一结束,大连理工大学负责资助的老师就及时与四川受灾的学生沟通,向学生介绍资助政策。从资助种类到申请流程的介绍,从资助对象到资助额度的说明,很多高校已经把资助的宣传工作全面铺开,贯穿从录取至入学报到的整个过程。

  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资助政策宣讲团,今年专门进入震后的川西北贫困地区宣讲。在国家的带动下,高校资助工作者们也把宣传国家、学校资助政策的工作,从学校延伸到灾区学生家中。

  暑假,北京交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12名师生,在四川地震灾区兵分几路,走访被学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天里,他们行程700多公里。在走访什邡、青川、江油等地数十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受灾学生同时,宣讲团还给学生家里送去了交大师生捐献的数百件衣物,以及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资和12000多元的资助款。

  国家好政策让灾区学生更加自立自强

  坐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马弢给在四川绵阳农村的家打了一个电话,向父母报了平安。他今年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家里的房子在地震中成了危房,庄稼地又在唐家山堰塞湖的泄洪区,损失惨重。赴京前,他还在帮父母收地里的玉米。“经历过地震,我觉得今后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马弢平静地说。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自地震灾区---四川彭州的学生李俊衡通过“绿色通道”办完手续后,来到宿舍旁的小超市。他先挑了一个垃圾桶,又拿了几把小锁,最后拎起一个大塑料桶,一起放到了结账处。“宿舍清洁肯定需要垃圾桶,塑料桶我们可以用它来洗衣服,这五把小锁给宿舍其他同学一人一把,锁柜子用。”李俊衡笑着说。

  尽管家园正在重建,但灾区学生已经沐浴到国家、学校带给他们的关爱之光。“抛开经济的困扰,放飞自己的理想”,这是写在清华大学“绿色通道”现场的宣传口号。被保送到清华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佳明说:“这两句话写到我心坎上了,虽然家没了,但是学校就是我们追求理想的新家,我们将从这里开始新的追梦之旅。”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驻保外交官与华侨代表看望疗养的灾区学生
· “中俄永远是朋友”——中国儿童赴俄疗养纪实
· 海洋知识夏令营开营 灾区学生在北京认识海洋
· 四川灾区学生在京借读费用全免 已到京过百人
· 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接收安置灾区转移学生
· 各地学校热情接收来自灾区的学生插班就读
· 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 重点帮扶灾区毕业生
· 回良玉:扎实做好灾区学生就学工作
· 四川等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赴俄疗养活动圆满结束
· 刘延东看望汶川地震灾区学生赴匈、保疗养团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