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障碍儿童由于不知道怎样单独行走,害怕独自到户外去,而常常依赖家人及朋友的帮助才能外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对视觉障碍儿童进行辨别方向和独立行走的训练。通常视觉障碍儿童可以用三种办法安全行走:父母及家人带领的行走。独立行政和借助长杖的行走。
(1)父母及家人带领的行走的基本要领A父母或家人根据需要站在儿童左边或右边,用手背轻轻地触碰儿童的手臂或告诉儿童将要带领他去什么地方;B告诉儿童用他的手沿着父母的手臂向上触摸,直至肘关节,然后轻轻握住肘关节上方一寸处,拇指在肘关节外侧,手指弯向内侧;C儿童应将肘部紧贴身体,以防行走时左右摆动;D儿童在行走时应总比父母或家人慢半步左右。
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A若儿童比较小或个子比教矮,够不着父母的肘部,父母也可用手牵住儿童的手带领行走;B行走时儿童应在父母或家人的后侧半步距离处,以便遇到障碍时,儿童能有足够的时间对父母或家人身体或语言给出的信号采取必要的反应;C若父母或家人想要离开儿童,不应将儿童单独留在空旷或危险的地方(如水沟、洞穴等),应将儿童带到一个有触摸栏杆的地方(如椅子、栏杆、墙或树等旁边),使儿童觉得安全。离开时要告诉儿童,以免儿童不知道父母已离开而继续谈话,让别人看见以为他自言自语,事后儿童会觉得自己很傻,从而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切记:儿童应总是跟在父母或带领人的后面。父母或带领人不应在儿童的后面推他走,这会使儿童遇到危险。儿童也不要用双手搭在父母或带领人的双肩上,直接跟着走,虽然这样可由于带领人的身体保护,使儿童有一种安全感,但若儿童绊倒或失去平衡,他会摔向前方,撞倒带领人,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在附近有许多汽车的地方尤其危险。
(2)独立行走的一些保护技巧A上手保护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儿童避免受低矮的树枝、打开的窗户、柜门及其他类似物品的碰撞。具体做法如下:
将左手或右手臂抬起与肩同高,肘关节弯曲形成钝角(大于直角);
手掌向外,手指张开且伸直,手臂的位置在身另一端前面。
切记:前臂不要紧靠面部,要留有足够的距离,以便在碰到障碍物时能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在遇到较高的障碍物时,如绳子、横杆等,也可把前臂向上,五指朝天。
B下手保护法:主要用于保护腰部以下的身体,免于被较低的物体碰伤。具体教法如下:
左臂或右臂伸直放到身体中间,手掌向内,手指向下稍微弯曲;手臂与身体保持约20厘米的距离,以便在碰到障碍物时能有时间避开障碍物;
切记:手臂与身体的距离不能太远或太近。太远,会显出盲像,太近,不利于探索到前方的障碍物。此外,肩部不能前伸,应自然挺直。
(3)借助长杖行走的基本方法
长杖是盲人长期以来独立行走常用的一种工具。长杖可以是特制的标准盲杖,也可以是一根木棍或竹竿。如果是木棍或竹竿,它应结实而不笨重,长而直,不要太粗。长度最好是由地面到腰和肩连线中间的长度。使用长杖帮助行走的基本方法是:
A大拇指放在长杖上方,虎口朝上,食指在长杖的一侧伸直,其余三指在长杖下方弯曲。食指放在长杖一侧伸直有助于视障儿童在任何时候都知道长杖末端(触地端)的位置。
B手腕的动作:握好长杖以后,腕关节很自然地像鱼尾那样左右摆动。要注意手臂不动。长杖末端应在身前左边、右边触地,不要总指向一边或一边指的多,另一边指的少。这会使杖端移动的不均衡。
C手臂的位置:手臂的位置是对视障‘儿童能否直线行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最适当的位置是握杖的手应常放于身体的中线上,此时肘关节微曲,靠近身体。若长杖握在身体一边,走路时会因走不直而改变方向。
D长杖的摆动:长杖的左右摆动接触地面的宽度应比肩的宽度稍微宽一点,摆动高度离地面大约5厘米左右。杖端落地离身体大约两步距离(一米左右)。
E步伐:长杖末端移到右边,左脚向前迈进。长杖移到左边,右脚向前迈进。即长杖末端总是接触下一次脚要迈到的地方。
F节奏:视障儿童的脚跟与地面接触时,长杖末端也正与地面接触,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发生。长杖最好以一固定速度来回划动。
几点注意:
A长杖是用来保护行走时的安全的,因而长杖应先于人触到障碍物及找到水沟或泥坑;B长杖末端总是接近地面,不能将长杖举离地面指向前方,这会给别人带来危险;C行走时,长杖应轻轻接触地面,以免杖端被卡住;D长杖末端不能从一边跳到另一边,不然会漏掉路中间的障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