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幼儿能否注意于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而不能有效吸引聋幼儿的注意力又是聋儿康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认为,解决该问题应从下述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实践说明,如果聋幼儿对教师产生了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就会使他们课上精力分散,消极畏缩,迟钝笨拙;反之,在他们爱戴、尊敬的教师的课上,他们会精神饱满、情绪积极、注意力易于集中。因此,吸引聋幼儿注意力首先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采用聋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聋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浓厚的兴趣能引起他们主动探索和细心观察。在这种主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且思维积极。最使聋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莫过于游戏。这是由于游戏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获得知识的缘故。因此,课堂教学应与游戏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的聋幼儿康复教育原则。
教学方法的有趣多变能使聋幼儿注意持久。比如,同为击鼓听声,若只采用教师击、聋幼儿听一种方式,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分散,而变换为聋幼儿击、教师听,聋幼儿击、聋幼儿听,一人击、一人听,一人击、两人听,两人击、一人听甚至自己击、自己听等多种方式,则会使他们感到有趣,从而集中了注意力。
发现正确答案、获得教师肯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成功感足以引起聋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因此,善于创造条件引导聋幼儿自己去发现,使他们不断获得新的成功,而不是单纯追求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是聋幼儿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
波多野与稻桓(1973)认为,只要在学生的语言、概念、事实等之间产生不和谐,就会诱发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活动和探索性行为。这是由于“不和谐”使他们产生了兴趣及认知好奇的缘故。国外有人将该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采用制造明显“错误”的方法以吸引聋幼儿的注意力。比如,有意将“大马”说成“大象”,将“耳朵”摆放在“鼻子”的位置上等等。实践表明,在聋幼儿有能力发现“错误”的条件下,该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有助于形成他们主动表达的意识。
三、要掌握“适中”的原则
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刺激最利于聋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教学内容应该是聋幼儿经过努力能够掌握的,太易与太难都会使聋幼儿失去兴趣,从而影响课上注意力。同理,教学内容过多或过少也不会引起他们充分注意。
新奇的刺激能引起聋幼儿的好奇与注意。但是,如果刺激过于新奇或突然呈现,往往在引起好奇心之前发生恐惧或回避行为,或者引不出任何反应。此外,教师声音过大、过小,教具使用过多、过少,甚至教室光线过强、过弱都会给聋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掌握适中的原则,以有效吸引聋幼儿课上注意力。
四、正确选择与使用教具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对聋幼儿注意状态影响很大。聋幼儿课堂教学宜选用直观教具,教具应色彩鲜艳、特征突出、紧扣教学要求,最好大些且会响会动。考虑到聋幼儿的特点,教师在使用教具时应注意:
1.教具应一件一件地展示;2.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聋幼儿观察教具,此后再开始正式的讲解;3.不可使教具遮挡住聋幼儿观看教师面部动作的视线。
五、表情、语调要富有吸引力
由于听力及语言障碍的影响,教师的表情、特别是眼神成为聋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教师的喜怒哀乐随时可以影响聋幼儿的情绪状态。所以,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表情与聋幼儿交流信息,并借此达到吸引他们注意的目的。
研究表明,即便是仅存有限低频听力的聋幼儿,也能感受到语调的存在,语调成为他们借以更好地理解语句的必要内容。因此,教师丰富的语调对于吸引聋幼儿的注意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六、发挥表扬、奖励与批语的作用
表扬与奖励的意义在于满足聋幼儿自尊的心理,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教学内容;批评意义在于使聋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不适应乃至羞愧的体验,提高觉醒水平,从而将注意力转移至教学内容。无论使用哪种手段,教师都不应该忘记聋幼儿是一个集体,对个体的表扬、批评与奖励毫无例外地会对整个集体产生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在众多表扬与奖励的方式之中,物质(如糖果)奖励的应用必须特别慎重,以免引起负效应,导致聋幼儿被动学习、被动注意。
七、要面向聋幼儿全体
聋幼儿课上注意力分散往往与教师照顾不到全体有关。比如,在要求某聋幼儿回答提问时,由于无力“分心”于其他聋幼儿,难免使他们产生事不关己的体验,从而将注意力转移。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某些康复机构收训聋幼儿人数过多有关(教师与聋幼儿人数比以1比4至6为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缺少面向全体的意识与技巧。这些技巧包括:
1.教学内容安排要面向全体,使每个聋幼儿都学有所获;
2.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使每个聋幼儿都有回答提问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3.教师的目光要面向全体,使每个聋幼儿都感到教师在注视着自己;
4.要养成聋幼儿认真听(看)他人回答问题的习惯,对于正确的答案主动鼓掌示以赞同与鼓励,对于持异议的答案则举手表明自己的意见;
5.在必须给某个聋幼儿以个别辅导时,不可使其他聋幼儿无事可做。
八、排除不利因素干扰,引导聋幼儿注意
聋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差,易受干扰。教师的职责之一正在于通过自己的影响,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内容。有经验的教师不难借助聋幼儿的神态了解他们的注意状态,若发现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应立即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寻找原因首先应考虑“教”的问题,如:是否内容过多、时间过长、安排不当等等;其次应考虑有无不利因素干扰,如:环境是否安静,空气是否新鲜,室温是否适中以及聋幼儿身体状况、生理状况、情绪状况。证实并无上述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教师应采用必要的引导手段。
对于少数聋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用目光暗示他们,也可走近他们身边以施加“压力”。若无效,要提出问题要求他们回答,或从正面表扬注意力集中的聋幼儿。只有在不得巳的情况下才采用批评甚至惩罚的办法。
“小小嘴巴不说话”、“小小手,放放好”、“睁大眼睛注意看”这类儿语化的要求对于聋幼儿注意状况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实践证明,在部分聋幼儿注意力分散时,让他们自己说出这些语句要求比教师说出更有调节意义。
九、把握课堂教学的时间
聋幼儿的注意力与何时上课以及上课时间的长短有必然的联系。一般说来,上午8点半至10点是他们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宜安排重要的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每节课持续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对于3 4岁的聋幼儿以20 25分钟为宜;对于6岁以上的聋幼儿则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以上,我们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探讨了吸引聋幼儿课上注意的方法。显然,这些方法必须综合应用才能达到目的。应当看到,“吸引”还仅仅是最基本的任务,更重要的工作是培养与发展聋幼儿的有意注意的能力,只有这样,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1、《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单传英,《幼儿教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3、许政援等,《儿童发展心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4、《智力问题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5、山内光哉(日)著,李蔚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6、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苏)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