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巩俐为主角的电影《漂亮妈妈》,反映的是一位母亲教会亲生聋儿说话认字的故事。信宜市李勤的儿子遭遇与电影相同,但母亲已非仅仅属于自己
漂亮妈妈和50个孩子
10年前,信宜市的李勤夫妇曾因儿子的突然耳聋而痛不欲生。如今,站在自办的聋儿康复中心前,他们开心地笑了。灿烂笑容的背后,曾经流下多少辛酸的泪水……
晴天霹雳:爱子是聋儿
李勤原是信宜市纺织品公司的一个售货员,她的爱人曾广良是市五金交电公司的供销员。1989年4月,他俩的爱情结晶呱呱坠地了。儿子小昭恒白白胖胖,十分可爱。仅仅3个月,他对人们的呼喊就有反应,7个月就会开口说“拜拜”。不知何故,小昭恒在差不多一岁时患了一场小病后,就再也不开口说话了,对人们的呼喊、甚至汽车从身旁经过也毫无反应。
1991年7月,李勤与丈夫带着两岁多仍不会说话的小昭恒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全面检查。“极重度耳聋!"当一纸诊断书递来时,李勤忍不住放声大哭。小昭恒左耳115分贝,右耳110分贝,只有飞机起飞时他才能听到一点儿声音。医生说:神经性极重度耳聋在国际医学界还是一个没有完全攻克的难题,小昭恒通过药物治疗康复的可能性极小。
小昭恒的前途,像沉重的铅块压在全家人的心上。经过短暂的痛苦和彷徨之后,李勤抱着一丝幻想带着小昭恒走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她带儿子走遍了粤西地区的各大医院进行治疗,但毫无效果。她遍访了可以打听到的所有民间医生,试用了上百条他人推荐的所谓“民间秘方”,仍不见有任何起色。
辞职伴读:可怜父母心
1992年底,她把儿子送到省残联开办的聋儿语言训练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1994年春节后,正当李勤准备再送儿子回中心受训的时候,康复中心的老师来电话说,因为小昭恒耳聋程度太重,加上环境不适应,受训一年来进展极差,建议小昭恒退学。
唯一的希望再次破灭了。绝望中的李勤曾想过与孩子一起结束生命,也曾想过带孩子一起出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毅然决定与丈夫双双辞去在信宜的工作,不惜一切代价上广州陪读。许多人说她不值得,也有不少人劝她干脆生第二胎,说小昭恒不可能像正常孩子的了,但她的决心丝毫也不动摇。为了给小昭恒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她放弃了生育第二胎的指标。
1994年3月,李勤夫妻俩怀揣仅有的1万元存款,带着儿子再上广州,在康复中心的招待所住了下来,开始了艰难的陪读历程。陪儿子受训在康复中心是绝无仅有的事,李勤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康复中心的老师。中心腾出一楼梯间,还把一个煤气瓶借给李勤。从此,李勤就在这2平方米的房间里支起炉灶,尽心呵护照料小昭恒,而丈夫则外出打工挣点小钱糊口。
天道酬勤:儿子开金口
然而困难还是重重横在面前。聋儿接受的语言信息极少,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灌输。为此,儿子每天放学后,李勤一手拿着笔和纸,一手拉着儿子在街上漫步,每看到一个事物,李勤便把它写下来,边走边教,一遍又一遍。即使是下着大雨,母子俩也撑着一把伞照走不误,因为只有置身于外界,小昭恒才有兴趣发音。每晚,她们都要走两三个小时才从学校回到招待所。她帮小孩洗完澡,衣服来不及洗,又立刻拉着小孩坐在小板凳上,重新温习学来的东西。
曾昭恒的耳太聋,听到的语言信息与实际相差甚远,这样讲出的话便含含糊糊,断断续续,往往连做母亲的都听不懂。有很多要送气的字音,小昭恒摸着妈妈的脖子、胸口能感受到,却又送不出气;要用鼻发音的字,又不会使用鼻子来协助,小昭恒经常嚷着不学了。这让李勤心如刀绞,可怜的母子俩每每相拥痛哭。
为了加快儿子的康复进程,李勤向康复中心的老师借来了康复训练的教材及其他资料,刻苦地进行自学,还经常请专家指点迷津。几个月下来,李勤通读了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教材,钻研了多种有关资料,还作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了几大本有关方面的心得体会。康复中心的老师被她顽强的毅力折服了,更为她神奇的进步而惊叹。仅仅几个月时间,她几乎达到了一个聋儿语言康复训练老师的水平。
经长时间顽强刻苦的训练,小昭恒掌握了几百个常用的词汇,能进行一般的交流,但李勤仍不满意。看着5岁多的小昭恒渐渐逼近上学年龄,李勤有了更高的期望:让小昭恒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经与康复中心老师再三商量,1994年6月底,李勤决定采取与康复中心经常联系的方式,将小昭恒接回家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
在她的精心训练下,小昭恒的听说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1995年9月,小昭恒已基本康复,佩戴助听器后可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惠及社会:助更多聋儿
小昭恒告别无声世界的消息不胫而走。家在信宜市区的李剑德带着女儿李海伊向李勤求教,李勤介绍他到省康复中心求助,但省康复中心班额已满,而且李海伊耳聋的程度太严重,不同意接纳。怎么办呢?李勤知道错过康复时间的严重后果,也理解身为聋儿父母的痛苦。看到李剑德夫妇绝望的眼神,她于心不忍,决定把李海伊接到自己的家里来,对她进行康复训练。1995年3月,李海伊成为李勤的第一个学生。一年后,小海伊掌握了500多个词汇,能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带到省残联的康复中心进行检测,专家说:效果非常理想,简直是康复训练的奇迹!为此,省残联的领导劝李勤办一个聋儿语言训练康复班,让更多的聋儿受惠。
1996年11月,李勤在信宜市区沿江路租下一间房子,创办了信宜市聋儿语言训练康复部,当年招收了5名学生。从此,李勤的聋儿康复事业一发而不可收,外省、市的许多家长纷纷慕名送孩子来接受训练。1998年,在省、市残联和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李勤投入40多万元,兴建了楼高6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信宜市福音聋儿康复中心。1999年6月,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有50名学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不足3岁,分别来自江苏、河北、江西、广西、海南及本省各地。康复老师也已发展到24名,中心也成为全省聋儿康复训练的4个示范点之一。
教一群别人的孩子比教自己的孩子更难。为了引诱孩子开口说话,李勤开始采取奖励的办法,谁开一次口就奖一个糖果。这方法开头还灵验,但聋儿们怕难怕辛苦,渐渐地宁可不吃糖果也不愿开口了。李勤只得像对待儿子般,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她把过去辅导儿子和李海伊的几本笔记找出来重新翻阅,进行系统整理,把统编教材的长处和自己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粤语方言特点的训练方法。
亲子教学:如再生父母
进入中心的学生,大都是极重度聋哑的外地孩子。这些不幸的孩子或是年纪太小,生性好动,极易遗忘;或是错过了康复的最佳年龄,深感自卑,心情忧郁。李勤认为,真挚的感情是搞好聋儿康复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她把每一个到中心受训的聋儿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聋儿刚到时,她摸头、拉手、怀抱,像迎接久别重逢的孩子,使聋儿到中心的第一印象就像是到了家。课余饭后,李勤会坐在孩子们中间,教他们看电视,有的骑在脖子上,有的坐在膝上,胜似母子。每顿饭,李勤夫妇都与孩子们一起就餐,吃得慢的,还一汤匙一汤匙地喂。逢年过节,夫妻俩还会叫来家里老人与聋儿们一起吃饭,使聋儿感到就在一个大家庭里。每天晚上,李勤都要数次到孩子们的宿舍里巡查,帮孩子们抹汗,为他们盖被,再三叮嘱值班的阿姨注意孩子们的情况。李勤还请来一位退休的儿科主治医师当顾问,经常对老师们传授孩子防病保健知识,指导伙食的营养搭配。孩子们康复回家乡读书后,李勤还会采取书信和电话等多种方法跟踪联系,做好后续教育。经李勤的言传身教,中心的20多名老师对孩子们都充满真挚深沉的感情。
李勤告诉记者,她准备继续扩大康复中心的规模,增加室外活动场所,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康复效果,让更多的聋儿走出无声的世界。
新闻背景
据省残联康复部负责人介绍,我省现有各类残疾人270多万,其中7岁以下的聋哑儿童有3万多。他们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补偿受损的功能,增强自身的生活能力。
目前,我省康复中心容纳量少,费用较高,受益面窄。从1988年到去年,我省已对8000名聋哑儿童进行训练,直至其康复入学。由于绝大部分聋哑儿童生活在农村,经济困难,买不起助听器,我省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开展得非常困难。如果他们7岁以后再进行康复训练,就变得相当困难了。
为此,省残联鼓励私人参与办学,以便帮助更多的聋哑儿童回到有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