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学前教育 > 学前新闻
孩子童年究竟是属于谁的?
2013-04-17    中国教育

字体大小:

  读《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有感
  杜 静

  端坐于书桌前认真品读包祥先生新作《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这本书时,很多时候有想要流泪的冲动。事实上这本书里并没有任何刻意煽情之处,没有老师为了学生如何如何牺牲之类的言辞段落,可是因为作者饱含对教育的忠于和深情,笔下点点滴滴都是大自然,教育情,师生爱,读来处处令人动容。

  “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看到这句话我在庆幸,自己童年能够和自然亲密接触之外,心里隐隐有些担忧。现在的孩子童年究竟是属于谁的?堆积如山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课外强化辅导,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孩子脸上满是疲惫,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鸣,不知大自然为何物。

  品读《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就像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确切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园。生态园里一切都是静静的,可是于无声处我分明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健美的身影,在和小草呢喃细语,在和水里的游鱼讲故事,在和飞翔的鸟儿们分享心中的秘密。更看到了一群敬业奉献的老师事事做足十二分,于细微之处彰显自己对教育笃定的爱。这里没有浮躁,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孩子们和老师亲如一家人,白天跟着老师在这里认识虫鱼鸟兽,辨别各种花草,夜间聆听自然发出的天籁之声。他们会由衷地说出来:“大人们说话声音太大!”是的,大人无节制的放大声音一定是吓跑了他们正在观察的小蚂蚁或者是惊扰了他们和小鱼的对话。他们已经在内心深处于不经意间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作为一个教育人,应读懂教育,应读懂生命,读懂生命的生长过程”。“自然生长”是教育的旗帜更是方向,“只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透彻领悟,才能真正懂得教育。”这是作者的语言。在艾瑞德工作的老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会迷失,会越来越懂得教育,在艾瑞德学习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不会被干扰,他们的自身品性得以保护,自在舒展。

  每每读到作者年幼得脚病,妈妈力排众议,坚定地说:“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大的学习好,这个也要活一辈子,没有文化知识怎么行。”这句话时,总是禁不住泪盈于睫,朴素的话里,是对孩子沉甸甸的爱。知道了这句话的来源,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做“爱是教育的底色。”明白了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

  这本书是作者写的30篇教育日记,篇篇以古往今来,国内国外的教育故事开头,以思考或是祝福结束,很好地阐释了东方智慧,国际视野。对艾瑞德国际学校的管理理念,教育方法,景观解读都有详细地阐述,使读者身临其境,自然觉得这里是教育圣地,安静中彰显庄重,神圣,因为这里没有功利,是在做真正的教育。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教育应是自然生长。”留住了孩子们的童真,也就留住了孩子们童年的价值,文章自始至终都满含对孩子们的深情,一路读来,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听见了鸟鸣,闻见了花香,看到了自然界的斗转星移,更看到了一群受益于自然生长教育孩子们的笑容。
  (作者是小学教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让每一个童年在快乐中出发
· 中国需要一场“童年革命”
· 暑假暑假,为何只有暑没有假?
· 农村"童年演变"调查:那逐渐远去的乡土童年
· 谁能读懂他们眼中的孤独 叫卖声陪伴灰色童年
· 如何“松绑”孩子们的童年
· 专家学者共议基础教育:如何找回孩子快乐童年
·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
· 儿童节,我们该如何守望孩子的幸福
· 90后没有游戏的童年,课余生活还剩什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