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专家关注教育均衡 措施仍需细化 期待好制度
2009-11-09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教育均衡,措施还要再细化

  毋庸置疑,义务教育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这种不平衡体现在城乡之间,体现在地区之间,甚至体现在同一地区内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群体之间。

  我认为,义务教育要均衡化,在措施上还应该在这样几个方面加以细化:

  师资的均衡化。教师资源做不到均衡化,义务教育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均衡化。如果师资不能得到很好的配置,义务教育均衡化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这是义务教育能够做到均衡化的重点。

  那些有好的教学理念的校长、教师不能都集中在城市。当然这不是说把这些校长、教师调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待一辈子,而是通过采取“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加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这就需要构建完善的教师定期流动政策,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教师流动的义务性、流动的程序性、流动的定期性、流动者的待遇等。

  基本设施的标准化。师资是软件,还有些硬件如果差距太大恐怕也很难保证教育的均衡。比如农村的小学校舍是破破烂烂的,而城市的中小学的校舍是富丽堂皇的,甚至是奢侈的,那么这个能叫做教育均衡化吗?义务教育的基本设施应当以满足当前教育教学基本需求为出发点,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教育设施的建设标准要大致相当,不能差距太大。

  课程设置、考核评估的一体化。由于农村教师缺编现象的存在,一些农村的学校像音、体、美这样的课程都开不出来。这无疑导致教育发展,尤其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而对于设置的相同课程,农村城市在考察其实际教学效果的时候,标准要一致。更为关键的是,要制定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坚持这一监测与评价标准,从而建立城乡全国统一的课程体系与监测评价体系。

  财政投入的保障化。国家对于教育的财政投入得到有力保障,特别是对于目前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保证其教育基本投入,保证教师工资待遇得到保障,同样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 周洪宇)

  期待领导,不如期待好制度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是基本的民生。老百姓关注教育部长的更换,其实是关注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要推进教育改革,制订一套让各方满意的教改方案,对于新任部长来说,是个挑战。我们不妨以民众的关注点,来共同探讨我国教育的改革与未来发展。

  首先,要真正“问计于民”。新任教育部长,应该把教育决策,纳入科学与民主程序。对于全社会高度的教育,教育主管部门的任何决策,都应广泛调查、充分论证。如果教育决策模式不改,依靠某个领导的英明决策,是难以保证教育决策不走样,能代表广泛的民意的。因此,期待好领导,不如期待好制度。

  其次,要真心“还权于教”。在最近的一些评论中,有人列出一系列问题清单,抛给新任部长。细看这些问题,不少涉及学校的具体办学问题,比如征地、盖房、中小学教师上课、大学教师考核。把这些问题揽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手中,是教育部所不能承受之重。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而言,教育资源的高度垄断和办学的高度计划性,降低了教育的竞争性,也限制了办学的活力。教育部门所应该做的是,把该归还给学校和社会的权力,分别归还给学校、归还给社会,给教育营造公平、自由的竞争与发展环境。只有发挥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教育积极性,以及保障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益,教育才能办好。

  再次,要竭力“办全民满意的教育”。从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中,教育部应该感受到自己是全民的教育部,而不是少数团体的教育部。一直以来,由于关注精力、教育话语权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部属高校、公办高校、普通高等教育,教育部曾被教育内部人士认为是“重点大学的教育部”、“公办高校的教育部”、“高教部”。这种局面极不利于各类教育的平等发展,也不符合国家发展公共教育的价值导向。从保障每个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出发,教育主管部门应促进教育的开放。

  教育问题所引发的社会广泛关注,正可以视为努力推进教改的力量。(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让教育均衡搭乘人工智能快车
· 人民日报:青岛 端平教育均衡这碗水
· 两会声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 [人民日报]数说获得感:教育更加均衡了
· 1824个县实现教育均衡意味着什么?
· 时评:实现教育均衡从校长不择校做起
· 人民日报:教育均衡路,城乡齐迈步
· 多校划片推进教育均衡 随机分配要防走后门
· 贵州贵阳:打好教育创优提升战 推动教育换挡提速
· 教育均衡还要通过民意考核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