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农村学校缺失不单是孩子学习场所的缺失
2010-08-25    半月谈

字体大小:

  前不久,有记者从山西岚县十字河村采访归来,讲了那里惟一的学校停办,孩子们不得不到20公里外的县城上学的境况。经查访了解,这类学校撤并、孩子们无法就近上学的村子不在少数。

  学校撤并,肯定具有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意义。但孩子跑几里、十几里以至于数十里路,家长操心、护送,甚至须跟孩子到县城租房食宿陪读等的付出,却不可小觑。不过这尚非本文所论。

  我想要说的是,农村学校的缺失,不单单是孩子学习场所的缺失,它作为农村文化、农村文明的一个策源地,一旦消失,将造成农村文化生态的缺损,这才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大缺失。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农民没了直接从学校获取知识和思想之源。无论是教师走出学校给农民讲述知识,还是农民直接到学校请教,抑或家长向上学的孩子问长问短,最新鲜的思想和知识都可以随时随地输送到农民中去,注入农村文化生态里去。村里无校便无此源。 

  另外,来自学校的学习氛围、来自学堂的学养熏陶也没有了。学生朗朗读书声、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学生背着书包跑来跑去的身影,家里孩子趴在桌子上读书作业的身姿等,都在营造着一种文明的气息。人们听着它、感受着它的同时,心灵里也无意识地接受着某种滋养和熏陶。

  学校对农民的耳濡目染还不止于此。我想,就连那些“立正”、“稍息”、“向右看齐”的口令,“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喊声,都会对人有一种纪律和规矩的暗示。“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的标牌,“正在上课,请勿喧哗”的提示,都会或多或少地让人顿生敬畏之情。

  还有,没了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学生,只剩学龄前幼儿和成年人的村庄,不知会不会在情绪上使人觉得缺少生机与活力,早生迟暮之感。

  现在多数农民已非文盲,甚至不少已达初高中文化程度。在农村电视已经普及,一些农村甚至有了图书室,互联网等新的传播媒介也开始进村入户。但作为一村人敬仰的殿堂,一村文明聚集的场所,学校这种教书育人、影响一方的特殊“软实力”,是无法被替代的。尤其是让人可以零距离接触的活生生的老师和学生,让人可见、可闻的原生态文明气息,更是再现代的媒介、再高级的人工智能产品所不能替代的。李俊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农村学校别落下信息技术课
· 甘肃省农村学校营养餐实行校长“陪餐”制度
· 黑龙江投18.8亿改善农村校条件
· 安徽:放飞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梦想
· 山东临沭县农村师生“云平台”上共享优质资源
· 农村学校校园安全:重硬件更要培育"安全土壤"
· 中国农村学校每天消失63所 10年减少一半
· 调查显示:农村校数量减少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
· 农村学校“人人有午餐 校校有厨房”基本实现
· 调查称河南农村学校空巢严重 废弃校园成菜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