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记者从山西岚县十字河村采访归来,讲了那里惟一的学校停办,孩子们不得不到20公里外的县城上学的境况。经查访了解,这类学校撤并、孩子们无法就近上学的村子不在少数。
学校撤并,肯定具有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意义。但孩子跑几里、十几里以至于数十里路,家长操心、护送,甚至须跟孩子到县城租房食宿陪读等的付出,却不可小觑。不过这尚非本文所论。
我想要说的是,农村学校的缺失,不单单是孩子学习场所的缺失,它作为农村文化、农村文明的一个策源地,一旦消失,将造成农村文化生态的缺损,这才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大缺失。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农民没了直接从学校获取知识和思想之源。无论是教师走出学校给农民讲述知识,还是农民直接到学校请教,抑或家长向上学的孩子问长问短,最新鲜的思想和知识都可以随时随地输送到农民中去,注入农村文化生态里去。村里无校便无此源。
另外,来自学校的学习氛围、来自学堂的学养熏陶也没有了。学生朗朗读书声、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学生背着书包跑来跑去的身影,家里孩子趴在桌子上读书作业的身姿等,都在营造着一种文明的气息。人们听着它、感受着它的同时,心灵里也无意识地接受着某种滋养和熏陶。
学校对农民的耳濡目染还不止于此。我想,就连那些“立正”、“稍息”、“向右看齐”的口令,“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喊声,都会对人有一种纪律和规矩的暗示。“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的标牌,“正在上课,请勿喧哗”的提示,都会或多或少地让人顿生敬畏之情。
还有,没了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学生,只剩学龄前幼儿和成年人的村庄,不知会不会在情绪上使人觉得缺少生机与活力,早生迟暮之感。
现在多数农民已非文盲,甚至不少已达初高中文化程度。在农村电视已经普及,一些农村甚至有了图书室,互联网等新的传播媒介也开始进村入户。但作为一村人敬仰的殿堂,一村文明聚集的场所,学校这种教书育人、影响一方的特殊“软实力”,是无法被替代的。尤其是让人可以零距离接触的活生生的老师和学生,让人可见、可闻的原生态文明气息,更是再现代的媒介、再高级的人工智能产品所不能替代的。李俊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