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高考作文里的"神马"究竟是不是"浮云"?
2011-06-07    南方都市报

字体大小:

  2010年度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向考生发出提醒,时下日常生活中铺天盖地的网络词汇将不允许出现在高考作文卷上,即使是“给力”、“神马”、“有木有”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都会被当做错别字扣分,这项禁令还包括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以及外语单词。继上海之后,广东、湖南、河南等省的高考阅卷专家也通过媒体提醒,为保险起见,不建议考生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热词。而北京市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北京并没有类似的规定,只要不是低俗用语就没有关系。

  周宏老师在稍后几天澄清之前的报道。周宏指出,无论是从语言发展规律,还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谈,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词语都不应该“格杀勿论”。尤其是一些已经广为流传并经过主流媒体使用的词汇,不应该判为错别字。但一些仅在网民中流传使用的词汇,传播范围有限,许多人包括阅卷老师都不明含义,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因此,他个人认为,谨慎使用网络用语较为稳妥,而语文阅卷老师也一定会尊重语言发展规律,区别对待网络用语。另据报道,6月3日公布的《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问答》及关于今年高考的提示信息中,尚未见到“语文考试禁用网语”的通知。上海市语委有关人士也证实,迄今尚未接到下达的“高考禁用网语”的通知。

  不过,上述“标准不清晰”的解释显然不足以打消考生的疑虑,我们也只有希望网络热词不至于成为高考成绩纠纷的热点了。

  其实,我非常认同周宏的观点,我还觉得,他应当把话说得更明了一点:有关网络词语是不是算错字错词,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可以依据的,所以应当全凭阅卷老师说了算。在如今这个时代,完全禁止在作文里使用网络词汇,既不现实,亦是不足取的。眼下,不说网络和手机这类新媒体,就是像报纸和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上,网络用语也是无处不在,甚至连一贯严肃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头版都出现过“给力”这个词。如果学生把它用在了作文里反而要被扣分,道理何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考作文贴近现实才具时代担当
· 湖北高考作文头一回出“裸题” 没给材料出人意料
· 吉林高考作文阅卷 分差过大由第三人再评
· 玩味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题大串烧
· 新疆考生反映语文作文不好写
· 2011湖南高考作文点评:误人不浅
· 2011福建高考作文点评:可围绕两点展开
· 高考作文渐显多元思考 鼓励自由表达
· 作文不难好发挥 网络词没敢冒险
· 高考作文题首先要利于“写真话”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