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好教育点亮人生》到底“亮”在哪里?
2011-08-08  光明网  黄林波

字体大小:

  在中国教育饱受各方诟病的今天,为对探索教育改革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主编了《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本书出版后,出人意料地获得家长、教师、中学生和公务员的青睐,他们纷纷表示从内心深处受到激励、启发和教益。党报也称赞本书“就全社会对如何教育引导下一代的迷茫和困惑,成功地将古田会议建党建军的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教育领域,为广大家长和教师及时献上了一把开启孩子美好未来的金钥匙。”

  《好教育点亮人生》能赢得各方的广泛赞誉,我认为以下三大亮点起了重要作用:

  一、本书摒弃传统枯燥的说教模式,采用故事和实际事例说理的方法,把古田会议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 提升道德素养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阐释。比如,本书选编的《富翁为何需求助妓女》一文,通过孙中山先生讲述的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阐释了——“没有祖国的强大,个人的幸福和尊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爱国道理,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为我国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开启了一种新模式。

  二、本书汲取了光明评论忧国为民“唯实敢言” 的知识分子“脊梁”文风。我们不会忘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正是这篇标杆式的评论催生了当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继而拉开长达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序幕。《好教育点亮人生》中不少文章曾在光明网光明观察刊发,比如《中国教改不妨从改革教材和考试内容入手》和《“我爸是李刚”凸显中国转型期教育“软肋”》等。这些文章一针见血直击教育痼疾,剖析问题理性中肯,洋溢着光明评论一贯忧国为民“唯实敢言”的知识分子“脊梁”文风。

  三、本书全方位渗透了“创新思维”。 爱迪生有一句在中国备受推崇的“至理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其实,爱迪生的原文后面还有一句:“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恰恰是最重要的!”可爱迪生强调的“灵感”恰恰被我们忽略了。爱迪生讲的“灵感”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本书选编的《小学生发明“专利”的故事》、《从一个问号里挖掘出60亿商机的中学生》和《怎样才能小赚4.75亿美元》等文章,不仅告诉人们“创新思维”的巨大作用,也启发人们如何展开“创新”的翅膀。 “创新思维”是中国教育的“软肋”,只有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把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同志曾说过:“改革开放30年,每一次制度创新,都是以解放思想做先导。”光明网光明观察的辛忠编辑也说:“人的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根本的解决渠道还是靠教育,而教育改革也必然以改变教育理念为先导。”《好教育点亮人生》蕴含的正是教育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其中的现代教育理念如能早日得到普及,中国教育必将更快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黄林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好教育点亮人生”报告会走进中学讲坛
· 一盏点亮孩子未来的明灯 评《好教育点亮人生》
· 专访《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主编黄林波:为中国教育呐喊
· 好老师的“四有标准”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组图
· 斯宾塞:教育需要耐心和同情心
· 陶行知:学校德育应注意三大问题
· 卢梭的“自然教育”:热爱与尊重儿童
· “五道杠少年”受关注是两种教育理念的冲撞?
· 2021年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盘点
· 中公名师一点通—用平行教育理论来修补“破窗”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