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教育: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2011-08-11    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女儿马上进入初中学习,前些日子我去她即将入学的学校开了次家长会。会很漫长,4个多小时。老实讲,我平生也没开过这么长的会,但奇怪的是,开完会后,心情居然不错。原因无它,这个家长会有点新意,老师们讲的话也甚得我心。

  通常的家长会,体育老师是难得一见的,但这个会上,体育老师不仅露面,而且居然在校长讲完话后,就出现了,体育教研室主任讲完话后,才轮到教务处主任讲话。这样的排序,让我感觉不只是新鲜,简直是有些振奋了。据说,该校平时不提“德智体”,而讲“体智德”,体育的重要性被置于首位,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甚至要求每个入学的学生要学会游泳,拿到“深水证”。难怪,家长会上,校方会做如此奇异的安排,或许,这就是他们刻意做出的一种姿态。

  除了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校长和老师们的讲话中还有许多新意:比如他们提到了对于“公民教育”的重视,这词上个世纪初曾经很流行,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却较少提及;比如他们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值得其他人学习的地方;他们还提出完全人格教育的概念,认为教育应是完整的,而且需“以人育人”。

  最让我有所会心的还是校长的一句话。她说,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我觉得,她对于教育的这两个限定词用得实在太好了。它实际上是现在的教育最缺乏的。

  我不是教育专家,不能非常专业地厘清当下教育的弊端,但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我感觉,现在的教育一是急躁,急功近利,过于重视升学率和就业,二是片面,唯分数教育,缺乏完全人格的教育和体育教育,而且二者似乎还有点恶性循环的意思——因为急躁,所以片面;因为片面,又难免急躁。处在学校和孩子的中间,家长即使心有抵触,也很难不随波逐流。毕竟,优良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教育的供需矛盾一直存在,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学校呢?就拿本人来说吧,自认还有点现代意识,但孩子考试考得不好,我也不敢保证自己绝对就不给孩子脸色看;还有给孩子报课外班,谁都知道,孩子不会开心,但我有时也不得不违背她的意愿让她学这学那,这并非从众心理使然,实在是升学的压力太大。

  作为家长,我们的确是当下各种教育流弊的受害者,但自我反省一下,我们有时也不得不被时风裹挟,客观上为它们推波助澜。大家对教育不满意,但老实讲,我们也不知道能为教育的改良做些什么。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能目送女儿去一所声称让教育变得“缓慢而优雅”的中学学习,我想,自己是幸运的。尽管我还不知道学校是否真的能兑现他们的种种教育理念,但就算仅有这样的理念,也是好的。

  不要小看理念,几乎所有的改革都源自理念的革新。有关教育改革,或许也应从理念开始。

  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都得不到回答,还奢谈什么教育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也需要启蒙,需要回到原点,向真善美回归。唯此,教育才会成为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教育才会变成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刘颖余)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是什么让我们对教育如此焦虑,有解吗?(二)
· 孩子成绩急不得,卷也没有用,循序渐进才有效
· 教育要以国计为重,民生为要
· 教育承担的是对知识的责任
· 教育的包容、公平与适应
· 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教育的本质属性
·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
· 教育部与北京市会商会议、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京津冀地区)在京举行
· 在教育战线主题教育大格局中带头彰显高校担当高校特色高校贡献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