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如今的学校里,太多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规范孩子的生活,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束缚孩子的天性,这都不是孩子所喜欢的。真正优质的教育,要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创造孩子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真正的优质教育,更要从孩子成长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度审视,人的发展理应成为一所学校关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在,有些教育工作者常感困惑,为什么政府投入很大,学校建得很漂亮,但是老百姓对于教育、学校仍有一些不满意之处。这一方面说明老百姓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基础教育的着力点必须调整。我们在关注教育资源配置和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的同时,必须更加关注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让家长、社会从孩子的成长以及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中,看到实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在的教育利益。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克服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效益的惯性,从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本价值角度进行理性思考和改革实践。为了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应该成为转型时期学校内涵发展的逻辑起点。这既是对教育本原价值的认识与回归,也是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积极回应,孩子的喜欢程度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一所学校究竟办得怎么样,最简单而实用的评估方法,就是看学生是不是喜欢这所学校,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喜欢。学校是为孩子办的,他们不满意,那么学校办得就有问题,孩子不喜欢学校和老师,怎么会对学习感兴趣呢?
怎么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天性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教育要尊重并发展孩子的天性。作为未成年人,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有别于成年人。因此,学校要根据孩子的天性找到教育的节奏,既不能盲目超前,也不能盲目滞后。如今的学校里,太多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规范孩子的生活,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束缚孩子的天性,这都不是孩子所喜欢的。真正优质的教育,要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创造孩子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真正的优质教育,更要从孩子成长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度审视,人的发展理应成为一所学校关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这不仅应成为行动目标,而且要形成“不可逆转”的保障机制。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倾听和研究学生的理念,现在的教师研究题目多了,研究孩子的心灵却少了;研究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多了,对孩子身心特征的研究比重却小了。教师应该养成研究孩子的习惯,并根据他们的心智特征来确定教育的实施方案。倾听和研究孩子,应该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习惯。
不过,研究学生要建立在信任基础上,要学会洞察孩子的心理。有些教师始终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评价孩子,或者对孩子忽视,或者横加指责,不去观察孩子的表情,不去比较同一个孩子细微的变化,这都不可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不可能让孩子喜欢上自己的课堂。学校和教师要建立一定的机制,掌握一定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变化与需求,并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我们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且在孩子世界里找到适合教育他们方法的时候,孩子才会喜欢我们的教师和学校。
此外,家校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也是让孩子喜欢学校的重要因素。对孩子内心的关注,让他们喜欢学习,都需要通过家长跟学校互动来实现,这是因为教师教育行为的效果,很多时候是通过学生回家以后的表现反映出来的。教师与家长在信任基础上的有效沟通、共同协商,也是学校、教师获得孩子教学反馈和需求信息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呵护孩子成长,也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是回归教育本原的时代命题。有意义的教育都是以学生喜欢为前提,教师必须从研究学生开始,选择适合的教育策略,寻找合理的教育契机,优化过程,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摘自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在首届全国小学教育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