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硕士为何成“硕蚁”
2012-10-31    新华网-北京晨报

字体大小:

  硕士成“硕蚁”,体现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实,如果最能消化吸收劳动力、最有创造力、最有发展冲动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它们就会走向小富即安,丧失活力,就算有了高端人才,它们也不会用,也用不好。更何况,今天院校培养出的硕士生能否算是高端人才,也值得疑问。

  据广东省教育厅于10月25日发布的信息表明:2012年各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低为90.09%,已连续七年低于专科生。部分硕士毕业便失业,成了“硕蚁”,引发媒体激烈讨论。(据《南方日报》10月30日报道)

  硕士生不好分配,因为专业不对口、个人能力不强、要价高、社会阅历差,这需要教育反省,也需要社会反省。

  首先,市场是否真需要这么多硕士生?如果硕士生毕业干的却是本科生的活,这实在是巨大的社会浪费,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价值标准集体发生了扭曲?人人在努力,结果却既消耗了公共资源,又导致社会整体效率下降,这真是市场使然吗?

  第二,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吸收不了这么多的硕士生?我们一直在高呼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可为什么反而是相对低端的人才更受欢迎?这种靠压低成本来增长的方式,为何总也挥之不去?因为用人单位也有苦衷,融资渠道被严格把控,企业研发和主动拓展市场能力受压抑,不能多赚,只有少花,对于高端人才,只好忍痛割爱。

  硕士成“硕蚁”,体现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实,如果最能消化吸收劳动力、最有创造力、最有发展冲动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它们就会走向小富即安,丧失活力,就算有了高端人才,它们也不会用,也用不好。更何况,今天院校培养出的硕士生能否算是高端人才,也值得疑问。

  从历史上看,没有西班牙国王的支持,意大利人哥伦布不可能发现新大陆,没有投资人前仆后继,瓦特的蒸汽机将胎死腹中。伟大的突破与开放的资源从来是相互依托的关系,把一切都攥在手里,又想保持活力与创造,这是缘木求鱼。

  当然,也可以批评研究生们,为什么一味读死书,不多去社会实践?为什么不去主动调整自己?这也许能缓解部分现实问题,但就业率是一个很低的标准,就算硕士们都找到工作了,可干的都是非本专业的工作,无法从事研究,则与本科生又有什么区别?只想着把高端人才拉下来,而不是推上去,我们的明天将如何?(蔡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硕士论文质量堪忧的“锅”谁来背
· 17名硕士转学湖南大学被指暗箱操作 校方核查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
· 近26万考生争北京高校硕士 热们专业报录比87∶1
· 天大回应硕士论文抄袭:属实 撤销原授予学位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
· 我国藏医药最高学府培养硕士超200人
·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新规:突出质量标准 建立常态机制
· 20年读5所大学 台湾43岁考生备考硕士班
· 高校保卫处招硕士引质疑 要求考察论文科研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