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
2013-02-27    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调查还显示,六成大学生对校训“不感冒”,甚至有在校老师工作七年竟不知校训。

  校训,《辞海》的解释是这样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本应是一所学校之魂,规定着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校训像一面镜子,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校训是摆设,不感兴趣呢?现实中,不可否认的是,“博学”、“厚德”、“创新”、“载物”之下,一些为师者的言行与此却有不小的距离。在办学者和育人者身上,尚且很难体现出校训的精神追求和坚定信仰,又怎能强求学生去亲身践行?一些校训存在的形式主义的“假、大、空”,校训“摆设化”现象严重。

  放眼看国外大学校训的来源,无外乎是两种,一是奠基人的举办目的。拿破仑“为了打仗而受训”创办了圣西尔军校,康奈尔为了“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创办了康奈尔大学;二是以杰出校友为标杆,选其名言以励志。柏林大学的校训来自马克思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来自首任校长大卫·斯塔尔·约旦的“让自由之风吹拂”……可以说,西方每所大学的校训,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因为故事精彩,所以校训有力。

  而我国大学校训的来历,就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为了“标配”而生憋出一个校训。“寻章摘句老雕虫”,到古老的经典里去找;“逢迎领导、投其所好”,一个人的题词就变成了一所大学的校训;“征文启事”,由领导凭其偏好打钩。这样的校训,看似句式工整、形式优美、词义明快、朗朗上口,然而缺乏历史的厚重,缺乏情感的亲切,缺乏故事的精彩,缺乏榜样的激励,从而也就缺乏刻骨的铭心和长久的印象。

  如今,很多高校纷纷制定《大学章程》,追求特色办学、自主办学,与此同时,众高校不妨深入挖掘一下自身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深入思考一下学校的当下之要和未来之本,明晰自己的办学定位,重新确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校训。

  当然,并非所有高校都一定要抛弃已有校训。相反,围绕已有校训开展持久相关的文化建设,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去落实好即使只是“八字四词两句”中的任何一个字、一个词,都很了不起,都可以将校训内化为师生的为人为学品格,展现一所大学的精神追求。(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写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青春从铭记校训起步
· 校训背后的故事:以经典激励学子 用美德浸润心灵
· 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认为校训缺个性
· 求实、创新成校训高频词 同质化严重被指“生憋”
· 勤奋 求实 创新 团结 大学校训缘何如此相似?
· 您的大学校训是什么?
· 评论:让校训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 清华的第一个校训
· 7月教育点评:从“清华出资2万奖前五名”说开
· 中国256所大学校训调查:192所是四词八字口号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