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比考试更重要
北京晨报:不少网友都觉得,学了很多年英语,考完试就全没用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邱耀德:确实如此,好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的的确确也没用上。我曾经有一个想法,也跟很多人聊过,我觉得我们这么大一个北京,应该建一个全部使用英语的超市,超市里一切文字语言都用英语,主要是面向大中小学生,让他们能够在这里得到实践的机会,也可以作为一个实践的基地,就像军训一样。如果有了实践的机会,一年最少也可以用上两三次,这不是挺好的事情吗?此外,比如说电视频道中,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全英文的针对孩子的频道,美国小孩早上五点起来就看电视,他们的语言接受能力自然会得到锻炼。
北京晨报:所以,是否能够得到实践,也是学英语关键的问题之一?
邱耀德:是的。很多是学完以后不出国,生活中又用不到,到最后跟没学没有什么区别。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还没有一种对于英语学习的通盘考虑,如果不出国,学英语对国人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对外国人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学,学多学少,是否会对未来有帮助,这都是每个人自己把握的。
●我们的英语以分数为评价标准,学生学习就是拼命地做题,如果考试的方法是读、听、交流,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去学怎么使用英语。
●英语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一个欣赏和交流的功能,一些英语原版电影、动画片,也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比如《音乐之声》、《绿野仙踪》、《侏罗纪公园》等。
●学校很少把活动当做一种教育方式,比如英语角,实际上是另外一种学习,但是很少有学校做这些事情。
●今天,我们很多城市都有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计划,国际都市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有很多人会用英语交流,这样才能名副其实。
扭转英语学习的方向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应该怎么样还原英语学习本来的面目?
邱耀德:教育政策上,应该有正确的引导,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权威机构应该有通盘的、全面的考虑。比如考试形式,从笔试为主变成听说、表达、或者问答、交谈为主,少搞一些卷面上的事情,笔头上的事情。
北京晨报:那么您觉得要实现这样的改变难吗?
邱耀德:其实也不难。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花钱不少,也舍得投入。关键还是在教育理念上,比如把期末考试中的听说和读写的比例反过来,听说占70%乃至80%,读写少一些,我想几年就可以扭转过来。等扭转过来以后,再把比例恢复到一半一半,这样可能学习效果更好。所以说,只要考试的方式转变,评价的标准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会很快完成。今天,我们很多城市都有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计划,国际大都市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有很多人会用英语交流,而不是会用英语写信,如果一个城市里有许许多多的人可以流畅地使用英语交流,那么我们的国际大都市才名副其实。(记者 周怀宗)
![中国教育网络杂志微信二维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c_images/xxh/erweima.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