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四川一高考生跳崖事件,谁之过?
2014-08-21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认清教育本质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每当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总是痛心疾首,各种责备各种批评:教育不到位,学习压力大,养育忽视等等,但是悲剧之后还会有悲剧发生。所以,笔者想说说教育的本质问题。

  尚飞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他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很懂事,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才撒了谎。他还很乖巧,在学校里不惹事,经常沉默地坐在角落里,朋友有困难了他也绝对会去帮忙。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他还会告诉姐姐他在后山崖。笔者相信,他一定是担心家里人会找不到他。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也许成绩不好,但可能大胆调皮;他们也许胆小沉默,但可能懂事细心;他们也许粗枝大叶,但可能有想法敢创造……这些闪光点就是每个人的长处。长处经常被人看到,会使人产生存在感,感到自己有价值,从而上升为自尊、尊严、上进心等正能量。

  尚飞坠崖就是因为他没有了存在感。父母只能给点钱,却不了解他内心的烦恼;学校里老师看他挺乖,不惹事不添乱;高考这座桥他虽然去闯了一回,但是没闯出好成绩。在尚飞看来,这个世界是完全可以没有他的,所以他才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在微博上说“你们的记忆里会有我吗?”这说明他潜意识里认为没有人会在意他、记得他,没有人关注过他。

  逝者已去,指责家长、老师已经无济于事。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本质不是教孩子认了多少字,算了多少题,而是帮助孩子发现长处,唤起自尊,唤醒内心的潜能,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从而绽放出生命的光芒。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地去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看不到自身价值的人,生活没有光亮和期待,更难有向上的动力,难有抗击挫折的力量。

  虽然生活没有假如,但是笔者还是一厢情愿地想,假如尚飞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在班里是跑步冠军,假如尚飞在家里经常被爸爸妈妈表扬,假如老师给尚飞分配一些班级事务,假如他有几个特铁的小哥们儿,假如他不那么乖偶尔在学校里惹个事儿,假如他上课爱说话调皮捣蛋……或许他都不会最终走上山崖。这些“假如”,其实就是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们绽放出来的正是生命的光芒。

  尚飞的悲剧虽然只是个案,但却折射出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我们在教育中,要重在发掘孩子们的优点,让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绽放,不管是绽放成玫瑰花、牡丹花,还是绽放成牵牛花、油菜花,都各有各的精彩。家长、老师等一切教育者,要把教育的主要目标放在致力于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上,让他们感觉自己“有用”、“存在”、“参与”,而不是把“成绩好”、“听话”当做重要标准。存在感是一种被重视、被肯定、被关注的感觉,教育者要充分地关注身边的孩子,感受他们的心灵,重视他们的感觉,肯定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唤起每个孩子内心崛起的力量,才能使他们内心真正地感到幸福。

  要让孩子像花一样绽放,教育者就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放下急功近利,在孩子的短处中发现长处,在失败中看到希望,把经常批评、否定改为赞扬、肯定,越是心里着急越是要慢慢教育,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用微笑对待他们。相信只要教育者付出真情对待孩子,任何一个孩子的生命都能放射出异彩。(孙宏艳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 今年高考结束了,高考未来再思考
· “硬核”科技元素贯穿今年高考语文试卷
· 又到一年高考时,应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高考的隐形功能了
· 加油吧,1078万考生
· 2021年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题,看点在哪里
·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指挥调度全国高考工作
· 防控常态化,高考如何战疫?
· 教育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