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教育本质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每当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总是痛心疾首,各种责备各种批评:教育不到位,学习压力大,养育忽视等等,但是悲剧之后还会有悲剧发生。所以,笔者想说说教育的本质问题。
尚飞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他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很懂事,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才撒了谎。他还很乖巧,在学校里不惹事,经常沉默地坐在角落里,朋友有困难了他也绝对会去帮忙。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他还会告诉姐姐他在后山崖。笔者相信,他一定是担心家里人会找不到他。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也许成绩不好,但可能大胆调皮;他们也许胆小沉默,但可能懂事细心;他们也许粗枝大叶,但可能有想法敢创造……这些闪光点就是每个人的长处。长处经常被人看到,会使人产生存在感,感到自己有价值,从而上升为自尊、尊严、上进心等正能量。
尚飞坠崖就是因为他没有了存在感。父母只能给点钱,却不了解他内心的烦恼;学校里老师看他挺乖,不惹事不添乱;高考这座桥他虽然去闯了一回,但是没闯出好成绩。在尚飞看来,这个世界是完全可以没有他的,所以他才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在微博上说“你们的记忆里会有我吗?”这说明他潜意识里认为没有人会在意他、记得他,没有人关注过他。
逝者已去,指责家长、老师已经无济于事。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本质不是教孩子认了多少字,算了多少题,而是帮助孩子发现长处,唤起自尊,唤醒内心的潜能,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从而绽放出生命的光芒。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地去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看不到自身价值的人,生活没有光亮和期待,更难有向上的动力,难有抗击挫折的力量。
虽然生活没有假如,但是笔者还是一厢情愿地想,假如尚飞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在班里是跑步冠军,假如尚飞在家里经常被爸爸妈妈表扬,假如老师给尚飞分配一些班级事务,假如他有几个特铁的小哥们儿,假如他不那么乖偶尔在学校里惹个事儿,假如他上课爱说话调皮捣蛋……或许他都不会最终走上山崖。这些“假如”,其实就是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们绽放出来的正是生命的光芒。
尚飞的悲剧虽然只是个案,但却折射出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我们在教育中,要重在发掘孩子们的优点,让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绽放,不管是绽放成玫瑰花、牡丹花,还是绽放成牵牛花、油菜花,都各有各的精彩。家长、老师等一切教育者,要把教育的主要目标放在致力于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上,让他们感觉自己“有用”、“存在”、“参与”,而不是把“成绩好”、“听话”当做重要标准。存在感是一种被重视、被肯定、被关注的感觉,教育者要充分地关注身边的孩子,感受他们的心灵,重视他们的感觉,肯定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唤起每个孩子内心崛起的力量,才能使他们内心真正地感到幸福。
要让孩子像花一样绽放,教育者就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放下急功近利,在孩子的短处中发现长处,在失败中看到希望,把经常批评、否定改为赞扬、肯定,越是心里着急越是要慢慢教育,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用微笑对待他们。相信只要教育者付出真情对待孩子,任何一个孩子的生命都能放射出异彩。(孙宏艳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