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学生“赶论文”不全是不爱学术
2016-04-21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临近高校毕业季,论文写作相关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近日,《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高校毕业生人群中,78.1%的受访者承认临近毕业“赶论文”现象较多,而50.7%的受访者认为如此已经不能体现论文的价值了。

  其实,一些大学生“匆忙对付”毕业论文,并非学习态度不认真所致,而是迫于就业现实压力,有时候不得不采取“折中的办法”。在我的硕士同窗里,就有人为了全面“备战”毕业季的各种就业招聘,不得不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夕花一两周的时间,草草完成了论文,因为时间和精力大多花在找工作上,其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但是,仅仅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学术态度不严肃,无疑是以偏概全。

  潜心于学术、科研,是不少年轻人的理想,对治学拥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不少。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研究工作,相比“饭碗”及买房、落户、成家立业等现实问题,搞学术研究的人愈发被看成“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由此一来,毕业论文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变味了。与欧美国家大学严格把控毕业论文质量不同,中国的大学生基本还是“严进宽出”,完成毕业论文更像是一个“过关式”的行为,而不是对学业、研究的“筛选式”测验。事实上,不少导师也深知学生就业之难,现实压力之大,也不会在论文通过与否上刁难学生。既然导师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们就更不会把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看成无比重要的事了。

  基于这些现实理由,“赶制论文”也成了不少学生择取的毕业“捷径”。如何破解就业与论文“对立”的难题呢?

  首先,当前刻板的应届生就业政策应得到灵活转变。对学生而言,“应届”与“往届”毕业,意味着就业方式的不同。应届生可以参加校园招聘,往届生一般只能参加社会招聘,而校园招聘中就业机会较多,社会招聘则要求应聘者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就是说,一旦学生因论文未完成、未通过而延迟毕业,也就无法参加当年的校园招聘。但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的港澳地区,高校毕业生延期毕业十分常见,甚至一年内有两三次毕业的机会,而招聘单位也不会以学生是否延期毕业来判断该生的水平。事实上,很多留学生在“间隔年”做志愿者、做义工,甚至环游世界,就是因为不受应届生政策约束才得以“潇洒”,才得以追寻内心的梦想。而在当前国内僵硬的就业政策面前,“以梦为马”的年轻人只能背负着现实压力趁早求职,“赶制论文”也就难以避免了。

  另外,高校学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比如,在读研初期,就应该想清楚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是专注于研究、升学还是更倾向于求职、就业。若是前者,应孜孜矻矻于学术,不要心猿意马;若是后者,应灵活处理学术和就业的关系。比如,可以提前开始写作毕业论文,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才“急就章”。在社会就业政策尚末改变之时,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条最合适的道路,也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回应“学生跑步取暖”:已要求地方迅速解决中小学供暖问题
· 四川规范学生资助信息公示
· 各地鼓励学生创业,方法如花样绽放
· 北京市学生资助政策盘点(本专科教育阶段)
· 四部门发布通知要求 确保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 学生网贷30万赌球 高风险校园贷谁来管
· 吉林大安多名学生出现不适症状事件再追踪
· 学生身体素质“向上”了吗?
· 学生网上求答案 老师回复称没答案自己写
·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