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动态
新词语会不会削弱汉语的独特魅力
2002-08-28    记者 原春琳

字体大小:

  北京8月27日电

  “有个年轻人告诉我,他同事的爱人是位‘绝代佳人’。我见到真人,并不是特别漂亮。看出我的疑惑,那位年轻人解释:所谓‘绝代佳人’,是不要小孩没有后代的家人。”

  今天,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召开的语言社会应用热点问题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吉向,向与会者讲述这个例子。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文字的混乱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克隆,纳米等大量非规范的外来语进入;WTO,APEC等大量应用英语缩写被直接使用;菜鸟、大虾、灌水等网络语言进入;“新人类”制造与传播的“新人类文字”,如刚才所说的绝代佳人等。

  据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调查,当代汉语中每年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在词汇更加丰富、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的今天,不少人担忧:汉语中大量使用“酷”“秀”这种与汉语中原有词义和用法不一致的英语音译词和字母词,会影响汉语的纯洁和发展,也会影响词汇的表意效果。“我们从不反对外来语,需要时还会为它们造字。但有个前提,就是必须规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陈醉严肃地说。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看。来自新浪网的记者张晓凌是全场最年轻的发言者。她直言自己不是语言学家。“可我想替年轻人说句话。你们知道什么是网络语言吗?”

  台下没人回答。“我想大家有误区,好像觉得网络语言是异类,可网络是一种媒体,民间语言正是在网络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她说。

  面对着一桌子语言专家,张晓凌不停地问“你们知道吗?”她说:“你们知道吗?在网络中‘青蛙’和‘恐龙’各自代表男女。最近一个电视剧里面有这样的情节:男主角在新浪找到一份工作,问女朋友,你知道新浪吧?女朋友回答:你以为我是恐龙啊!恐龙在这里就又变化了一个意思。”“地球人都知道啊!”张晓凌套用了一句著名的广告词,接着反问:“这样有意思的词汇为什么不接受?”“我女儿经常对我说,妈妈,这个问题你都说过 N次了!这是多么生动的语言!”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感慨,正是社会变化带来了生动的语言。

  敬一丹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放弃外来语,怎样称呼沙发呢?一种坐着有点软、类似于椅子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弃那样简洁的语言?”

  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变革的年代,必然导致相应的文化变革。比如魏晋南北朝,佛教语言大量被应用在汉语中;五四时期,大量西方语言的进入,造就了今天的白话文。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形式。肖复兴举例:如果没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哪有一代人的科学与民主?而一些外来语,翻译得非常到位,比如可口可乐、宜家等。同样,当新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年轻人都熟知的NBA,还用在后面加上注解吗?“新词语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汉语的悲哀。汉语的独特魅力是任何语言也无法取代的。”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共识。

  肖复兴总结:“多元化的社会应该对语言有多元化的认识与宽容。对于新词语,我们也应该静心容忍,让时间来大浪淘沙。”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汉语新词多元化引关注
· 规范外文使用宣传座谈会在京举行
· 乌克兰成立汉语教学与中国文献中心
· 青年编辑语言文字规范大赛落幕
· 中外专家学者共商汉语发展大计
· 我国发布两项语言文字规范
· 语言文字规范化须与时俱进
· 《彝族尔比词典》填补彝学研究空白
· 湖北专家倾力抢救世界唯一女性文字
· 语文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