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动态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07-08-16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王铁琨]: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来教育部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进行现场直播的有:中国网、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门户网站。我们对参加直播的这几家网站表示感谢!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赵沁平先生,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王登峰司长,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2007-08-16 09:29:57)

  [王铁琨]:语言文字工作面向全社会,一直得到兄弟部委、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关心和支持。因此,今天我们除了请新闻界的朋友外,还特意请来了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国家语委委员单位的代表、教育部有关司局的代表、国家语委的老领导、老专家,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各分中心共建单位的领导同志。(2007-08-16 09:32:06)

  [王铁琨]:大家都知道,去年5月在这里召开的教育部第11次发布会,国家语委发布《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及相关的数据,这是中国第一次就年度的语言使用实态发布报告,引起社会和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当时我们就表示,这项工作今后将会持续做下去,每年发布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2007-08-16 09:33:52)

  [王铁琨]: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新的热点?语言文字使用的一些新的领域,比如像旅游服务语言、奥运语言环境建设、农民工语言、计算机字库字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及其软件开发、产品说明书、医疗文书及药品包装用字,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语言生活等等,都有哪些新的情况?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语言文字的统计数据有哪些新的动态变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语言文字使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针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语言文字工作采取了哪些新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相信我刚才提的这些问题都是大家非常关心也非常乐于了解的情况。过一会儿我们将通过发布的大量数据、图表和报告,再一次走进2006年,感受这一年度语言生活动态变化的多姿多彩和生机盎然。下面有请李宇明司长向大家介绍有关的情况和数据。大家欢迎!(2007-08-16 09:34:47)

  [李宇明]:到会的各位媒体朋友、各位领导,今天下雨了,“好雨知时节,‘当秋也发生’。”非常感谢大家冒雨参加这个会。我今天代表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国家语委的工作;第二,若干领域的语言生活状况;第三,语言生活中的一些热门问题;第四,现代语言文字使用当中的若干数据。(2007-08-16 09:36:52)

  [李宇明]:在发布这四个方面之前,我们对现在语言生活有一个总体的评价。我们认为,中国语言生活生机盎然,和谐健康,语言文字的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空前活跃,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词语,以及词语的新用法大量涌现。新的语言现象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重要变化。逐渐地,社会上开始形成一种共识,把语言看作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看作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喜的是,国民的母语意识在不断增强。当然,外语学习依然火爆。海外的华文教育持续发展,汉语也在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2007-08-16 09:38:53)

  [李宇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成为我们社会的新理念,也是国家语委在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新目标。具体来讲,就是要从语言资源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国家的语言、方言和外语。要以科学的态度、宽容的气度来看待当前出现的各种语言问题。在尊重汉语方言的同时,要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在尊重少数民族意愿的基础上开展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教学;在尊重母语的前提下加强外语学习。要努力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的语言权利。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濒危的语言和方言。要科学地处理好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科学处理语言主体化和语言多样性的关系。发挥语言在国家和平发展和国家走向世界进程中的作用,营造和谐的语言生活,特别是要提倡“多言多语”生活。“多言”就是一个人既能讲普通话,又能讲自己的方言; “多语”是指一个人既能讲自己的母语,又能讲国家通用语,还要能讲外语。(2007-08-16 09:40:51)

  [李宇明]:下面向大家报告第一个方面:国家语委的工作。

  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至今的文件,一个是《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一个是《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到2006年恰好是50周年。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实施的第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到2006年也是实施5周年。为了纪念国务院两个文件发布50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5周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纪念会,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很多学者也出席了会议。这个会议使我们认真总结建国以来中国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研究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形势,思考未来语言工作的方针,收获很大。(2007-08-16 09:43:13)

  [李宇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换届,第四届国家语委委员由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政部、人事部、信息产业部等16个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赵沁平副部长担任国家语委主任。 (2007-08-16 09:44:25)

  [李宇明]:2006年11月,国家语委召开了“十一五”科研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是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2006年语言文字的法规建设进一步向地方、向行业延伸,在这一年又有8个省(区、市)通过了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办法或意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又有了新的进展。第九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形式多样,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普通话水平测试成为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渠道,这个已经开展十几年的国家级测试正在朝着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运用现代化方法进行管理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2007-08-16 09:46:42)

  [李宇明]:国家语委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认定进一步发展,截止到2006年,通过的一类城市有27个;新通过的二类城市有33个,三类城市20个。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稳步进行。2006年发布了《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和《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国家语委正在试点推行,将来逐渐同普通话测试一起,使语言文字测试更完善。并且,国家语委也正在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对语言能力的测试体系。《规范汉字表》的研制正在顺利进行,课题已经结项,《规范汉字表》(送审稿)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2007-08-16 09:48:46)

  [李宇明]:下面向大家报告若干领域的语言生活状况。

  社会各个领域都有语言文字问题,都需要制定语言文字的方针和政策,都需要有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但是领域很多,非常复杂。这里主要介绍一些主要的领域。(2007-08-16 09:50:57)

  [李宇明]:首先,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有新的进展。国家关于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少数民族“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2006年国家民委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举办了少数民族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培训班。由国家语委立项的“基于ISO10646的维、哈、柯、傣文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发项目”获得了“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这个项目为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为了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大区,启动了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这个语料库也包括内蒙古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民族的语言。《汉藏语学报》创刊。2006年,少小民族的语言、30来个跨境民族语言濒危语言受到重视。 (2007-08-16 09:51:36)

  [李宇明]:第二个领域,奥运会的语言环境建设。2006年发布了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图标,从这些图标上看,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字、文化的优美,把中国文化和体育运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奥运吉祥物“福娃”我们都非常喜欢,过去它们用的是英文译名,现在直接用汉语拼音“福娃”,汉语拼音是国际公认的中国人名译名的国际标准。 (2007-08-16 09:54:54)

  [李宇明]:非常重视外语的活动。《北京奥运会英语口语读本》、《北京奥运会自愿者读本》先后出版,有中文、英文、法文三种文字的北京地图及奥运术语在网上发布。特别是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这是全国第一个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的地方标准。这个标准,使公共场所的双语中的英语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包括中文菜谱的翻译在内。 (2007-08-16 09:58:28)

  [李宇明]:也有专家建议,在奥运会当中,希望中国运动员人名的汉语拼写能够更规范,比如说我们有两个乒乓球运动员,马林和马龙,汉语拼音写出来都是“L.MA”。是名在前,还是姓在前?有一系列需要规范的事情。

  体育术语用汉语表达也有一个规范的问题,国外的体育组织、运动员的译名规范,还有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北京市及其它地方,路名的罗马字母转写系统,我们希望进一步进行规范。 (2007-08-16 09:59:04)

  [李宇明]:当然,奥运会快来了,外国朋友到中国来,我们希望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向外国朋友介绍情况,提供汉语学习的条件,满足他们到中国学习汉语的需求。为了迎接外国朋友,我们要多学外语,也希望外国朋友到中国来,我们多教他一些汉语和中国其它相关的少数民族语言。(2007-08-16 10:00:42)

  [李宇明]:第三个领域是公共服务领域。

  旅游业这些年来发展很快,现在旅游业最大的问题是需要外语导游。2002年中国外语导游占导游总数的16.7%。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只有10%。在外语导游中,“小语种”导游尤其缺乏,这一定会制约中国新兴客源市场的发展,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外语教育规划制定者的思考。 (2007-08-16 10:00:49)

  [李宇明]:2006年一项产品质量抽查表明,现在市场上的产品说明书语言表述不规范的现象达到了55%。在中国销售的产品,说明书只用外文不用中文的现象不少,这是对中国消费者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特别是有一些人命关天的药品和其它产品。在中文的使用上,有些使用繁体字,尤其是繁简杂用的现象也不少。(2007-08-16 10:01:50)

  [李宇明]: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重要进展,所谓“天书病历”、“天书处方”的现象有所减少。 (2007-08-16 10:02:13)

  [李宇明]:这些年来,城市方言的变化和农民工的语言问题引起大家的重视。城市语言变化很快,城市语言究竟怎么样?大家都很担忧。有一个调查显示,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学生会说上海话的比例大约为37%,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原来不会说上海话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使用上海话,所以上海方言并没有想像的那么脆弱。

  农民工进城务工首先碰到的是语言问题,70%左右的人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制约了他们的工作选择。2005年以来,教育部和其它相关单位以及半数以上的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农民工普通话培训。一项调查显示,参加普通话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达到了2.35%,培训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2007-08-16 10:02:44)

  [李宇明]:第三,语言生活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大概有五个方面:

  第一个热点,汉语汉字的使用空前地受到社会的关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的重视。比如说有一个杂志叫《咬文嚼字》,它找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荧屏上的错别字28处,平均每10分钟出错1次。比如说电视节目《跟着媳妇当保姆》里,妻子说“你瞎搅合什么呀?”“搅和”的“和”不应该是“合”。

  第二个热点,多家媒体和单位共同组织了“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征集到一万四千多份,平均每种报纸的错误是46处,每一版的错误是5.8处。2006年,《人民日报》曝光了几部辞书被仿冒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热议。新闻出版总署为了很好地解决辞书问题,建立辞书出版准入制,希望通过这一措施来提高辞书质量。(2007-08-16 10:03:37)

  [李宇明]:第三个热点问题是人名用字。2006年调查,全国姓氏约2.3万个,其中129个姓氏占总人口的87%。姓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四个字以上的名字出现了,还出现了“赵一A”、“奥斯锐娜王”等极端个性化名字,还有的给孩子报名字的时候就叫@,他说,全世界写电子邮件都要用它,汉语翻译过来就是“爱他”。全国6000多万人的名字有冷僻字,北京市公安局曾公布了231个人名用字的冷僻字。

  少数民族人名的汉字转写常常出现名无定字,给少数民族同胞在国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新疆等地制定了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范。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呼吁尽快出台《姓名法》或是《姓名条例》,确定姓名结构方式和姓名用字规范。但也有人认为,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2007-08-16 10:05:15)

  [李宇明]:第四个热点问题,一些私塾读经学校兴起,中小学有关文言与白话的争论再起波澜。

  第五个热点问题,海峡两岸语言学术交流日益频繁。2006年,海峡两岸或是涉及到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活动频繁。海峡两岸的语言学术交流对研究解决两岸语言生活问题有重要作用。两岸的沟通,两岸的发展,祖国统一,语言文字非常重要。(2007-08-16 10:07:11)

  [李宇明]:第四,2006年语言文字使用的一些数据,分五个方面向大家报告:

  第一方面,汉字使用的情况。

  我们总结为四个字,叫“稳中有变”。2005年,我们调查了7亿字的语料,2006年我们调查的语料大约9亿字。这两年的统计结果如下:使用频次稳定,比如说2005年覆盖整个语料80%,只用了581个字,覆盖语料90%用了934字。2006年的情况是,覆盖语料80%,用了591个字,多了10个字,覆盖语料90%是958个字。显然2006年用字比2005年用字在语料覆盖上多了一些。在使用频率最高的前600个字中,只有21个字不同,前1000字中只有34个字不同。这是06年与05年高频字比较的情况。 (2007-08-16 10:12:06)

  [李宇明]:除了和2005年用字比较,我们和以往发布的文字规范进行比较。比如前2500字,同过去的一级常用字比较,差距很大,有331个字不在一级常用汉字中。在3500个高频字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比较,有388字不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里。前7000字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比较,有517字不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

  比较现在的用字和过去发布的语言文字用字规范情况说明,我们今天的语言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任务,应该对已有的汉字规范进行修订和调整。(2007-08-16 10:14:33)

  [李宇明]:汉字使用叫做“稳中有变”,那么词语的使用则可以叫作“变中有稳”。

  2005年与2006年比较,使用的相同的词种数为586161,分别占2005年、2006年词种数的35%、29%,变化率达到65%以上。活跃、变动的词,主要是低频词,如机构名、人名、地名,体现出社会语言生活的丰富多彩。今年我们还尝试进行了词性的统计,统计了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当然我们的软件还有缺陷,这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在实用当中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助词、副词、形容词、介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专有名词数量最大,在整个语言中占94.86%。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专有名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词语使用方面我们调查了字母词使用情况,包括字母,也包括和汉字结合的,不包括外文词。进入5000高频词语的有10个字母词,例如VS、DVD、CEO等,字母词占词语总数的9%,但使用频次低。(2007-08-16 10:15:53)

  [李宇明]:字母词在语言生活中的作用主要是指代和排序,如A区、B楼、C座。列车车次用K、T、Z、D,汽车牌号中的字母,起指代、排序作用的字母词,占全部字母词种数的73%。

  在这次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字母词使用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大量的异形字母词存在,比如字母大写小写不确定,MP3、mp3;soho,SOHO;有不同的写法。相配的汉字有不同的写法,比如DVD盘、DVD光盘,DVD碟、GPS定位系统、GPS导航仪等等。

  另外,同形字母词大量存在,比如“PM”,在我们语料库里发现,表示意思起码有两种,如“下午”;也代表“溜须拍马”的汉语拼音的缩写。

  我们认为,字母词的使用需要谨慎、需要规范。(2007-08-16 10:19:27)

  [李宇明]:关于网络语言的情况,我们这次调查了网络中的三种语言情况,一个是网络新闻,一个是BBS,一个是博客。我们发现网络用字的情况与一般媒体相近,比如说网络用字前3500字中有3131个字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相同,前7000字当中有6141字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相同。也就是说网络用字和一般媒体的用字基本相近。一些字、一些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比如说“尔”,包含“尔”的前10个高频词,有高尔夫、英特尔、戴尔、切尔西等等;比如“迪”也是一个高频词,用“迪”构成的词基本都是音译词。(2007-08-16 10:20:11)

  [李宇明]:第三个方面,网络语言运用有比较多的口语化特点,在BBS当中光“哦”就出现了20多万次。网络语言内部差异非常大,网络新闻、博客、BBS这三种网络语言,在使用汉字上、新闻、博客和BBS用的字不一样,这说明它们关心的话题不一样,讨论的内容也不一样,用的词也不一样。像网络新闻和博客用词,包括出现的人名和地名都不一样。

  另外,BBS更多地使用符号,和一般书面语的符号差异很大,比如BBS,我们统计BBS使用汉字以外的符号占41.46%,一般书面语中的符号只有15.5%,差距很大。(2007-08-16 10:20:58)

  [李宇明]:这次我们专门调查了博客,有人说2006年是中国的博客“元年”,博客大量使用,博客用字更具多样性,整个汉字的种数达到了11923个,包括一些繁体字。词语使用比一般的使用少,但是有一些代词,像人称代词,表达意愿、情感的动词比较多,比如“去、想、说、知道、喜欢、觉得、吃、让”使用频率较高。专有名词量低于报纸,如博客中的机构名比例为11%,报纸为35.53%。

  这些调查说明,网络新闻、BBS、博客关注的内容不同、作者群不同,文体风格也有差异,对网络语言应当进行分类研究。(2007-08-16 10:22:08)

  [李宇明]:第四方面,这次我们调查了全国出版的主要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情况。根据教材建立语料库,有将近80万字,发现总共用字是4041个,覆盖80%的对外教材的用字是520字,覆盖90%的是951个高频字。

  我们也把对外汉语教材的情况和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情况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第二语言的教材有着语文性、口语性、生活性的特点。

  我们也对用词的情况做了调查,总共出现的词次是45万多词次,真正用的词是26000多个词,覆盖80%语料的只有2231个词,覆盖90%语料的是5908个词。这也就是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用在教学当中有两个量很重要,是在编教材、编书中经常使用的。而且在教材里出现的词例情况和我们现在公布的对外汉语教学词语大纲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词汇教学大纲应该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修改。

  这次我们不仅调查了词,而且调查了词义、义项总数。我们调查的教材中,义项总数是31769个,其中独用义项占58%,调查到义项和高频义项的使用程度,对于教学、辞典编纂有重要意义。(2007-08-16 10:23:10)

  [李宇明]:第五方面,一年一度我们都会发布年度的流行语,已经连续发布了六年,这些流行语反映出社会语言生活的一些重要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今年,过去都是通过平面媒体发布,今天有声媒体也加入进来。

  我们的语言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很大,词汇变化多,但是有计划地进行研究非常困难。我们一开始就说,我们的语言生活发展变化很大,词汇新词出现很多,但是有计划地对汉语新词语进行动态跟踪考察,有社会语言学价值,又有词汇学意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我们尝试着先公布了171条。这并不意味着一年新产生的词汇只有171条,一个新词是今年产生的还是去年产生的、还是前年产生的,确定起来非常困难,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们努力试图发现新词语的途径。

  我们发给大家的这两本书里面,还有别的一些内容,请大家参考。(2007-08-16 10:25:06)

  [李宇明]:总之,语言生活领域是十分广阔、错综复杂的,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语言国情的重视,积极引导语言生活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为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也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我们认为,语言生活状况是国家基本国情,教育部、国家语委会持续地做下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扩大报告的领域与深度,提高年度语言生活报告水平。

  谢谢新闻媒体的朋友,谢谢大家!(2007-08-16 10:26:32)

  [王铁琨]:谢谢李宇明先生所作的介绍。

  听了刚才的介绍,大家对2006年中国语言文字生活的状况和面貌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和大致的了解。但是消化这些数据、消化这些材料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

  2006年社会的主基调是和谐,计算机自动提取的流行语当中,“和谐社会”这个词语排在06年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之首。与之相适应,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渐成社会新的理念成,为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新的目标。(2007-08-16 10:29:04)

  [王铁琨]: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是赵沁平主任在国家语委“十一五”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科学看待,妥善处理当前语言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问题、中国各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母语教育和外语学习的关系问题、濒危语言的保护问题、汉语的国际传播同国内语言文字工作的关系问题、海峡两岸语言生活的沟通问题、世界华人社区的语言交往问题等等。当然,还包括我国在虚拟空间的语言文字的问题。这些内容在赵沁平同志的讲话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年)》当中都有反映,各位可以翻阅已经正式出版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年)》,上册是各领域的报告,下册是报告和数据。(2007-08-16 10:29:52)

  [王铁琨]:跟去年一样,这份年度报告分上下两编,上编的基本内容是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对06年中国语言生活的若干领域所做的调查,包括工作篇、专题篇、热点篇、港澳台篇和参考篇五大部分和附录。下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对2006年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语言状况的统计数据,包括调查报告和调查数据两个大部分。数据当中增设了和2005年的数据对比项目。另外,编制和绘制了160个图表。我想我们可以从这当中形象地、直观地了解这本书的数据,并且能够清楚地看出年度用语用字的动态变化。(2007-08-16 10:30:55)

  [王铁琨]:刚才李宇明司长讲,语言生活领域广阔,错综复杂,语言工作的收集难度很大,因此上下两编的语言和数据虽然不一定能够全面反映2006年中国社会语言生活的面貌,但是这些数据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既可以为专家学者研究语言生活、语言规范提供参考,也可以为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制定或者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学术上的支持。这份报告,特别是数据,强调的是实态的了解,虽然撰写者做了初步的解读,但是限于时间和水平,这些分析和解读以及政策研究和对策研究目前做得还很不够。因此,在这个报告发布以后,相应的追踪调查研究、深度的调查研究需要快速跟上,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语言学者、语言学研究生们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报告所提供的这些素材。(2007-08-16 10:31:34)

  [王铁琨]:今天出席我们发布会的还有参加报告撰写的几位主要组织者、执笔人,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的周庆生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的杨尔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的侯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何婷婷教授、厦门大学的苏新春教授。这几位先生也分别担任课题组的负责人,或者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相关的平面媒体语言分中心、有声媒体语言分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业务负责人。我们非常高兴地请他们一起来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请大家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2007-08-16 10:32:57)

  [上海东方卫视记者]:刚才听到咱们国家语委讲到很多数据,第一个问题,前两天有个消息,全世界都在学汉语,只有中国人在学英语,我们也知道国内有很多跟英语有关联的专业,大家为了能上这个专业都要学英语,所以有不少抱怨。作为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对英语强势的这种地位究竟抱什么样的态度,会不会帮着这些有抱怨的人进行协调,弱化英语的强势?

  第二个问题,今天有北京奥组委的人在座,我想问与奥运会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后,北京市也提出来,对于北京市的很多行业,尤其出租车司机学英语提出了很多要求。到现在为止,在座的各位也有切身体会,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的英语水平有待于提高,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召开奥运会了,这个事情怎么办?(2007-08-16 10:34:38)

  [奥组委官员]: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服务行业学外语、学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在联合做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北京市外办负责,北京市外办下设“学外语办公室”。据我所知,他们的工作做得是不错的。北京奥组委为了这项工作编了关于筹备奥运会的外语知识读本,在服务行业中除了出租汽车司机,还有饭店、商店的工作人员等等,他们都在学。至于现在出租汽车司机这个行业学得怎么样,我有的时候偶尔也和他们接触,我的感觉是,他们是在进步,而且进步还不小。我感觉到的情况和这位记者说的有一些差别,你的印象是出租车司机进步不大,我的感觉是他们进步不小,包括街道的老大爷、老大妈,他们都在做。对出租司机的要求是要学会100句。(2007-08-16 10:36:02)

  [李宇明]:关于外语的学习问题,这几年争论很多,05年的新闻发布会和这次的发布会,在我们的绿皮书里都有涉及,只是发布时间很短,不能展开说。我们认为,中国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母语,要学好母语,一个人思想创造的最高点——建立创新型国家,是要靠母语的能力,没有母语的能力,一个人是不能达到思想最高点的。爱因斯坦如果不是用母语——德语来思考,能出来“相对论”吗?中国要发展、要建设,必须要有一大批熟练掌握母语的人才。英语很重要,“小语种”也很重要。我们所谓的“小语种”,在世界上都是很大的语种,语言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我们希望中国人不仅要学好自己的母语,而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外语进行学习。外语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我们不能仅仅把外语看作外国人的,它也是中国人必须有的文化素养。在西方,很多时候他们把学习母语、学习外语都作为自己学习的一种素质要求。我们感觉到,不要把母语和外语对立起来,我们中国人应该用我们的智慧,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多掌握一种语言,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掌握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了一种渠道,多了一种了解世界的方法。当然,人们学习语言的能力不一样,有些人学习能力很强,有些人学习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你再强迫他学习外语,也不是办法。我希望这位记者先生和我们一起思考,共同研究中国走向未来,怎么处理好我们的语言问题。谢谢。(2007-08-16 10:37:32)

  [王登峰]:这位记者先生讲到,现在全世界都在学汉语,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其实这个现象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人要去学英语。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英语的强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反映了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占的优势。现在很多中国人学英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比较高,还有一个方面是大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较高,认为学了英语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工作收入比较高,可以到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或西方世界去留学,这是一个个人积极性方面的原因。(2007-08-16 10:40:22)

  [王登峰]:第二方面,国家语委近期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包括我们的母语和外语的关系,我们讲的是要“构建”,这说明目前的语言生活还不是那么和谐,至少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比较“过”的问题。我们最近推出了一个汉字应用水平等级能力测试大纲,目前我们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一个是大学生的汉字应用能力水平,。同时,我们也作了一些调查,了解大学生学外语的时间、学习汉字汉语的时间。结果发现,大学生用他们全部学习时间的1/4以上学外语的比例很高,有的人是全部,有的人是3/4,有的人一半,占1/4以上的可以达到73%以上。另外,大家对汉语和英语的重要性的比较,认为“都重要”的占60%以上。我非常同意这位记者的观点,对外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还是应该结合职业的需求,很多职业对外语基本用不到,对这些政策的调整,国家语委只能去呼吁 ,具体政策还要相关部门来制定。这是国家语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2007-08-16 10:41:42)

  [王登峰]:语言是文化的非常重要的载体,对于中国的语言来讲,它又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行业使用的英语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比如一个电视栏目,中国人拍的,只是给中国人看的,这个栏目在滚动出现标题的时候先出现的是英文,再出现中文。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有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节目都作一个中英文的标识?(2007-08-16 10:43:35)

  [王登峰]:对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来讲,从奥运会的角度讲,他们能讲英语是最好不过的。但是我们还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全世界的人来中国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平等地友好对待他们。如果从语言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对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都讲他们的母语,这是最佳的,但是这有可能吗?我们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去,多少个城市,再发达的地方,能够做到这点吗?这应该说反映了我们中国人在做事的时候强调完美、强调能够表达一个最好的、最理想的境界的思想,但是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讲,他们已经有英语意识了,奥组委有这样的要求,他们努力去做,但至于能讲几句,能讲到什么程度,也不要太强求,因为这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2007-08-16 10:44:33)

  [中国日报记者]:对前几年字母词的使用热潮,不知道语委怎么评价这种现象?怎么看待它对汉语发展的影响? (2007-08-16 10:46:08)

  [侯敏]:在汉语中,字母词语的使用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历史,只不过近几年来,字母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应该看到,不管你怎么看待它,现在字母词都已经成为汉语社会中人们交际语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字母词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中国的,这种现象也决非偶然,而是社会的需求以及它自身的优势使然。字母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方便,字母词可以避免翻译的麻烦,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比如NDA,我们都觉得很简单,如果翻译成脱氧核糖核酸,这样既难写、又难记,所以远远不如用“DNA”方便一些。另外,字母词现在已经成为汉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词手段,而且,造出来的词有的非常简约,有的也很形象,比如“T型台”。我们还应该看到,字母词的使用有其社会基础,比如人们现在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外语热的影响,字母词的时尚性等等,也是字母词升温的重要原因。(2007-08-16 10:46:42)

  [侯敏]:字母词可以说是汉语和外语在语言接触当中产生的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在语言接触的历史上,直接使用外国词语也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比如英语中有很多法语词,日语中也有很多直接用罗马字母来写的外文词。这些现象说明,它从外语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在所有的语言中都是有的,既然别的语言可以这样,汉语也未尝不可。陈原先生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有生命的语言不怕同别的语言接触,我们汉语也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也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也就是说,字母词的使用在汉语中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我们应该接纳它。以前有些先生说,字母词的使用会对汉语的使用产生污染,我们觉得,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2007-08-16 10:48:11)

  [侯敏]:但是,字母词的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因为字母词的大量使用毕竟是一个时间不长的现象,所以,出现问题也是很自然的,像刚才李宇明司长讲到的异形词,有的时候会影响交际。另外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误写误用的情况也很多。但是我想,大浪淘沙,相信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语言实践中会慢慢解决的。(2007-08-16 10:50:34)

  [记者]:我们知道,汉语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很多教材,都是由海外的学者或者是国内外学者合作编写的,而且是由国外的出版商出版的。我想问我们的专家,在调查的初期对调查样本的取样上有没有考虑到国外已经正式用的,或者已经认可的教材,为什么没有把这项内容纳入到调查样本当中,或者说有什么样的考虑? (2007-08-16 10:51:15)

  [苏新春]:非常谢谢刚才这位先生对于对外汉语教材的关心。刚才谈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计划是对这个领域的教材分级分批研究,所以我们在第一个选择当中就确定了,主要选择国内、在国内出版、由国内的学者编纂的。下一步我们把世界上的汉语教材都纳入计划,会分成几大块,一些主要国家,像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等,推广汉语力度比较大的国家,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2007-08-16 10:53:23)

  [东方早报记者]:刚才李宇明司长在介绍中说到,上海的学生说上海话的比重随着年龄的增加在上升,小学生能说上海话的比例是37%,大学生的比例是70%以上。请问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距?这是不是说明,普通话对小学生更具有吸引力,而对大学生正好相反呢?第二,我国存在哪些濒危方言?对濒危方言有没有采取措施?去年的调查中有这样的一些报告,而今年没有,请介绍一下。 (2007-08-16 10:55:28)

  [李宇明]:关于上海市学生使用方言情况的调查,是上海市语委做的一项工作。这个调查分析了一些原因,我们的报告里也讲了一部分。实际上是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说方言,希望孩子很好地掌握普通话,虽然不说,但是孩子说方言是没有问题的。另外,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很多孩子不会说方言,是因为父母不会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像孩子小时候会叫“爸爸、妈妈”一样,再过一段时间就改叫“爸”,再过一段时间就叫“老爸”,语言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事实上这些孩子听方言一般没问题,但词汇各方面有变化。这个调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2007-08-16 10:56:18)

  [李宇明]:第二个问题,汉语有哪些方言濒危?说心里话,我们心中无数,因此我们现在正在呼吁能够对整个中国的语言,包括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方言进行一次普查活动,了解我们国家的语言资源有多少,处于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的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今后社会能更加关注国家语言资源,注意保护民族语言和汉语里的各种方言,使它们不至于像物种一样很快灭绝。因为我们知道,世界的多样性是非常宝贵的,而现在全世界,据估计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特别是过去交通、通讯不发达,穷山恶水保护了很多的方言,现在农民工进城,电视发达、教育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保护我们的语言、方言,使它们保存下来,乃至于记录下来也很好。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语委正在研究、呼吁进行中国语言普查,到时候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来参与。(2007-08-16 10:57:47)

  [王登峰]:我补充一下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刚才问到上海市的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很多地方担心,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代替方言?我们的绿皮书中提到了有关职能部门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注意方言的问题。大家知道,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对推广普通话有明确界定,主要是四大领域,政府机关,国家公务员要带头;新闻媒体要作榜样;公共服务行业推广普通话是为了顺畅地沟通,很多人到广东去,服务员如果不会普通话,连点菜都无法顺利完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是学校,校园里要推广使用普通话。除了这四大领域,只要是能方便沟通的,讲方言、讲外语、讲少数民族语,都可以。因此,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推广普通话并没有说不许大家讲方言,只是说确定了在四大领域里要讲普通话。因为中国的方言非常多,从政府机关、新闻媒体、服务行业来讲,本身就有这样的需求。周有光先生讲过,最近几年普通话在中国的推广非常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人员流动。你只会讲方言,到了另外一个不讲你这种方言的地方,如果你不会普通话,就无法交流。 (2007-08-16 10:59:52)

  [王登峰]:方言的保护,其实从通用语言文字法来讲,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像一个人既会说普通话,又会说方言,他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按照不同的需要来说话。

  刚才发布的上海市的调查,实际上也是因为有人担心将来上海方言的使用会不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很多人认为,小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讲普通话,会不会把方言忘记了?这个数据正好表明,上了大学以后,除了上课、和其他同学交流以外,回到家里反而更多地讲方言。这说明,在小学、幼儿园里让孩子说普通话,其实不会对方言构成威胁,这也能打消一些人的顾虑。(2007-08-16 11:02:09)

  [中国教育网记者]:刚才李司长提到新词新语的问题,我们是否已经建立了全面的语料库?如果有了,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渠道发布的? (2007-08-16 11:03:27)

  [侯敏]:关于新词语的问题,要想用计算机、并且用语料库把新词语自动地提取出来,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今年的新词语工作,还是在手工的基础上,在我们的语言资料库中先人工提出来,再用机器输入一遍。

  等到明年,比如2007年的数据,我们可能就可以真正地在语料库中用自动的方法,用自动技术来进行提取。这样,提取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很大型的语料库,而且要有一个大词语仪表。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最近就有这方面的一篇论文。所谓新词语,新在哪儿呢?就新在它是在一定的时间段以后产生的,在这个时间段以前没有这个词,这才叫新词语。因此我们在用语料库进行提取的时候,这一段时间以前的语料要足够大,我们把它进行切分以后,然后同词表进行比对,这些在以前的词表中没有而今年有的就是我们提取的新词语的侯选词。在这些侯选词中还要进行人工排查,用这样的方法来提取新词语。今年我们想尝试做这个工作,但06年数据的新词语还不是计算机提取的。 (2007-08-16 11:03:45)

  [王铁琨]:目前采用的材料是新词语课题组编纂的材料,目前的170多条是选目。我们感觉到,新词语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应该有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目前还用这种手工操作的办法来提取新词语,显然是跟不上今天语言发展的现实。而且我们的语料也是有限的,目前在9亿多大型语料库中,包括15个主流报纸,十几家网站和有声媒体的大量的语料,我们准备尝试用计算机提取的办法做这件事情。今天下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中心五个分中心的同志就要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在一个比较大的语料库中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一点。(2007-08-16 11:05:42)

  [语文世界杂志记者]:请问,据2005年和2006年的统计,发现现在汉字使用情况与以往《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现代汉语常用通用汉字表》都有不小的出入,请问国家语委有没有打算修订这两个文字表? (2007-08-16 11:07:09)

  [王铁琨]:目前实际用字和已有的字表发生差异,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因为目前使用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汉代汉语通用字表》都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部、新闻出版署在1988年发布的。1988年发布的字表,在今天已经将近20年。当时发布字表的时候主要依据的材料绝大部分还是手工操作,当然计算机也有部分参与。目前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我们用语料库来提取一些用字的实际情况已经实现了,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语料库的办法来核查现在用字的实际情况。 (2007-08-16 11:07:42)

  [王铁琨]:国家语委目前正在研制《规范汉字表》,这项课题也是200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布之后提出的一个新的任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规范汉字究竟是什么?我们觉得,应该给社会提供一个可靠的、方便的字表,要做这样的规范汉字表,就需要对以前的各种各样的字表,比如异体字整体表、简汉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进行梳理,实际用字的变化情况,对字表的修订会有一定帮助。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李宇明司长刚才介绍了规范汉字表,其实已回答了相应问题。目前学术的准备和研制已经基本结束,正在进入行政程序。 (2007-08-16 11:08:42)

  [记者]:从2007年开始,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人员中增加了语委领导。我想问一下,作为语委的领导,在新课标、新教材的修改过程中,都有哪些新的举措和一些建议? (2007-08-16 11:10:23)

  [李宇明]:新课标是修订,所谓修订,就是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试用的情况来进行。我认为,语文教育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它不完全是语文课语文教师或者一个课标能解决的。语文几乎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的全部经验,代表着你的阅历。当前,我们都很关心我们的下一代的语文水平问题,刚才登峰司长也介绍了关于大学生的调查,他没有公布具体的数据,如果公布了,可能更令人惊讶。对于母语的教育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放松,再放松下去,我们的后代可能不会很好地说汉语、写汉字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这次准备听取两个方面的意见,一方面是第一线教材使用者的意见,二是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希望把工作做细,尽最大努力。我们的想法是,语文教学是要我们的下一代更好地过好现代的语言生活,包括过好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也包括我们和全世界交往的语言生活,更何况我们还要接触经典、接触传统文化。国家语委会多方面听取意见,把意见反映给教材修改组,希望他们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做的更科学。究竟怎么样,今年年底会见分晓。他们也尽了很大的努力,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有所发展。 (2007-08-16 11:12:01)

  [王铁琨]:关于教材的情况,国家语委已经有一个指令性的课题,我们准备从在明年的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里对基础教育教材进行一次集中的统计分析,也是为了配合教改,将对此详细进行研究。 (2007-08-16 11:14:4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刚才李司长提到,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对于各个学校来说,语言文字教学到了高中基本结束。在大学期间,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根本不学语文这门课,有一些高校开这门课也是选修课,以至于一些高校学生毕业之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非常差,请问教育部有没有相关措施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 (2007-08-16 11:15:34)

  [李宇明]:大学语文教学,教育部一直很支持。各个大学怎么办,校长负有重要责任。最近很多高校都纷纷研究大学语文教育的问题,特别是把它放在一个基本素质的高度来看待。据我所知,八月份在新疆高等教育出版社会召开一个关于大学语文的座谈会,来进一步研究。

  我想,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我希望大家对语文教育有终身教育的理念。语文最重要的,除了表达之外,是阅读,一个社会要形成阅读的风气,一个民族要形成阅读经典的风气,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有发展。教育部、国家语委,包括诸位都要提倡全民阅读,建立阅读化社会。但是,语文素质的培养确实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培养起来的,这个问题国家非常重视,但是要真正落到实际上,落到每个人具体的语言生活中,恐怕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除了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以外,个人、用人单位都要非常重视。(2007-08-16 11:16:32)

  [王登峰]:这个问题非常好,刚才在李宇明司长介绍的时候也说,从国家语委来讲有两件大事,是赵部长特别重视的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我们要构建一个立体的汉语能力测试体系,我们目前的测试还只是普通话的测试,像新闻媒体的出镜记者、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要普通话达标,教师要普通话达标、公务员要普通话达标,现在已经推向公共服务行业,但这只是一个把字说清楚的问题。(2007-08-16 11:18:18)

  [王登峰]:我们现在做了一个汉字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现在也在做试点,下一步需要从汉语汉字能力方面开发一些测试。为什么要做这些测试?也就是回答刚才这位记者讲的问题,语文课在学习的时候哪些是重要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目的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因为刚才讲到新课标的改革,语文课的学习,包括会用字、会把文章写通顺,这是最基本的,当然还需要把话说得漂亮,文章写得漂亮,还要反映你的文化底蕴,同时还有一个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的问题,这些在我们的语文课里,作为一个语言能力,都是应该有的。下一步新课标的改革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把这几方面的语文能力区分得清楚一点,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时期给他们提供一些不同的训练。我的总体感觉是,我们的语文课也好、其他的课程也好,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证来支持。包括教材里选的课文,内容里出现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男性和女性的角色的好坏,口语表达的方式等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2007-08-16 11:19:35)

  [王登峰]:从语文能力来讲,它是一个人一生的素质,确实反映一个人整体的素质。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从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面去加强。比如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写错别字的问题、提笔忘字的问题、病句的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看到一个地方政府机关写的年度总结,5000字,看了10分钟,挑出72处错误。“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这算不算一个病句?如果是中学老师判的话,肯定是一个病句。因为“主管领导”可以“检查指导工作”,“相关处室”怎么能去呢?我们的大学语文要教什么?初中要教什么?高中除了表达清楚,用词准确以外,有没有用词美感的问题?这都是一些很重要的课题。这次我们做的大学生汉字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的全国抽样调查也是希望能够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看看到底哪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错,有哪些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工作都给语文课标的修订,包括将来开展大学语文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07-08-16 11:23:44)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推广普通话的问题,看到报告中说官方和民间对推广普通话的热潮,不知道有没有人作过评估,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有没有很好的提高?奥组委对出租车司机有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王司长提到了一些测试,您刚才说一些城市已经进行了试点,这么多年来大家都说网络文学对语言文字有一些污染,中文的应用水平也在下降,从一些作文中可以看出,网上也流行所谓的“中文版托福”,虽然比较好笑,但也反映了大家对中文应用的忧虑。不知道这个测试会在什么时候正式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出来的结果会怎样?真的达到了优异的水平会怎么样? (2007-08-16 11:25:31)

  [王登峰]:我们的试点今年在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举行。 9月份“第十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将开幕,是国务院总理办公会确定的,今年是第十届。在这个期间,我们要在这三个试点地作测试。这次试点测试的目标是和行业、和职业挂钩的,比如作编辑记者的,汉字应用能力应该达到什么级别?大学毕业生要从事的工作和语言文字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你应该达到的基本的素质是什么?我们分成三等,一级是最高的,编辑、记者使用的;二级跟三级是比较基础的。我们的目标是把它变成像普通话测试一样,对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之所以要做试点是因为很多事情还要在试点中摸索,包括制定汉字应用能力水平的国家行业标准,这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07-08-16 11:27:30)

  [王登峰]:关于语文能力的问题,现在媒体上确实有很多专家、学者,有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对这个问题表达了他们的忧虑。这个事情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汉语和汉字的应用能力来讲,确实有加强的必要。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回到一个更原始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包括很多学生投入到语文课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那么少?甚至字母词的使用如此频繁?说一个不一定很恰当的事情,比如现在中国的电视台,有上千家,但是台标上没有一个叫“电视台”,都叫“TV”,还有很多是汉语拼音的缩写,但是汉语拼音缩写占的比例要低于外语的缩写,外语的缩写就让很多不会英文的人不了解说的是什么。比如我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但是很多人讲英语缩略语我听不懂,只有告诉我英文原文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才知道。从我的感觉来讲,我认为这是一个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对我们的语言的自信心的问题。现在英语确实是强势,去年《中国青年报》报道,科学院的专家做出的科研成果,80%以上是用外文发表的。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在评职称、评定一个人的水平的时候,要看他的文章是在什么样的杂志上,特别是在外文杂志上发表。甚至有的单位的负责人讲:“你们不要拿中文发表文章,发了也没用,不看这些。”这应该也是一个导致汉语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007-08-16 11:29:15)

  [王登峰]: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刚才我们讲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外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我们要了解外部世界,学习人家先进的东西,我们需要去了解、去学习外语,很多情况下也需要使用外语。但是不要把工具当成你自己的东西,因为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存在以讲英文为荣、以会写英文为荣,中文只要表达清楚就可以。说老实话,只要把一堆汉字摆在那儿,没有什么语法,也基本能看懂。要真正提高外语水平,留学好了。这次中小学新课标改革的时候,数学组的老师提出,中文水平差,数学学不好,因为看不懂应用题。这也反映了我们的语文教学里对汉语水平的重视程度,从学生本身到社会各界、到家长,都是不够的。如果要改变这个状况,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要重新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我们自己的语言是最美的,我们要把它学好、用好,要有这样一种指导思想。 (2007-08-16 11:34:29)

  [王铁琨]: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我简单回答一下。

  香港的民众学习普通话的热潮也和目前的经济、社会有密切联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正式语文是中文和英文,实际上是“两文三语”,“三语”就是普通话、粤语和英语。香港回归之后,随着和内地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香港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以后,经济、文化的交往更加频繁,香港的公务员和经商人士迫切需要学习普通话。我看最近曾荫权竞选时发表的施政纲领中就说到要在香港的一定范围内普及普通话。香港学校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香港教师到内地进行普通话培训。我听说,今年香港的初中生有相当一部分要进行普通话测试,有一位香港教育学院的朋友和我讲这件事,他们需要大量的普通话教师和普通话培训、测试人员。(2007-08-16 11:35:59)

  [王铁琨]:香港的语文政策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决定的,中央在这方面没有对香港的普通话提出什么要求或做出什么规定,完全是香港特区政府根据情况决定的。

  我也知道,香港为了普通话的教学和推广也制定了一些标准,主要还是采用和内地一样的三级六等的标准,有些高校加又下延的两级。不管用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措施,制定什么样的标准,都是为了推广普通话,这是香港自发的要求,也是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2007-08-16 11:38:44)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现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间流行一种“火星文”的语言,请问领导,对此有什么看法?

  第二,语委对社会上和网络中流行的一些语言有没有快速反应机制?有的文字可能在这半年流行过去之后就不再流行了,但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再对它进行评价,有点晚了。有没有及时的,像天气预报一样的评价制度?不能保证每天,但至少能保证每个月对网络中的文字进行过滤和指导,尤其对中学生和小学生,应该有一定的优势。 (2007-08-16 11:39:40)

  
  [王登峰]:我没有研究过“火星文”,但是看到过,实际上是把中文、韩文、日文拼在一起的,但是他们能够看,相互之间不一定能看懂,但是能辨认出来,主要是相互之间辨认身份。我认为,这反映了在网络上表达个性的愿望非常强烈。另外,从网络语言和语言文字、和汉语的规范来讲,既要去关注、要规范,但是不要把它看得太严重,因为它毕竟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里、特定的对象中交流的工具。即使在媒体中,公众通用的一些词也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进入到字典中保留下来。就像小孩子说话,刚开始冒出来的话都是无意义的,不可能都保留下来。但是有一个地方是需要关注的,这些小学生如果在写作文的时候把网络语言放进去,作为家长、学校、老师是应该进行纠正的。同学之间聊天用符号,甚至谈恋爱的时候用只有两个人才认识的符号,这都没有关系。就像我们讲的,普通话只是在四大领域里面适用,就像你讲方言一样,别人听不懂没有关系,只要你们双方能沟通、能听懂就可以了。网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只是写给特定人看的,他能看懂就可以,但是不要让它影响到现实的学习和现实世界,这就是我们要把握的一个度。至于网络语言用语、用字的预测,明天会用什么语、后天会用什么语,这也是需要我们及时研究的问题。(2007-08-16 11:41:13)

  [王铁琨]:刚才这位记者的意见是关于对网络语言的管理滞后的问题,问题提得很好,我们正在通过工作逐渐解决。实际上,在过去计算机没有普及、语料库没有普及、一些方法达不到要求的时候,要做到语言的实时监测是很困难的。这些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做到可以用计算机实时下载语料进行统计分析,技术是可行的。(2007-08-16 11:44:29)

  [王铁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把语言看成一种资源,这跟过去的看法不大一样,过去语言工作者讨论语言文字问题的时候只是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很少有人把语言看作一种资源,甚至和矿产资源、水资源一样重要,是我们的一种国家资源。把语言看作资源,就会珍惜它、爱护它、利用它、开发它。所以,我们成立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目的还不完全是监测、管理,而是通过我们对语言现象、语言本质的了解,来引导社会语言生活逐渐走向规范。我们作“导游”,而不是作“警察”。我们现在建立了平面媒体语言中心、网络媒体语言中心、有声媒体语言中心,有声媒体语言是转换成文本语言以后进行监测,分别在这样的中心里建立起语料库,随时更新。比如今天的报纸,我们马上就下载到语料库里,随时进行监测。刚才这位记者提的问题,慢慢会变得可以实现。当然反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发布年度报告的形式,还有其他的形式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007-08-16 11:45:05)

  [王铁琨]:今天的提问到此结束。关于《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有关的资料,除了大家得到的两本上下编的报告以外,我们还会把有关的重要数据和报告在中国教育部的门户网站和中国语言文字网站上登载一部分,便于没有参加会议和没有得到书的同志进行深入的追踪研究。

  还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提了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会通过教育部有关网站和网友进行沟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2007-08-16 11:46:33)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生机盎然和谐健康 中国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变化
· 教育部官员:大学校长对语文教育负有重要责任
· 教育部:中国人应该尊重母语 语言要看作资源
· 国家语委:中国市场55%产品说明书表述不规范
·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现场花絮
·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图片实录
· 国家语委副主任撰文称:学母语和学外语并不对立
· 李宇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成为社会的新理念
· 中国公布171条汉语新词 晒客、学术超男等入选
· 教育部官员:英语强势成导致汉语水平下降要因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