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吴文虎教授谈中小学信息教育
2002-08-29    戴金胜史敏杰

字体大小:

  新华网天津8月29日电(戴金胜史敏杰)计算机课程已经排上了中小学生的课程表。从踏入中国人的家庭到走进课堂,计算机、因特网来势汹汹。对此孩子乐此不疲,家长和老师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是最新科学技术,是孩子们以后工作、生活的必备;然而另一方面,却是很多孩子沉溺在网络和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怎样进行计算机教育,家庭和学校在计算机教育中应当各司何职,怎样解读社会上种种关于计算机的现象……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吴文虎教授。

  家庭教育:“家长和孩子一起学”

  “计算机启蒙教育应该是先学上网,然后才是学习使用一些应用软件。”吴教授说:“要熟悉计算机操作,上网是最容易上手的,最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网上资源很多,孩子可以浏览,还可以和同学、亲戚通邮件。发邮件孩子就会想学word,碰到不认识的字就用金山词霸。多好的事啊!”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上网学软件,营造家庭学习环境。

  很多家长在选购孩子的学习软件时束手无策,吴教授指出:选择软件的标准首先是科学性,软件内容真实可信是最重要的;内容的表达要深入浅出,软件操作容易上手,界面美观引起孩子的兴趣,软件功能具益智性。

  目前软件开发市场有300万的人才需求,因此会编程也是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吴教授建议不要操之过急,编程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因此初中之后起步比较合适,而且应当因材施教,不宜一刀切。

  学校教育:“从喂食吃到找食吃”

  “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快,孩子的自学能力很重要。”吴教授提出:“要用分数为指挥棒,引导学生自学。”教育大纲是针对所有孩子的要求,对于有特长和兴趣的孩子,应该“因材施教”,培养其积极的自学能力。

  在教育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加强规范性。吴教授说,中国学生在计算机作品的规范性上很欠缺。计算机作品是共享的,要给别人看别人用的,方便用和容易懂是作品成功的标准。

  计算机教学还要整合其他学科,使其成为一个教与学的平台。老师用计算机教,学生用计算机学。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师资和计算机资源的欠缺,我们要在观念上重视计算机教育的紧迫性,不能重蹈音乐课美术课光走形式的覆辙。

  “网络和游戏不能因噎废食”

  吴教授说:“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认为要鼓励,不要排斥。引导好了,高科技的益智游戏比弹珠球对孩子更有好处。网络和游戏都是双刃剑,老师和家长要负起事先引导的责任,在一开始就让孩子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社会上的网吧没管好,学校可以自己办”,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学校不但可以对学生上网进行控制和引导,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计算机学习环境。

  “不要跟着等级认证走”

  等级考试的知识不实用,吴教授说:“考试内容旧,不能适应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要考计算机二级,看一两个星期书就够了,当然,前提是实用的知识学得足够扎实。今后面向中小学生的等级认证肯定会出现,但对孩子的学习只能起一个参照作用。”

  对中小学生来说,计算机、因特网是“大灰狼”,还是“牧羊犬”,关键在于家庭和学校如何引导计算机教育和提供的学习环境。作为新生的事物和先进的教育内容,计算机教育值得整个社会的重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小学信息教育到底该教什么?
· GCCCE/NEIF2002主攻网络化学习
· 河南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 教育信息化 关键在人才
·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 手持技术助力中学教改 数学教学瞄准信息
· 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召开
· 中小学信息教育到底该教什么
· 校园网络教室何时不再闲置
· 专职教师:中小学信息教育的“软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