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2013年高招
海南省高考报名开始 考生可用手机上网报名
2013-01-11    海南特区报

字体大小:

高考报名昨开始 考生可用手机上网报名

  海南省2013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正式开始,记者实地走访了海口市考试中心,了解“省外借读生”、省内往届生和“中职生”三类考生的现场报名情况后发现,现场报名点秩序井然。个别“马大哈”考生因忘记携带户口本、银联卡或其他必须材料而未能顺利完成报名,而材料准备齐全的考生,仅需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整个程序,顺利拿到报考卡和报考资料。记者 党朝峰 文/图

  材料齐全 一个小时即可完成报名

  据了解,本省普通高中应届考生在本人就读的学校由学校组织统一报名,而“省外借读生”、省内往届生和“中职生”则需要到各市县招生办报名。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海口市考试中心时,各个窗口外已排起长龙。排队的人群中不仅有学生,还有许多家长的身影,主要帮考生排队、复印,加快报名速度。陪朋友女儿前来报名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我们8点半左右来的,人还比较少,整个过程也很顺利,大概不到1个小时就办完了。”

  记者在报名现场了解到,今年“省外借读生”、省内往届生和“中职生”的报名程序与去年相同,考生将本人及监护人户口本原件、复印件和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交到“户籍审查处”审查,再按照自己所属的考生类别领取报名表格,之后考生持通过户籍审查的证明及填好的表格,到提交学籍档案材料、缴纳报名费和领取报考卡的窗口办理报名手续。最后,材料齐全的考生在《2013年海南省普通高考报名材料清单及诚信承诺书》上签名。据现场考生介绍,如果材料准备齐全,整个报名会很顺利,大概只需一小时左右便可完成。

  忘带材料 个别考生错过报名时间

  按照高考报名要求,报名材料必须由考生本人到报名点提交,报名点不受理考生委托他人报名的申请。昨日上午,记者在海口市考试中心报名现场了解到,个别考生忘记带户口本或者身份证,不得不重新回家取,耽搁了报名的时间。在海口市一中高中部复读的刘同学,因忘记带户口本这样的重要材料,不得不让父亲回家取,错过了上午的报名时间。

  本报提醒考生,报名时须备齐所需材料,尤其是本人及监护人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此外,报名时须用现金缴纳会考费用,高考报名费则需刷银行卡,所以考生要备好现金和银行卡。

  网上填报 三类考生须填问卷调查

  据了解,前往报名点报名的“省外借读生”、省内往届生和“中职生”这三类考生,在领取报考卡后一定要在1月14日17时30分之前,上网填报报名信息才算完成高考报名。需要提醒的是,根据规定,“省外借读生”、省内往届生和“中职生”这三类考生在网上报名的同时须做升学指导测试及问卷调查,填写完毕方能通过审核。

  考生领取报考卡后,自行登录海南省考试局网站(http://eb.hi.gov.cn或http:/3395603000或http:/3662525725),点击“2013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输入报考卡号、报考卡密码和验证码后,点击进入“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站”,选择和输入相关的内容进行网上报名。然后,考生对报名信息进行确认,确认后考生将不能再上网自行更改信息。网络关闭后仍未确认的信息系统将自动默认。逾期未上网录入报考信息的考生,后果自负。

  今年考生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报名。考生可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对准信息卡上的二维码,手机将自动识别二维码信息并显示登录网址,直接点击网址按照流程即可完成报名。

  按照报名流程,考生须在2月1日-28日期间登录海南省考试局网站,查询本人报名资格的审查结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6海南高考状元:文科931分 理科939分 状元学习经验分享
· 海南省拟试行高考统考不考英语
· 海南高考科目依然实行“3+3”平行志愿
· 海南高考评卷结束无满分作文 26日考生可查成绩
· 海南高考成绩28日前公布 9成考生可圆大学梦
· 2017年海南高考报名人数5.7万人
· 2016年海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 教师点评:海南2011高考作文话题大有点难
·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1193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 内蒙古:严格高考报名资格审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