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高考聚焦 > 志愿填报
盘点北京2015年高考四大变化:考生出分后报志愿
2015-06-05  新华网  

字体大小:

  2015年高考将至,全国900多万考生将迎来人生中的关键一刻。随着国家高考制度改革深化,高校云集的北京也将在今年推出系列新政,在志愿填报、规范加分、农村招生、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较大幅度调整。

  变化一:考后“大平行”志愿填报。从今年起,北京高考将采取“大平行”的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在出分以后填报志愿。

  根据北京市高招方案,本科招生将按“提前批”以及一批至三批等四个批次依次录取。其中本科一、二、三批均为平行志愿,考生可分别填报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填报6个专业,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从全国情况看,改进投档录取模式,可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分数相同报考同一学校相同志愿的考生,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的成绩。

  中国人民大学招办主任李向前告诉记者,考后大平行填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让考生有更多元选择,但也要注意在填报时须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否则就可能被退档,错过录取机会。

  变化二:高考加分项目大幅“瘦身”。教育部要求,从今年起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被取消,而地方性加分项目也计划大幅减少。

  据了解,北京今年将取消“奥赛省级一等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项目,同时取消“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的加分项目。

  同时,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要求更为严格。根据北京高招方案,今明两年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投档,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

  2017年起,加分考生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分值5分,也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

  变化三:大幅增加农村专项招生人数。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三大专项计划,帮助更多农村及贫困地区学子走入大学殿堂。

  据教育部规定,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介绍说,今年北京也将扩大农村专项计划,着重提高面向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招生比例。据了解,今年这项计划招生人数将从2014年的30人大幅提升至今年的200人左右,招生范围将由3所高校扩展到所有北京市属本科一批招生院校,提高农村考生升入高校的比例。

  变化四:新增“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双培计划”为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外培计划”为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境)外名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据了解,北京今年在这两方面招生计划数2000左右,按区县分配。这意味着,今年高考进入市属高校的考生将有机会到北大、清华等中央高校,和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等海外高校参与访学活动。

  对于这项措施,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认为,“这将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考入市属高校的学生可在大学享受到更优质教学资源以及留学和科研实践的机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 今年高考结束了,高考未来再思考
· “硬核”科技元素贯穿今年高考语文试卷
· 又到一年高考时,应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高考的隐形功能了
· 加油吧,1078万考生
· 2021年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题,看点在哪里
·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指挥调度全国高考工作
· 防控常态化,高考如何战疫?
· 教育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