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开始的清华大学2012年自主选拔综合面试首次采用“半结构化”面试,这是清华科学选才创新改革的一次探索。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说,“半结构化”面试以明确的考察要素和考察标准设计考题,提供给每名考生公平的展示舞台。同一场次的考生将面对相同的考题即结构性试题,避免了因题目不同造成的“不公”。面试得分在同一场次考生全部面试完毕后给出,避免了因入场顺序不同造成的“不公”。面试题目多采用“常见题”,少涉及“热点题”,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由浅入深的表达,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引起“不公”。每道面试题目都给出明确的考察点、评价标准等,减少因评委评判角度不同引起的“不公”。每道问题的答题时间有明确限制,减少因考生发挥程度不同引起的“不公”。在结构性试题之外,允许评委根据考察要素进行少量的补充提问即非结构性试题,从而全面深入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内容>>清华自主招生复试考“穿越” 面试方式更重公平 相关内容>>清华“自强计划”36人进复试 86%考生来自农村 据于涵介绍,在过去的自主招生面试中,清华曾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群体面试形式,它虽然可使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凸显出来,但因题目设置、面试形式所限,考生的个人与社会理想、自主意识、抗压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很难体现。
于涵说:“目前许多社会培训机构对考生进行了应试训练,使得很多面试考场变成了考生们角色扮演的表演舞台,这种面试变了味、失了真。”
此外,清华也曾采用过评委“自由提问”的“多对1”形式,这种面试对评委的评价能力、提问技巧等要求都很高,评委能力、问题质量的差异将极大影响面试的整体效果。而且,“自由提问”的考题内容发散性更大,甚至每位考生面对的考题数量和难度都不尽相同,容易引起“不公平”的质疑,同时发散性的问题也使得考生很难“深度”发挥。(记者李江涛)
推荐专栏>>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高等教育专栏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