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各地高考
上海、浙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7-06-09  央广网  

字体大小:

  原标题:上海、浙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文理纠结成过去时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7年全国高考第二天。6月8日,相比绝大多数考场门外聚集殷切送考的家长的画面,在上海、浙江,这个上午静悄悄。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于今年参加高考。今年也因此被称为“新高考元年”。相比其他地区,上海、浙江的高考安排有何不同?新高考,“新”在何处?

  高考第一天,语文、数学。第二天,文理综合、外语。这一份高考科目和时间安排十多年来深入人心。在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打破旧惯例。改革中最为朗朗上口的“3+3”,究竟是什么?前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全国高考期间,两地考生考的正是这三科。后一个“3”,则是三门选考科目,被归入高考前的学业水平考试。在上海市大同中学考点,告别综合科目统一考试的考生们难掩轻松。有考生表示:“跟原来高考不一样,模式什么的也都不一样,昨晚也不像以前还有失眠的情况。”也有考生说,以往有4门主科,但今年第一天两门考完后就剩英语考试,所以会稍微轻松一点。

  理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文科生考历史、地理、政治,这是几代人熟知的高考科目组合。而在新高考的“3+3”中,“文科生”和“理科生”不再是颠扑不破的分类,考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选考物理者,可以同时考历史;选地理的考生也可以再选一门生物。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解释,横跨文理的选考直接带来横跨文理的选专业,“比如数学系和历史系,我举个极端例子,如果考生对这两个专业都喜欢,能读数学最好、如果不能读数学就读历史,这在传统报考志愿的时候做不到。现在通过选课就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在中学里后面的小‘3’里选一门物理、再选一门历史,甚至选化学和地理,这样两个专业都可以报,通过这样体现文理不分科。”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浙江省选择传统理科的学生由60%下降到17%,选择传统文科的由40%下降到10%,更多学生交叉选择三门选考科目。新高考时代“学文”还是“学理”纠结成为过去时。浙江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介绍:“原来教学都是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现在是小鬼当家,他可以自设目标,自避其短。一旦发现自己有优势,比如物理学科或是化学学科他就会一马平川。”

  人生的成败何止在一场考试,这句箴言正被融入高考改革的血液中。对于两地考生,高考状元未必英雄,“两依据一参考”才最终决定高校录取结果。高考三科、学业水平考试选考三科组成“两依据”,另外一个“参考”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浙江省教育厅原厅长刘希平说,综合素质的高低,光老师说了不算,“综合素质评价过去都是老师说了算,现在老师和学生共同说了算。其中学生占权重70%,老师30%。”

  由此获得主动权的不仅是中学。刘希平强调,高校更是这一转变的受益者,“比如学校可以提出专业要求体育必须A类,没有A类就不能报这个专业。”

  这是一张由“一考定终身”转向“多元评价”的宏大蓝图,要进入心仪大学,仅应付一场高考显然已不能如愿。注意力分散的同时,新高考究竟能够给予孩子们多少选择?浙江方案给出的答案是80个。新方案取消批次线,改为按比例分段填报志愿,采用“专业+学校”的录取模式,普通类高考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表示,考生直接按专业填报志愿的结果是,今年只存在“考上”和“考不上”两种可能,“调剂”成为历史,“虽然是80个志愿,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讲,真正用到的也没有那么多。不用像过去那样调剂,可能录取过程中学生在专业上面能够更加得到一些满足。”

  事实上,今天的高考考场,上海和浙江的孩子们并不陌生。高考前的3次选考,每一次都和今天一样全力以赴。压力当然还有,但潜移默化间,高考两天被寄予的厚望正被一点点卸下、转移。考生家长董艳说:“没有一种制度是最好最完善的,只有去适应这种制度,只有去选择才知道你适不适合。”

  选择里看清方向,摸索中继续尝试。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理解和宽容,也是改革关键一步落地后希望的回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海出台新一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促就业政策措施
· 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赋能引育留用高层次人才 上海出台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招聘办法和特设岗位管理办法
· 大学校长,添副部级新职!
· 外哲人才,请看过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海内外公开招聘启事
· 关于表彰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
·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师科研人员公开招聘正式开启
·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这两所大学:建设国际顶尖、世界一流!
· 东华大学2021年人才招聘
· 上海政法学院2021年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第二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