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公务员考试
国考最难岗位在京 人社部:扩招非因公务员流失
2015-10-28  人民网-北京日报  

字体大小:

  国考在京竞争激烈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社部称——

  扩招并非因公务员流失

  10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国考报名数据,此次国考共有139.4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上一年减少1.44万人,在京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国考招生规模增幅约25%,引发猜测。10月27日,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否认“扩招是因为公务员流失”的猜测,他表示,此次国考扩招是由于部分岗位退休人员集中,需要补充新生力量。

  最难考岗位在北京

  截至10月26日18时,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全部结束。全国共有199.8万人网上报名,139.4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过审人数比上一年度减少1.44万人,同比下降1%。招录比50:1,低于上一年度的62:1。

  在京岗位竞争激烈。据中公教育统计,截至10月24日报名结束时,工作地点在北京的职位通过审核人数达18.4万人,平均竞争比为81:1。报考人数最多的三个单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三部门过审人数达41465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能竞赛处(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竞争比达到2847:1,这个此次国考最难考的职位工作地点也在北京。

  集中退休致国考扩招

  此次国考招录人数史上最多,中央各级机关计划招录2.7万余名公务员,比上一年度扩招5500余人,增幅约25%。这引发“公务员大量流失导致国考扩招”的猜测。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否认这一猜测,他表示,此次国考扩招主要是因为几个部门人数比较多的中央直属机构,由于历史原因今年到达退休年龄的人数比较集中,所以很多岗位需要补充新生力量。李忠介绍,所有招录计划都严格控制在中央核定的编制限额内,没有超编制招人。全部招录计划中,县区级以下职位计划占78%,充分体现了重视基层、充实一线的用人导向。

  基层岗位报名者增加

  虽然国考扩招,但过审人数则略有下降。在李忠看来,这说明报考更加理性。

  据他分析,近年来,社会媒体对公务员职业的报道、分析增多,使考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公务员职业;招录机关对招考职位描述更加具体,资格条件设置更详细,主管部门也提前进入高校宣讲、在线交流,此次国考考生跟风报名、盲目报考情况大幅减少。例如今年国考没有出现往年动辄数千甚至上万人争抢一岗的现象。

  虽然总体报名人数下降,但县级以下基层职位报名人数有所增加。这主要是按照中央要求,中央直属机构降低了县级以下基层职位报考的“门槛”,吸引了更多考生报考。

  但此次国考仍有130多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主要分布在基层一线执法岗位和气象、地质等专业性较强、社会人才存量较少的职位。

  【相关新闻】

  企业并未出现大规模裁员潮

  今年1月到9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低于全年4.5%的调控目标,就业形式总体稳定。

  针对近期“出现企业大规模裁员潮”的说法,李忠回应,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中,确实有部分企业出现岗位流失减员现象,但只是少数现象,并未发生普遍性的裁员潮。从人社部对3万家企业的监测情况来看,三季度岗位流失率低于上半年,流失岗位总数不到5%。从行业来看,岗位流失集中在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都属于调节产能过剩和环境治理的重点行业。

  人社部对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市场的求人倍率是1.09%,岗位需求略大于求职人数。预计四季度乃至明年就业形势还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截至9月底,全国近8000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全部发放到位,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200多元。据李忠透露,人社部正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委托投资资金归集和划拨的办法,各地的结余资金都将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归集和划拨。按照2016年启动实施的目标,尽快出台办法,确保地方委托投资资金及时到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职业选择那么多 何必“国考”一条路
· 2018年国考面试陆续进行 你有进大单位的潜质吗?
· 2018年国考笔试今放榜 面试名单将向社会统一公布
· 2018年度“国考”笔试合格分数线划定
· 国考笔试举行:共享经济、民法总则、人工智能入题
· 2018年度国考笔试结束 113.4万考生参加考试
· 2018年度“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各地举行 上百万人参加
· 138万人通过国考审核创7年之最 119个职位无人报
· 国考五部门报考数破十万 62职无人报
· 2018年国考中央党群职位32人争1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