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高职教育 > 教学研究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2001-09-27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字体大小: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48年9月23日,原名为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定精神,经教育部教发[1999]111号文件批准更为 现名。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我国北方16省市区农村输送一万多名农业大中专毕业生,还 培训了1.5万多名各类农业干部。承担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北方优型日光温室设计、建造 及蔬菜、果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直接创造经济效益50多亿元,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还同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有关农业院校建立了友好校 际关系。学院自1990年以来,连续四次八年荣获省委、省政府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在我省和 我国北方各省享有很高声誉和威望。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农 业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院几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 人才,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

  一、主要工作做法及成效 

  ( 一)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走特色办学之路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应随之变革。 为 适应这种形势,从1996年春天起,我们连续组织了三轮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不断解放全院 教职工教育教学思想,重新审势和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教育改革的有关方针政策为指针,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产 业化发展为契机,以教学为中心,以科技、产业为两翼护航,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的关系;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证,全面贯彻落实国 家教育方针,努力培养适合农村社会各类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型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一办 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与社会经济、生产更加紧密结合的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办 学之路得以形成并健康发展。目前,我院已成立畜牧兽医、观赏园艺、种子等三个专业建设 顾问委员会,共聘请省内30家企事业单位 (含三家外资企业) 的顾问36人 ,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为我院开发论证了教学计划;顾问来院讲学,充实了教学内容,拓宽 了师生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关专家们设立了奖学金,仅一年就有10多万元奖学金;顾 问委员所在的企业为学院提供了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学生到最好的基地去实习,包吃包住 ,每月还补贴200元,最高的可拿到1 800元工资;辽宁东亚种苗集团不但设立了奖学金,还 与我院合股建立了辽南分公司,开业仅一年就盈利20多万元,他们吸纳了我院种子专业全部 学生顶岗实习,连续四年招聘优秀毕业生,仅公司总部就招聘了60余名,我们今年把"东亚 " 资助奖学金的学生班命名为东亚班。畜牧兽医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还带动了我校畜牧业一条 龙建设。1998年初,我院在省教委的部署下,在大石桥市建立了科教兴农示范市,全面开展 科教兴农活动。派去了5名中层干部,还组织21名教授成立了讲师团进行科技咨询服务,推 广我校10项新成果、新技术,培训技术骨干4 000多人,建立样板示范乡4个,村8个, 仅一 年就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1998年使其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由45%提高 到53%以上。同时还锻炼了中层干部教师的组织领导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还 联办了产业,通过推广我院的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 二)改革专业设置,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 为培养农村适用的合格人才,本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遵循人才培养和成长规 律的原则,从我省社会需求和行业需要出发,以区域农业发展特色为依据,针对农业人才的 岗位流向和职业特点,进行专业改革和建设。现有的19个专业,其中11个是近几年新上的, 增设了以种子,保护地园艺,农业实用生物技术,动物生产、机动车运用与维修等为代表的 骨干专业,并努力办出特色。同时积极举办高职教育,灵活设置了短线急需专业,如动物饲 料、 观赏园艺、设施农业、农场经营、农村行政管理、农村城镇建设等专业。这些专业因为调查 论证充分,适应社会需要,实用性强,特色明显,深受社会、企业、家长和广大学生欢迎。 有些专业刚刚开设,便有用人单位来院预定实习生,学生还没毕业就非常抢手。此外,我们 还对 原有的传统专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其更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特色专业的建设,取得 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益,促进了办学的良性循环,增添了学院的活力与 发展后劲。

  ( 三)明确细化培养目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 本着边研究,边实践的原则,我院进一步明确细化了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农业生产一 线,农村基层职业或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用型、技能型、工艺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此基础上,经过对以往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我们将人才培 养目标、培养规格科学定位,细化为四种类型和八类可能的就业岗位。 四种类型: (1) 独立创业型。即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私营农牧业企 业的经营管理。 (2) 经 营管理型。主要是执行领导,即各类私营、合资或外资企业的中层领导,以及农村基层干部 。 (3) 技术岗位型。主要从事各类农业高科技技术工作和技术推广人员 。 (4) 职教师资型。从事农村基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八类可能岗位: (1) 各类农牧场、加工厂、饲料厂 (场) 厂长;各类公司、私营企业经理 与企业主、个体户、专业大户。 (2) 各企业中层执行领导者。如车间主 任、领班班长、实验 室主任、示范场场长、营销经理等。 (3) 各类农业合作组织、股份合作 组织、农民协会联合 体、中介组织等民间各类组织的代理、营销员。 (4) 高科技企业的高新 技术岗位工作者。 (5) 各类事业单位主要是农村基层的技术推广者。 (6) 农村各类基层领导干 部。 (7) 初级、中级农业职教师资。 (8) 科研单位、 高精尖类科研工作者助手。 按照这四种类型,八类可能的岗位,我们进行人才培养,适合哪一种类,就按哪一种类 培养,培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四) 优化开发教学计划,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从1997年起,我院已连续进行三轮修订、完善教学计划,现已取得很好效果。新教学计 划 是在吸收借鉴CBE理论、DACUM设计方案经验基础上,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 质"的原则和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要求制定的,新计划体现以下主要特点: (1) 先确 定职业或岗位群所需知识和技能,然后择选并突出主干课程,整体优化。 (2) 理论课适度、 够用,为实践教学服务。 (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数之比一般约为 1∶1。 (4) 实践教学 按农时季节和行业特点灵活安排。 (5) 按技能模块制定专业技能考核标 准,试行专业技能合格证书制度,学生必须取得各项技能合格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为确保新计划的有效运行,充分突出了"能力为本,岗位特色",彻底打破传统的"老 三段",建立了有效的新模式,主要有:一是划线。根据农时季节生产规律,以学生参加生 产实践为一条线,以理论教学围绕实践教学为另一条线,双线并行。如种子和保护地园艺专 业的学生在农忙的寒暑假都不休息,淡化了学期界限。二是分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 替进 行。动物饲料专业正在试行"3-2-1"模式,学生在院内学习一段,到院外有关饲料生 产企业顶岗工作一段,淡化了学院和社会的界限,也淡化了学生与劳动者的界限。三是切块 。就某一专业大类设计课程,然后分成几块,按模块进行教学。学生根据不同需要也可选学 不同的两个专业块,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淡化了专业界限,园艺类专业正在试行。四是融 合。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专业课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实验 实习场所为开放式课堂,把相关理论课搬到实践场所去上,学生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教师 随时指导答疑,淡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农业实用生物技术专业正在试行。

  ( 五)培养"双师型",初步形成了一支特色师资队伍 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院重新修订了《跨世纪"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998年全院首次选拔了八名学科带头人,给以优惠条件,重点培养,促进其快速发展。学 院推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政策和院内培养研究生政策,并已初见成效,已吸引了6名硕士研 究生来院工作,还有30名青年教师参加在岗硕士研究生学习,占教师总数的1/4多。从19 98 年开始,正式实行院内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在全年任课的100多名教师中高聘9名,低聘9名 ,课时津贴从12~20元不等,在全院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为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提高实践能 力, 全院每学期分流1/3的青年专业教师在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生产实践,按"双师型" 培养。充分发挥客座教授作用,除36名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外,还聘请了24名社会 各界专家、企业家、教授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教师素质的提高,大大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 六)内外结合,创建了一批特色实践教学基地 几年来,我们在院内创建了百亩精品果园、双百亩种子苗木基地、畜牧业一条龙、20栋 日光温室群、花卉基地、150吨农产品恒温储藏库等六项高标准示范工程;院外以30家专业 建设顾问委员会成员单位和24名兼职客座教授所在单位为依托建成了50多个现代化企业固定 实训基地;以科教兴农示范市大石桥市为依托,建成稳定的产学研教学基地。教学、科研、 生产,教师、学生、工人两个三结合得到不断加强。院内外实训基地日益发挥出办学的多重 功能。

  ( 七)狠抓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我院卓有成效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极大 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1996年初开始到现在,行政、教学内设机构 由原来的35个减少到17个,减少51.4%,主要是压缩行政、后勤机构,调整、充实教学机构 ;中层干部由原来的58个减少到实际在岗26人,减少55.2% (其中还有5人长期驻扎 在大石桥市从事科教兴农工作) ;院办实体的机构和中层干部得到了加强;"吃 皇粮"在岗工作的教 职工由485人 (含临时工) 减少到296人,实际减少39%;后勤实行企业化 改革后每年节省经费 约30多万元;产业实体完全按产业机制运作。全院真正形成了精干、高效、灵活的内部运行 机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张榕明副省长的充分肯定,亲自作出批示:要总 结熊岳农专经验,全省高校都要学习。 

  二、几点主要体会 

  ( 一)要始终坚持为农村基层服务的办学方向,走自己特色办学之路 不动摇 我院近几年来不断探索、实践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成绩,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如一地坚 持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要适应21世纪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为农村基层培养适 用、实用型人才,必须坚定地走自己特色办学之路,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 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不断增 强了自身实力,促进了学院自身的快速发展。

  ( 二)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不动摇 在工作实践中,我院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切实把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务教学,一 切支持教学落到实处。此外,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改革实践,牢固树立新的 人才质量观:一是体现时代精神,人才培养质量随时代要求,紧跟时代脉搏;二是有创业精 神,培养农村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人才;三是以社会满意为评价标准,社会需要什么标准 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标准的人才;四是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适应性强,能掌握终身 学习本领,做到人才可持续发展。几年来,我院毕业生以实践能力强、上手快、朴实、能吃 苦而著称全省,此外还打入天津、河南、内蒙古等省区,他们千里迢迢驱车来招聘毕业生, 充分证明了我院的人才质量。

  ( 三)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焕发教职 工工作热情不动摇 通过改革传统内部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职工"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危 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投身各项改革。在社会不稳定因素潜在,院内 改革举措不断出台的大碰撞情况下,我们狠抓凝聚力工程建设,发挥院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 ,下定决心搞改革,不怕流血,不怕打砸,顶住歪风,推进改革不动摇,实现了奖优罚懒, 调动积极性,营造了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内部良好环境,保证了培养合格人才各项改革措 施的落实。 几年来,我院各项事业得到了大发展。发1995年底相比,办学规模由886人增加到2 100 人,增加137%;专业数由8个增加到19个;上级拨款由663万元增加到1 350万元,增加104% ;教学实验实习固定资产由202万元增加到800多万元,是原来四倍;教职工院内津贴由原来 年人均500多元增加到2 500多元,是原来的五倍;教职工住宅新建16 600多平方米,相当于 建校50年来成套住宅建设面积的151%,并扩建了培训中心楼,修筑了"农专路";六大产业 工程全面起步实施;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改善了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目前7 500平方米新实 验楼正在兴建,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所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和保证了教育教 学改革,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充分肯定,办学形势呈现喜人局面。几年来 ,我院招生形势一直很好,就业率不断提高,今年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不景气情况下,我院应 届毕业生毕业时一次就业率70%以上,有的专业毕业生出现"被抢购"势头。

  目前,全院教职工正在院党委带领下,为争创国家标准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 努力奋斗。面向新世纪,我们充满希望和信心,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