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高职教育 > 综合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与高职教育面临的制度创新
2001-09-14    

字体大小:

  全面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政府、理论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动,正在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对于它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如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理论上仍需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上仍需进行实验研究。

  一、何谓素质教育

  按心理学的解释,素质的原义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而且“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这种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属于人的先天身心品质。这种先天的生理特点,还要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来发展、成熟和补偿。没有后天的社会实践,再好的先天素质也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影响人们素质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遗传、体质、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认识与社会实践等,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表现为很强的阶段性。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能发展呈负加速度趋势,婴幼儿时期发展速度较快,大约在14岁左右发展速度减缓,青年时期发展趋于成熟。这虽然不是精确的生理学理论,而且因人而异,但这个结论提醒我们,应当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时刻,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品质和智能发展。学校的任务,主要是让他们具有以后参与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促进他们身心品质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素质教育教育学上的素质概念,是心理学素质概念的引申,它强调的是后天素质的养成,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的整合。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步内化的养成素质。因此,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应当是这样一种教育,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个体身心品质内化,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种基础是递进的,当个体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就同原有的基础整合而构成新的发展基础,这就形成了个体发展的良性循环。所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其目标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内在的身心品质发展。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和“内化”是人的素质形成和提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的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的基石,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内容。只有从总体上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才能科学准确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

  素质的内在性,要求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良好的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上。这种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是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艰苦的思考实践实现的。现代教育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意在使学生在学习和对信息的摄取、加工、运用过程中,达到知识内化和情感意志品质的养成,形成内在的潜能。由于素质的内在性,使其难以从外在表象上进行直接检测,不能量化,只能根据个体长时间、多方面的行为表现实施间接判断。

  (二)素质教育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

  按照教育学的解释,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养成素质的融合,人的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思维品质和精神情感的养成,是构成人的素质的基本方面。这种素质的基础性,为人的继续学习和发展,为从事社会生活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由于素质的整体性,所以素质教育特别强调人的发展的整体水平,其着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和如何发展。所谓高素质的人才,是指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和多方面能力的人,能够思维快捷地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人。这种素质,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和社会实践的反复磨炼会逐步提高。

  我们这里所以强调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在于提醒人们把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良好的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防止对素质教育概念的泛化,只是把各种外在的能够量化的行为能力,作为衡量个体素质高低的标准,反而忽视那些基本方面。教育学上的素质概念是指先天与后天的整合素质,这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基本品质,是人发展的基础。个体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各种外在的行为能力,成长为各种不同能级的专门人才。并且随着知识和能力的多方面的增长,还会促进个体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危险,不在“应试教育”,而在于忽视基本品质教育,把正规学校教育蜕变为训练工匠的培训班。

  二、现代教育观与全面素质教育

  现代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社会到工业经济社会,再到知识经济社会,表现为生产资源重心的转移。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表现为教育重心的转移,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必须说明的是,任何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后者否定前者,而是前者发展的结果,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单项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知识是形成素质和能力的基础,知识通过思维内化成为养成素质,形成能力。

  素质在认知和实践过程中,外化为能力。能力和素质比较而言,能力是不能覆盖人的全面素质的。所以,突出能力,容易导致忽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实际上,素质比能力更内在、更根本。行为能力则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行为能力又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特殊能力是一般能力在特定实践活动中的整合与发展。职业能力属于特殊能力,它不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体在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职业实践中,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类化,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以特殊发展和整合,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能力。所以,一个合格专门人才的成长,需要经过四个过程:一是学习过程,即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专业实践过程,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形成多种专业能力;三是职业能力训练过程,在实际的职业岗位实践中,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迁移和类化,形成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从而完成职业能力的初步训练。然后,再经过反复社会职业实践,使这种职业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能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职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成为一名合格的专门人才。前三个过程是在学校里完成的,最后一个过程是在社会职业实践中完成的。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都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职业能力是知识、能力、素质在职业活动领域的特殊发展与整合。在学校,只能完成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初步训练。要求学生“毕业后立即顶岗”,成为合格人才是难以实现的。否则只能降低人才的规格标准,为了追求操作技能的熟练,牺牲知识、能力、素质的有序协调发展。

  全面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的产物。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前景,也以其迅猛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面对极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把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当代劳动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研究者普遍认为,现代劳动者的素质,不应单指劳动技能,不能过分突出那些能量化的技艺指标,它还应当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现代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差别,与其说在手工技艺方面,毋宁说在技术方面,在知识和智力方面。一般认为其熟练程度取决于普通教育程度、专业知识素养和由实际工龄表现的生产经验。

  职业能力,就其内涵来说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着当代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社会需求变化和个性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第一线岗位操作人员已不再以体力劳动为主,其职业分布是专业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以美国为例,50年代劳动者队伍中蓝领占65%,1956年白领超过蓝领,现在的蓝领工人已下降到13%。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根本性变革的结果。生产方式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智力劳动为主,知识成为提高就业机会和竞争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受教育程度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求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也要求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全面提高。人人都要以满足社会对劳动需求为目标,积累知识,培养创造力,提高对社会变革的适应能力。由于一技之长的使用时间大大缩短,难以维系终生,必须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学习新的技能,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终生学习和即时学习。但是,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有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即人们所说的必须接受全面素质教育。

  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熟练的劳动力需求变化加快,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OECD国家统计,教育程度低的人平均失业率是105%,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失业率只有38%。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正在造就和发展一个新兴的阶层——知识型劳动者阶层,即掌握一定科技和专业知识,又能实际动手操作的劳动者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员,大多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有的受过高等职业教育,有的则是受过完全的中等教育后,又接受了专门的职业能力训练。这一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促进了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由于知识创新和衰退速度加快,掌握新知识成了每个人的生存基础,学会学习就成为所有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所谓学会学习,不单表现为不断扩大知识和寻找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还表现为运用知识,实现卓越目标的能力。

  以上可以看出,面对21世纪的挑战,社会要求的是全面发展,具有广泛、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的人才,全面素质教育也就更加突显出来。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遇到的两难选择是:既要使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专门职业技能。两者在时间安排上是有矛盾的,但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全面素质的问题。笔者认为,良好的素质是学生智力开发和个性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的重心应是为学生提供接受终生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同时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初步的职业能力训练。那种以突出职业技能为重点,削弱综合素质教育的做法是一种短视行为,是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

  三、职业学校如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人生成才的关键时刻,全面素质教育是人生成才的基础,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共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还必须同时为学生发展职业能力打好足够的知识基础,实施初步的职业能力训练,并为他们进入高一级学校奠定必要的基础。为此,我们应当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调整教育结构,改革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应注重全面素质教育

  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他同时指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我们必须据此确定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调整职业教育的结构和课程体系,使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教学内容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教育的规模、结构要做到供需基本平衡,使大多数毕业生能够适时对口就业。要求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安排,既能满足近期要求,也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期需求,“宽基础,活模块,人为本”正是这种理想的课程结构模式。总之,要使中职学校毕业生能够实现学用一致,并具有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以这种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吸纳更多的优秀青年入学,调动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职业学校的竞争力。

  (二)重新调整教育结构,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层次

  许多发达国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要求普遍提高劳动者的教育程度。为了给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教育和训练机会,高中和高中后的教育和训练迅猛发展。我国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正面临这种选择。这种较高层次的教育结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和适应能力,并且由于职业培训周期短,也易于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较之长周期的中职学校教育容量更大,更经济,效率更高。我国沿海地区近期出现的普高热,职教招生滑坡,高中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正是这种社会需求的合理反映,也是独生子女群体迅速进入社会的信号。正确的办法应当是,顺势重新调整教育结构,逐步发展综合高中和高中后的职业培训和高职学历教育。把高中阶段现行的职高和普高二元结构,逐步扩展为职高、综合高中和普高的三元结构。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增加职业教育供应的弹性,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改革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旺盛的创造欲、科学的思维方法、广泛扎实的知识基础、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训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培育创造性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学生可能接受的先进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科学思维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改革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关键是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中,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个性得到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多读多做,以构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自学能力和进取精神,使他们在主动摄取、处理和加工信息中,提高发现、探索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成为发展的人,具有主体性的人。

  总之,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也涉及到教育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全方位的改革。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充分认识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并通过试验研究逐步改革。没有紧迫感不行,急于求成也不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