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高职教育 > 综合研究
深层次的结合
2001-09-29    尚宁 申青

字体大小:

  产学研结合,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结合倘若停留在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内容的层面,不能深化内涵,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逐步成熟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很难实现办出特色的目标。

  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自觉地、主动地为人才培养作贡献;而其中的关键是互利互惠。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与敏孚机械有限公司携手,以企业名称冠名学院的机械系。新名称具有“双元”的内涵,增强了企业的责任感。系主任也由敏孚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担任。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根据企业的需要由企业组织专家提出方案,学院专业教研室结合学校实际稍作调整。企业感到学生质量的高低,也就像自己的产品一样,影响着企业的声誉。敏孚公司为学院建设了教学楼和教学实习工厂,为毕业班的学生提供上专业课和毕业设计的场所;为保证学生按教学规律在校内进行实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提供价值100多万元的设备在学院内建设一个机加工车间,车间首先满足教学实习的需要,同时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最后一年的教学任务则由企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船员培训中心,共培养了三万余名远洋运输人才,活跃在世界各地。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利用对STCW78/95公约研究起步早的优势,一方面积极努力向航运企业宣传公约的实质和履约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努力创办新公约所要求的培训项目,并将新开展的若干培训项目组合成“一条龙培训”,从企业来参加履约培训的人员一次培训所有的项目,加快了企业履约的步伐,解决了企业实际困难。想企业所想,根据企业的需求送教上门,既节约企业的费用,又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在产学合作中,重视用企业文化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中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机高专、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等为代表的许多职业技术院校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并把企业的文化引入学校。各专业都经常请专业指导委员会中企业的老总到校给学生做报告,讲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文化,讲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讲青年成才的道路。

  不同的行业背景,不同的地域经济,使各院校的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这些做法的内涵是一致的,那就是上海电机高专提出的,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得到社会、市场、行业及企业的认可是衡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惟一标准。

  上海电机高专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由校内外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聘请了28名行业、企业负责人、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教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进行咨询。在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的协助下,学校规范了教学计划的管理。各专业在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专家的直接参与下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拓展教学空间,先后建成与学校教学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基地22个,并聘请了52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负责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工作。

  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产学的结合没有人有异议,但在“研”的能力方面究竟如何,认识却有不同。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坚持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以科技、经济、人才三个效益为目标,积极开展科技活动,短短几年在日光温室设计、“熊杂2号”、“熊杂3号”高粱的种子培育与推广等项目上取得的科研成果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这所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学院所在地周边建立科教兴农示范市,院长温景文挂帅,选出5名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担任市、镇长,学院还成立了专家顾问团,作为知识支撑。如今,这些示范乡、镇,示范村、户的日光温室水果、蔬菜、稻菜轮作、无公害水稻等项目的基础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