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底,由原国家教委财务司组团的职业教育投资政策考察团先后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对两国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和政策做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对两国职业教育的投资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
一、澳、新两国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及筹措机制
1.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中央协调机构为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总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中期规划,接受来自联邦和州一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并负责分配给州一级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承担。有些TAFE学院是独立设置的,有些则附设在高校内,TAFE承担着包括从职前到职后,从学徒、技工到大专甚至大学本科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任务,开设的课程也十分广泛。8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改变了对高教和职教不收费的政策。学校的经费从基本由政府包改为多种渠道筹措。目前,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渠道:
一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总经费的50%。职业教育主要由州政府负责。联邦政府对职教的责任主要是制定政策,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资助。联邦政府的拨款基本用于基建和部分专项设备的购置,同时也考虑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领域或专业。
二是由学校自已筹集,约占25%~30%。这部分经费主要是通过有偿服务和开展海外培训活动获得的。TAFE学院除了完成当年的招生计划外,政府还鼓励其挖掘潜力,以有偿服务的方式为公司、企业和社团等用人单位培训人员。同时,学院对海外学员规定收取全额学费(每人每年约一万澳元)。
三是学生交纳的学费,约占20%~25%。学生交纳的学费(每年大约2500澳元)约占培养成本的20%。这部分经费并不直接交给学校,而通过税务部门上缴政府,再根据不同情况返还学校,还款也通过税收系统上缴政府。学生交费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交纳全额学费;二是每年先交500澳元以上,余额待完成学业后分年交齐;三是采用贷款方式。前两种情况可享受25%的优惠。学生贷款利息不随物价因素上涨。还款期一般为15年以上,一次还清者也可获得一定优惠。学生就业后如果年收入低于2.1万澳元,可暂不还款。政府还设有一种教育基金,用于支持高教和职教。其来源主要为学生还款。政府每年将基金的利息用于弥补部分学校办学经费之不足。
2.新西兰职教经费的来源大致与澳大利亚相同:大约70%来自政府,20%来自学费,10%来自其它渠道(主要是有偿服务收入)。
新西兰政府对职业学校拨款的数额以全日制学生人数(半日制或短期培训的学生须折合成全日制)为依据。其拨款体制分为两种: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由政府直接拨给学校;中初级职业教育经费则由政府拨至工业培训协会,再由该协会在组织学校竞标的基础上,按不同档次分配给学校。
新西兰对学生交纳学费有如下规定:学生22岁以前不交学费;入学的前三年若年龄不足25岁,只交纳相当于培养成本5%的学费;25岁以后则交纳相当于培养成本25%的学费。与澳大利亚不同的是,新西兰学生的学费直接交给学校。
二、澳、新两国职教经费筹措和管理的特点
1.职教与市场紧密结合,以扩大经费来源。澳、新两国职业教育经费中,政府拨款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迫使职业教育必须调整其培训方式和专业设置,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为了在政府拨款以外获得更多的经费,几乎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相应地设置什么专业。悉尼理工学院自称,凡是市场上热门的专业都可以从他们的学院里找到相应的培训课程。新西兰中央理工学院为了“占领市场”,也设置了大到电子技术小到殡葬服务等若干个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专业,以吸引更多的受训者。值得一提的是,澳、新两国职业教育的创收是通过发挥学校教学的优势,开展一些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培训活动取得的。
2.比较健全的收费和贷学金制度。澳、新两国的职业教育都采取成本分担的机制,即由受训者或用人单位承担一定的费用。由于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结合紧密,有助于学生结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很快适应岗位需要,收费制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支持,使得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成为可能。澳大利亚TAFE学院还对学完了高级职业课程(12年以后的职业教育)的学生颁发高级文凭。凭借此文凭,学生可将所取得的学分转到高等院校,再学习一年,即可获得大学本科学位。此举也可为职业教育赢得不少生源和经费。此外,由于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加上税收部门的参与,职业教育的收费和贷学金制度更具有操作性。
3.把职业培训的触角伸向海外,以拓宽职业教育经费渠道。澳、新两国都在近几年迅速扩大了对海外的招生数,并且制定了全额收费和高收费的政策。此举为两国职业教育增加了大笔经费。
4.采取教师雇佣制,以节约经费开支。由于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师资不断增加,大大加重了学校的开支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两国都采用教师雇佣制,扩大兼职教师和半日制教师的比例,以减轻人员开支的负担。
5.比较完善的拨款和经费使用监督机制。澳大利亚设有全国培训委员会、全国培训局等职教协调机构,为政府对职教的投资提供咨询,以防止投资的低效益。澳大利亚还在培训机构(包括私立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以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新西兰的学校在使用经费时,必须通过校董会讨论决定。高等院校每年还必须向国会提交包括经费使用情况在内的专门报告。此外,教育部还设有一套专门的统计系统,通过对学生人数的变化、课程和专业的变化、学校规划目标的调整以及审计、决算等方面的监测,来调整对学校的投资。
三、几点启示近年来,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澳大利亚的TAFE系统被许多专家称为最具活力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模式。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认为,尽管在国情和发展水平等方面我们与澳、新两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他们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有不少参考价值。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以下三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保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尽管澳、新两国都在近几年实行改革,逐步减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比例,但政府投入仍然占很大比重。此外,政府还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保证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如澳大利亚的《培训保障法》规定,年收入22.6万澳元以上的顾主应将其工资预算总额的1.5%用于对其员工进行资格培训。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两国都把政府投入与学校的办学效益密切结合。谁的效益高,谁就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而相当多的职业学校尚未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制。因此,增加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当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应当与学校的办学效益挂钩,以防止职业教育走简单地扩大外延的老路。
2.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收费制度。澳、新两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所设专业与市场结合紧密,职业教育就有可能从受教育者或用人单位那里获得经费支持。如何建立起一套合理、规范的职业教育收费和贷学金制度、如何鼓励职业学校通过各种有偿服务增加收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3.扩大高等院校的服务功能。澳、新两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等院校所属的职业技术学院几乎承担了各种层次和类别的职业教育(培训)任务。这在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方面创造了成功经验。也为我国扩大高校服务功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