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青年在读中学时,就已经学习“职业培训”课程了,这门课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教师执教。那些必备的知识与职业技能,他们是在国内15所师范学院一些系的专业班里获得的。
“职业培训”课程的一些指导教师,是职业“测向小组”成员,他们和从事介绍工作的机构一起协调自己所有的活动。“测向小组”对教学大纲的结构与内容影响很大,它和150个左右的咨询机构、卫生保健、社会保险机构、企业以及家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协调学校职业培训教研室的活动的,则是不久前在曼彻斯特市成立的职业培训教研室联合会。
职业培训教研室里的职业情报比较集中,它拥有有关职业培训的书刊、电影和录像带,有工商业名录、大学和专科学校一览表等其他资料。学校把职业培训课程定为必修课,每周教1至2学时。这门课的教师必须把所观察到的学生学习情况和心理特征记录在日记上。较早地按每个科目进行分类研究,能使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求学时期就选定职业。
职业培训课大纲规定本课程的教学从中学三年级开始。数学、物理、英语、艺术、体育、宗教和职业培训是必修课,学习职业培训课程期间,学生要填写测试卷和调查表,参加教学竞赛活动,熟悉银行、设计中心、研究所等其他部门的业务工作,培训到第二年结束时,他们便选择下阶段的培训课程,选择时要考虑到劳动专业化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在中学培训的第三、四年里,职业培训课程帮助青年选定具有专业特点的学科,以便他们顺利通过毕业考试,因为在英国,当学生升大学时,高校一般要参考该生的毕业考试成绩。例如,伦敦的罗埃赫姆顿高等专科学校在录取新生时,特别侧重录取那些在中学里以优异成绩通过三次考试的学生,其中尤其着重英语、历史、数学等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的成绩。(英国的入学考试制度和我们的不同,除了少数高等专科学校之外,该国大多数高校都要求考生通过谈话和心理学测试。)
在学生毕业那年,职业培训教研室和家长商议后,便向学生提供一系列讲座,如经济分析、环境保护、劳务市场、工作安置等。教师工作方式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家访谈心”。最富有经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谈心,给学生分析工作安置的条件与可能。这种工作方式有助于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抓住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其中包括高等教育。
年届16岁的青年按其去向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继续在校学习的学生。他们按深化知识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这通常是为了要通过今后的学科考试和升大学的需要;第二类是在继续教育学院参加常设的职业培训班学习,或以学徒身份开始接受职业培训的人;第三类是直接走上下需要经过正规培训的工作岗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来看,1974年里英国年满16岁的青年人中,27%在校学习;9%接受继续教育;17%被安置工作,他们结合工作参加函授学习;44%走上工作岗位;3%则成为失业者。1985年,未满25岁的青年中,失业者占13.1%。
由于失业人数继续增长,因此英国相继成立新的培训机构,如1977年的“青年培训机会计划”,1983年的“青年培训机构”等,不久前英格兰也有类似的组织机构,英国劳动安置部根据这些组织机构的需要于1991年给它们拨款15亿英镑,这些培训机构和学校以及企业主的联系十分密切。它们会做工作,使企业主相信对职业教育、对成立应变力强的青年再培训组织机构投资是非常必要的。
职业培训教研室的经费由地方教育机构承担。1984至1985年里,英格兰对所有职业培训教研室的拨款共为5440万英镑,后来为提高一些地区失业青年的职业技术水平,又增拨了1160万英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