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职业教育:中国“银领”的缺口有多大?
2004-06-28    记者吕诺

字体大小:

   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国需要多少“银领”?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银领”“灰领”,即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打造“银领”“灰领”,仅有九年义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中等职业教育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需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招生数从2001年的39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515万人,增长28%。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1998年至2003年,高职在校生从117万人增加到480万人,增长了3.1倍,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2%。

  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但仍不能适应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目前,我国还有1150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急需进行技能培训;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至40%的水平。我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初中生毕业,其中700多万人升入普通高中,500多万人进入职业学校,还有700多万人,主要是农村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

  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强劲需求:我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我国经济步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从而形成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速增长的态势;世界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电子、机械、汽车、化工等先进制造业的国内外企业增长迅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园林、商业及生活服务、交通旅游等方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对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更是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农村劳动力是潜在的产业大军和城镇居民,他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有序转移,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乃至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必须培养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农民。把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取之不尽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制度环境、体制结构、办学机制和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地方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与劳动力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一些职业学校定位不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技能培训的位置还不突出,“双师型”师资短缺,实训条件不足。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新的大发展,当前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应该看到,我国已经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并启动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公办职业学校发挥着骨干示范作用,民办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一支有事业心和战斗力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共识,各部门、行业企业和人民群众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齐抓共管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改革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 浙江中职教育一年跃出低谷
· 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研究
· “还我职中”——高碑店市削弱职业教育的调查
· 职业教育应以人为本
· 福建试办软件高职专业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挂牌
· 山东:中职要与普高平分秋色
· 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座谈会
· 中国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将于今年7月举办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