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海南创新中职办学模式:与国际旅游岛建同频共振
2011-06-1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周春姑是海南经济技术学校学生,家在屯昌县偏远山区。寒假期间,她在三亚一家酒店勤工俭学,挣得了自己人生第一笔“工资”。她马上给父母寄了600元,让他们盖起了猪圈;给妹妹存了200元上学,还拿出100元孝敬年过八旬的老奶奶。正在读初三的妹妹羡慕地说:“姐,毕业后我也想上职校学技能!”

  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家庭支持读职校,企业欢迎职校生。随教育部新闻采访团行进在海南,记者感受到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产生的辐射力。

  从“三段式”、集团化到“村官班”,近年来,海南中职教育一系列创新之举,趟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路。今天,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海南改革创新发展中职教育的步伐更加坚定,职业学校呈现出勃勃的发展活力。

  发展职教的“重点论”

  两年前,三亚技工学校还是一片位于荔枝沟开发区的大工地,今天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校园:总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从20亩发展到400亩,漂亮整齐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流连忘返。两年前,海南经济技术学校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今天的招生规模已由首届550人翻了一番,招生范围已扩大到10个贫困市县。

  海南是一个年轻省份,职业教育基础薄弱,职校办学规模小,基础能力差。这不仅制约了海南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经济跨越发展的步伐不协调。

  在海南教育界,流传着罗保铭省长的职教“重点论”。2007年,罗保铭任省长后的首个调研就是职业教育,并提出对职业教育实行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用3年时间打好职业教育翻身仗的目标。不仅政府“一把手”高度重视,海南还建章立制,将中职教育列入《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在财力、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三个‘重点论’不折不扣地执行,首先体现在投入上。”海南机电工程学校校长陈克文感慨地告诉记者。现在,来到海南机电工程学校桂林洋新校区,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塑胶跑道和整齐的教学楼,占地100多亩的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陈克文整天都乐呵呵的。

  可是,3年前,海南机电工程学校还“蜗居”在仅有20亩地的海口府城老校区。在省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占地面积增加到152亩,硬件的改善奠定了学校成为全省龙头职校的基础。

  就全国省份而言,海南属于财力薄弱的“小财政”,可对职业教育从来不吝投入。“十一五”期间,海南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3亿元,支持16所骨干龙头中等职业学校和16个市县职教中心的基础设施和重点专业建设,改扩建了50%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全省在校生数从2005年的6.8万增加到17万,基本完成打职教翻身仗的目标。

  不仅如此,2007年,海南8个市县率先对就读本市县职教中心的学生实行了“四免一补”;2008年,海南在部分中职学校农业类专业实行免除学费试点;2009年又扩大涉农专业免费范围。这些投入都是从家底并不厚实的财政中挤出来的。

  今年2月,海南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财政投入,重点组织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八大教育工程。“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职业教育会越来越受重视,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说。

  创新办学的“三段式”

  上世纪末,海南各市县职校办学环境差,师资、实训设备奇缺。许多市县、农村职校招生极度萎缩。如何改变窘境?近年来,海南整合省、市、县和企业的资源,采取了“三段式”办学模式。第一年,学生在市县职校打基础;第二年,学生到省城示范中职校学技能;第三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由此走上就业岗位。

  随着“三段式”办学模式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海南教育决策者敏锐地将深化中职教育“三段式”聚焦为解决三个问题:加强市县职教中心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化校企合作。

  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惠丽告诉记者,海南已亮出“四招”为市县职教中心“强筋健骨”:整合资源,每个市县重点建设一所较完备的县级职教中心;加大投入,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拨专款,建设16所办学条件较好的市县职教中心;扩大招生,很多市县拿出像当年抓“普九”那样的劲头,发动青年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狠抓质量,通过“三特”(特岗、特聘、特邀)招聘教师等办法,强化内涵建设。

  海南农校的变化只是海南加强省市龙头职校建设、实施集团化办学的缩影。自2008年起,海南陆续组建了工业、农业、机电、旅游等九大职教集团,省城的龙头职校相继与16个市县的职业学校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改变的不仅是中职教育面貌,还带动了家庭脱贫致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自与省城多所示范中职学校开展联合办学以来,招生人数年年递增,“上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成为这个国贫县最流行的口号。

  “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三亚技工学校校长石磊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升温,学校及时调整,开设了高尔夫管理、游艇服务等专业。毕业生莫秋雅学的是俄语,去年去三亚天福源度假酒店实习时,正赶上酒店迎来大批的俄国客人,她学的俄语派上了大用场,一个月后该酒店就与她签订了劳动合同。

  作为深化“三段式”培养的重要环节,海南众多中职学校采用“校中厂”和“厂中校”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对员工的培养环节提前,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很受欢迎。”三亚技工学校教师吴书豪说。

  服务新农村打出“扶贫牌”

  5月30日,海南省农业学校一间微机教室里,20多名“大龄青年”正在听老师讲计算机操作。这些特殊学生大多来自海南农村,有的是计生员,有的是在田间耕作的农民,很多人首次接触电脑,格外专注。

  从2008年开始,海南省农业学校与市县组织部门、乡镇政府“联姻”,开办“村官班”,招收农村基层两委干部、经济管理人员、科技示范户、农业专业户、退伍军人、农村就业创业有志青年,进行为期3年的涉农专业中职学历教育。“村官班”设有3个专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农村经济管理。上课形式极为灵活:周末、农闲时间,农校教师到联合办学基地为学生集中上课。

  3年间,海南农校“村官班”培养了5009名学生,为海南农村输送了一批基层党组织和脱贫致富的“双带头人”。

  海南共有18个市县,其中11个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给钱不如给本事、给教育。扶贫要由过去的‘输血’转为‘造血’。”几年前,罗保铭提出,扶贫要打“职教牌”。近年来,海南职教扶贫这张“牌”,越打越好,越打越响。

  在海南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联合省妇联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招生对象为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女孩、城市低保户女孩、思源学校初中女毕业生等。目前,“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学生2009级有550人,2010级有1050人,2011级预计招收1250人。

  “用10年时间培养1万名掌握技能、品德优良的好女孩,培养1万名掌握家政知识、善于持家的好母亲,兴旺1万个好家庭。”这是海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毅生心中的梦想,同他一样的海南职教人正在为之不懈地努力。(记者王亮)

  点评

  发展职教强省惠民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重要工程,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整合职教资源,发挥地域特色,创新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中职教育的新路,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多方共赢。

  海南经验体现在:第一,积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探索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新路。海南省通过集中财力扶持市县职教中心建设、重点扶持一批高水平的示范职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全省推广“三段式”职教发展模式、创办“村官班”“扶贫巾帼励志班”服务新农村等有效举措,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员方铭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海南斥资千万免费培养万名农民中专生
· 海南省举办“建筑类专业中职实验班”
· 游艇、体育旅游等“潮专业”进入海南高校
·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办学模式不能天天变
· 广东中职生零缴费上学零距离就业
· 海南创新中职教育办学模式 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
· 武大武汉校友会专修学院:"教育"为就业作准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