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行业指委会:整合资源破解行业人才供求矛盾
2011-08-11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职业技能型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质量和专业结构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食品药品行业发展受到制约……成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整合资源破解行业人才供求矛盾 

  “总的来看,职业教育就规模而言并不算小,但教育质量和专业结构尚不能很好满足食品药品各行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日前,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宣布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司司长、全国食品药品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耀华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食品药品行业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25万人,但目前食品药品行业职业技能型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严重不足,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食品药品行业的发展。

  人才需求不断扩大 人才不足制约发展

  据了解,食品药品行业包括药品(包含中药、民族药)、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及食品餐饮服务环节等,其中中药还包括种植行业。随着我国食品药品产业的不断发展,全行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药品产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及监管各环节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队伍人才总量1.6万余人,到2020年人才需求将扩大到3.9万人;全社会对执业药师的需求到2020年将达到80余万人;国家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对4687家药品生产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疗器械产业:随着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科技在医疗器械中的广泛应用,市场对医疗器械生产、研发、检验检测、装配维修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高技能型医疗器械人才更是成为健康产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然而,当前医疗器械行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实施和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截至2010年年底,整个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人才队伍总量为7万余人,而医疗器械监管系统人才队伍总量只有5296人,仅占监管队伍人员的7.89%,数量严重不足。

  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产业:资料显示,1984年我国保健食品年销售额仅有20亿元,到2009年已达1000亿元,25年增长了50倍;我国化妆品销售额以每年12%至15%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化妆品消费市场。然而,市场对保健品、化妆品专业人才存在的巨大需求,与目前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以及专业化程度过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经调查,高等院校很少设置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专业,大部分高等院校只开设了药学、食品、公共卫生等相近专业,仅沈阳药科大学率先增设了药学专业食品方向。

  餐饮服务行业:据统计,2010年全社会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76万亿元,全国持有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约为220万家。餐饮服务单位中,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前100家餐饮企业销售额总和不足全行业销售总额的10%。餐饮业多、小、散、低现象较为突出,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餐饮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参差不齐、普遍偏低。这些情况大大增加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了安全监管的难度。

  针对目前我国食品药品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张耀华表示,加快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抓紧培养食品药品专业人才,努力扩大培养规模,着力提高食品药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不仅是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基础工程,同时对于推动健康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山东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 落实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
· 李克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 中国技工实现金牌零突破
· 海南省出资1500万元重点发展全省职业学校
· 李克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
· 上海高职院校将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制度
· 劳教人员文化教育合格率93%职业技能获证率88%
· 两岸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在厦门举行
· 广西搭建中高职教育“直通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