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风光不再——招生动用“七大姑八大姨”
快开学了,今年学校招不满又将成为定局。为此,身为这家公办中专学校招办主任的老盛很是困惑。今年,他们学校还是只招了500多人。
由于各个市县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不准“外来”中专院校进学校宣传,为了招揽生源,他们只有通过老生介绍新生、媒体以及派老师到县市找关系,这些招办的老师可谓是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
盛主任告诉记者,为了招生,招生老师几乎要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尤其是要搞好和初三毕业班班主任的关系,通过班主任再介绍学生。但是,这样做就会出现另一个怪相:哪家学校“出价”高,班主任就把学生推荐到哪所学校。
相关报道:生源受困 高职院校面临“生死抉择”
相关报道:零投档大量出现 山东高职院校招生难
政策解读:专家分析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称“大有可为”
被派去的老师,学校会报销车旅费和食宿费,但前提是这些老师必须带至少一个学生回来,否则一切花费都由自己负担。除了派驻老师去拉学生,依靠老生介绍新生过来也是一个途径。8月18日上午,记者遇到一位家住省城卫岗附近的李女士带着女儿到合肥某学校咨询招生情况,她就是通过熟人介绍过来的。该校招生办沈主任介绍,他们学校近几年的生源还不错,每年都在900人,其中有200人左右是老生带来的。
【原因】
普通高中扩招中职“吃不饱”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办负责人介绍,2005年~2007年这三年间,他们学校的每年招生都超过1500人。那三年上学的学生很多,地方的中职院校还没建成,普通高级中学没扩招,这些因素让我省的中职院校暂时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好景不长,自从2008年以来中职招生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中职院校想要“吃饱”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合肥市一家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内,负责人朱先生分析了原因。
最近几年,普通高中开始盲目扩招,地方的民办高中和中职院校遍地开花,普高的提档线在400多分,有的学生考了300多分也可以上高中。
“高三(28)班,这样的门牌在一些示范高中是很常见的。”以前,高中一个年级有几个班级,现在是几十个。这样盲目地扩招,导致学生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根本跟不上。“最近几年我们遇到一种现象,也就是有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跑到我们这边上中职,因为实在跟不上课程进度。”来自省教育部门的统计显示,我省参加中考的人数已经至少是连续四年递减。“以去年为例,我省参加中考的人数为71。82万人,较去年下降5。9万人,这个数字一直在下降。”
虽然初中毕业生数基本上等同于普通高中阶段的生源数,但据初步估算,从参加初中会考起到参加中考,再到选择高中阶段学校,这中间要流失掉20%至30%的生源,流失的学生大多不再选择上学,而直接流入了打工者的队伍,这使得本来就萎缩的生源数再度减少。
与技工院校一样,中专学校生源锐减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高考门槛越来越低。在分配高中阶段生源的时候,都是普通高级中学先“吃饱”,“吃”不了的再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但是随着生源数的下降,普通高级中学也逐渐出现温饱问题,这使得中等职业学校想“吃饱”就更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