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护主义外地学校难插足
谈到中职招生难,不能回避的话题就是“地方保护”这道坎。
去年暑期,某县一位中学教师因推荐一位学生上合肥的一家中专学校,就遭遇到了被责令检查的尴尬境地。当生源锐减,高级中学的“胃口”不减时,留给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越来越有限。于是,通过主管部门的行政力量来控制仅剩的生源不流到外地中等职业学校,保护当地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生源上的地方保护开始兴起。
当地的初中学校进不去,宣传无法开展;当地的教师不能推介,学生没办法知道,这就是外地中等职业学校在很多市、县的遭遇。据了解,一些市、县教育局甚至在大会上声明,教师要是给学生推荐外地的中等职业学校将面临写检查、被调动等处罚。于是,初中毕业生能够了解的只有当地的中等职业学校。
据我省一所中专学校的负责人介绍,现在他们为每个市县印发的招生指南,有的时候直接被学校截留了,学生根本看不到;即使看到也没有用,学校大都把符合条件的学生输送到普通高级中学,分低的学生则扣着毕业证和分数条,这部分留着给当地的中职院校,根本不允许外来的中职院校进行插足。
【省教育厅】
改变考核办法严禁“地方保护”
据介绍,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樊篱,省教育厅此前已经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
如改革中职招生统计办法,将省属中专在各地招生人数算作当地完成的招生任务;严禁任何形式的有偿招生,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封锁行政区域外中职学校的招生信息等,以求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考生自主选择学校,使信息畅通无阻。
相关报道:生源受困 高职院校面临“生死抉择”
相关报道:零投档大量出现 山东高职院校招生难
政策解读:专家分析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称“大有可为”
今年,我省继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各地努力完成今年普通中专招生任务。省教育厅还要求各地,在录取结束后适时进行生源调剂和组织二次补录,凡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要及时动员,组织他们填报并补录到中专学校。
此外,我省还将返乡农民及农民工等列入了中职学校的招生范围。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等也可凭初中以上毕业证书免试录取,在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后可取得学籍。但从长远来看,普通高中争夺生源、高校降分录取,地方保护以及外省职业学校的进入,无疑都将带给中等职业学校更大的冲击,使之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杨勇 徐蒙蒙 武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