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中职教育
中职教育,如何突破现实之困
2014-08-26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编者按:当前,对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判断,观点交锋往往十分激烈。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职课题组在过去半年中,对全国东中西四个省三十个县市近百所中职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中职教育的现状比其他类型和层级的教育都更为复杂。在各地不同的发展环境中,中职学校提供着多样化的教育功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对于这些中职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局,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理解纷繁复杂的现状,跳出对于中职教育的刻板印象,才能摸索到中职教育发展背后的逻辑。

  就业与升学:中职教育两大功能

  从学生培养目的的角度来说,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实际上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就业前教育和升学教育,而后者在人们的讨论中往往被忽视。就业前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学校给予学生的主要是就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培训;而升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学校要让学生为参加相应的升学考试做好准备。

  各地中职学校在这两种功能上的侧重不一样。办好就业前教育,需要双师型师资、昂贵的实习实训设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以及深度的校企合作,成本较高。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这些毕业生不愁就业;但是,从预期收入、劳动环境、发展前景、社会地位等方面来说,中职毕业生毕竟比不上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这类教育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不具有吸引力。

  升学教育满足了部分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有限而又面临当地普通高中学位不足情况的家庭的教育需求。近年来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政策已经在全国普遍推行,部分省区甚而有本科院校定点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政策。虽然后者的覆盖范围有限,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这种政策的影响十分显著。例如在课题组调研的某省,中职的对口高考本科指标全省超过2000人,升学教育因此成为该省各个县中职学校的主要功能。而在另一个调研省,对口高考本科指标不足200人,在该省就很少看到以升学教育为主的中职学校。

  撇开各级政府发展中职的政策目标不谈,仅仅关注中职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话,我们看到,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下,一个中职学校生源多不多、是否有活力,与其是否选择了符合自身条件与区域特点的发展模式有重大的关系。办升学教育,受财政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良好的学校管理是关键,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县的中职学校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升学教育。与之相比,就业前教育在师资、设备、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多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在财政投入不足、其他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办好就业前教育很不容易。

  影响中职发展的四大要素

  在诸多区域特征中,四个关键要素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中职教育发展:居民收入、产业特征、财政能力和制度创新。

  一般来说,收入越高的家庭,越不愿意孩子接受中职层次的就业教育,对升学教育的需求往往较高。一个地区的产业特征,决定了中职毕业生能否在当地找到有较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财政能力是制约地方政府的中职教育供给的关键,财政能力弱的地区一般无法为公办中职提供充足的条件保障。

  在产业基础和财政能力强的地区,一般来说具备提供较好的就业前教育的潜力。但是,如果当地居民收入较高、不愿意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中职学校的就业前教育这个功能也发展不起来。于是,中职学校往往依靠外地生源来弥补这一缺失。遗憾的是在中职免费政策实施之后,东部一些省份为了减少财政负担,往往缩减了本地优质中职教育对非户籍学生的开放空间,使这些学校转而以升学教育为主,进一步加深了此类地区产业用人需求与中职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东部某省的经济发达县市正普遍陷入这一局面:2010-2013年间跨区域招生规模下降超过50%,中高职衔接和对口升学比重超过毕业生的70%,升学教育成为了当地中职的主要模式。

  在中西部等产业基础和财政能力薄弱地区,受限于办学条件和深度校企合作难以开展等不利因素,中职教育往往难以为继,日益萎缩。生存较好的学校主要提供的是高质量的升学教育。

  除了学校层面的努力外,很多地方政府努力通过制度创新,特别是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中职学校,积极克服财政能力和本地产业这些方面的束缚。地方政府所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一)直接对公立中职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控股权让渡给民间资本,地方政府在师资、土地、校舍、运行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二)用工企业与中职学校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建立特定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三)民办中职学校或者劳动力培训、中介公司与公办学校进行特定专业的联合培养,并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分享合作的收益。

  通过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部分地区突破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实现了以就业前教育为主的中职发展模式。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本地交通运输业发达,对于汽修人才需求较大。但是,政府财力有限,财政投入不足,难以支持一个较高质量的汽修专业。通过和本地民办中职学校进行汽修专业的联合培养,由民办中职学校投入实训基地和实训课程教师,县职教中心和民办中职学校形成了事实上的共生关系——民办机构通过此类合作降低了独立办学的固定成本,公办学校则提高了教学实训水平,办学收益由双方共享。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两会话题:不受待见的中职教育却是扶贫的切入口
· 山东大力发展公益普惠中职教育
· 资助政策催热中职教育
· 教育部:促中职教育发展 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百万
· 中职教育“叫座不叫好”要反思
· 江苏实现中职教育学费全免 民校生享同等政策
· 免费政策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
· 海南到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将全面实行免费教育
· 福建:2014年全面实现中职教育免学费
· 湖北530名中职生通过“技能型高考”进入大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