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教育改革
北理大学书记:大学教育改革从淡化官本位开始
2014-04-10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

  大学教育改革从淡化“官本位”思维开始

  有关大学去“行政化”的讨论,一度是教育领域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从大学角度来说,并不等于不要行政部门,而是减少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干预,淡化“官本位”思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政府简政放权的提法,再次让我们对减少政府对大学的行政干预和具体管理,让大学自主办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为此,记者对话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听他讲述,大学教育改革应从淡化“官本位”思维开始。

  记者:请您讲讲在大学淡化“官本位”思维的必要性。

  郭大成:一方面,政府行政部门对大学的过度行政干预很容易造成政府行政权力自我不断膨胀,部门利益不断扩大,大学苦于为各类指标奔波,甚至会因此而造假,各类泡沫会越来越大,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也会遭到侵蚀。

  另一方面,大学泛行政化很容易抑制甚至扼杀学术生产力,加剧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在这种风气下,很难培养出具有独立精神和创造力的学生,也与大学独立、自治的改革方向相悖,最终会让大学失去生命活力与学术创造力。

  记者:您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该如何简政放权?大学又该如何淡化“官本位”思维?

  郭大成:我很赞成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的说法,他认为行政化管理倾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另一方面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因此,大学的去行政化也应该从内外两个层面来考虑,并且在制度设计上,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教育资源从“行政权力主导型”配置模式向“教育规律主导型”配置模式转变。

  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减少政府对大学的行政干预和具体管理,“要管住自己闲不住的手”,简政放权,让大学自主办学,从行政干预向宏观管理和服务转变,着重从把方向、管投入、抓班子、重服务入手。

  记者:那从大学角度来说呢?

  郭大成:从大学角度来说,就是减少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干预,通过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结构,建立突出大学本质的现代大学制度,让大学回归其本质,同时,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学术本位,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价值取向。

  首先,大学应回归大学本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问题。因此,大学内部要强化育人的各个要素,使得这些要素的活力相互迸发,使得大学的精神进一步彰显。

  其次,突出学术本位。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大学必须以学者为中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授治学作用,推动学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弘扬学者应具有的批判理性及其精神。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时,要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营造出高校教师对学术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还有,大学内部也需要简政放权。综观国内外一流大学,都是小机关、大学院,二级学院才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实体。因此,大学要进行改革,就要通过简政放权,促进管理重心下移,让学院等基层单位充满活力。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现代大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决定这一系统品质的主导因素如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文化传承等都属于慢变因素,正是这些慢变因素决定和主导着大学整体演化。因此,大学的改革需要慢节奏,需要注重艺术,也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最忌讳的便是翻来覆去,朝令夕改,走回头路。鉴于此,大学的改革要注重“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多一份理性的规划和设计,多一些慎重的试点和尝试,少一份盲目的跟从,坚守大学的自身品格,有所为有所不为。(赵婀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共教育部党组: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 以“高品质”激荡起教育改革的澎湃春潮
· 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
· 2021:教育部多向发力促改革
· 孙霄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 直面深层次体制机制难题,中国教育事业进入新的“改革时间”
· 12位委员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 教育改革,攻坚还要下功夫
· 教育改革发展大事回眸:这5年,中国教育日新月异
· 化解择校难题、提高教师待遇 中央发文深化教育改革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