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聚焦两会 > 两会教育:代表委员声音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关键词“公平”
2017-03-08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教育公平成果要让百姓感受到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关键词“公平”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这是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划定的“关键词”。梳理这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教育的关键词,从2014年的“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到2015年“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再到“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我们发现,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越来越凝练,聚集到公平和优质两个关键词上。

  教育公平,历来被看作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把发展的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这句话是李克强总理亲自加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再次诠释了顺应人民期待、创造人民福祉的执政情怀。

  “我要为教育呼吁三点”,3月5日,四川代表团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尹力10分钟的发言里,提了4条建议,涉及教育公平的就有3条,解决“大班额”问题、民族地区大凉山教育、高考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

  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公平的社会属性,增进人民福祉,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困扰公平的顽疾该怎么根治

  今年到北京开两会,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永兴有个明显的感觉,会场里以前说起教育“面红耳赤,摆出家长身份来指责”少多了。从会内到餐桌上,谈起教育,大家的态度变成了“温和的建议”。潘永兴解读这种态度的转变,是对这几年推进教育公平工作的“褒扬”。

  但并不意味着教育话题变冷了。两会前,几家新闻网站两会热点调查中,“教育公平”均名列前茅。从一张张网友投票中,不难看出家长们对孩子能否上好学校的焦虑,对学校不分“重点班”的期待,对中西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期待……

  在北上广,为了求得一张名校入场券,不少家长都加入“学区房”争夺战。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对此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俞敏洪建议调配小学教育资源,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老百姓在同一个城区享受公平教育资源,是应有的权利。”俞敏洪说。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泓铭认为,破解“择校热”,除从教育方面着手,也要推动房地产回归民生属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老百姓对教育公平不满意,主要是对公办教育不满意。公办学校差距那么大,老百姓当然不满意,大家交的钱都一样,凭什么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据我所知,有的小学花几个亿去建设。公办教育要提供均衡化的教育产品,要得到特殊的教育就走市场化的道路,去选择民办教育。政府想把什么事情都管起来,实际上是管不好的。”

  在东部,家长依旧要为“择校”分心劳神。在中西部,学位短缺和“大班额”并存。公平依旧重任在肩。

  在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这里的孩子需要徒手爬800米悬崖上下学,才能到山下学校求学。如今这条艰难的上学路变得“拥挤”。“悬崖村”阿土勒尔村共有15个6岁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仅30多岁村民陈古吉家就有5个孩子上学。

  省长的忧虑已变成现实。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美洋洋双语幼儿园董事长兼园长潘成英正是来自凉山州,学前教育学位的紧张已经刻不容缓:“凉山州有公办园79所,在园幼儿29262人;民办园423所,在园幼儿64461人。民办教育撑起了学前教育的半边天,但是民办园什么时候能享受到与公办园同等待遇?”

  东西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高低“水位差”天然存在,潘永兴建议把这个问题装进“中西部省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篮子里解决,“从师资队伍和公用经费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既不能‘削峰填谷’,更不能‘顾此失彼’”。

  公平大伞如何覆盖更多儿童

  “就读普通学校的残障儿童家长中,有27%表示有被要求退学的经历。”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明尚公益基金秘书长李欣蓉抛出了一份覆盖23个省份的随班就读抽样调研数据,让很多代表瞠目。

  “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几个月之前,她在准备今年两会议案时,也被这个数据吓了一跳,想起了自己在做大学生村官时遇到的一个孩子。

  她所在的村里,有个患先天性精神病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后,既不被普通学校接纳,也不被特殊教育学校接纳。经过她的努力,这个孩子总算进了普通学校,但没有学籍。

  这是她的一个遗憾,也成为她转身的契机。6年村官生涯,她自愿放弃了事业编的机会,投身公益。“这群孩子是长期游离于主流视野之外的‘失语者’,更是教育公平应该覆盖到的死角。”李欣蓉说。

  干了这么多年特殊教育,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袁敬华依旧觉得工作起来无所适从。“特殊教育涉及多个管理部门,‘教’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医’是卫生部门的事情,‘康复’是残联部门的事情。齐抓共管很多时候变成了没人管”。

  袁敬华建议,在教育内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全口径特殊教育。在教育外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与残联、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的实质性对接。

  教育公平的普惠阳光要照到每个孩子身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城乡困境儿童保障。”据统计,全国现有留守儿童约902万人,其中有超过90%以上的分布在中西部省份。

  1992年出生的铁飞燕已经连续5年将议案聚焦留守儿童领域。今年是她履职的第5年,铁飞燕希望能从国家层面为全国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副总经理朱良玉提出的《关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议》得到很多代表响应。他呼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将此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总体规划中。

  教育扶贫,怎么“扶志”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屹崂村村委会主任张文堂,在当地是个很有名的新闻人物。

  他所在的村子缺水干旱、农业条件差,基本是“耕地靠牛、浇地靠天”,2007年以前农民人均收入才2000余元。几年前,民营企业家张文堂离开自己资产达50亿元的公司后返村任职,投资4亿元为全村村民免费建别墅。如今,全体村民都免费入住了别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入住村办老年公寓。

  可是,别墅也留不住要上学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还是想送娃到城里,因为村里的小学不如城里的好。

  “政府工作报告中贯穿了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我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小学和医疗卫生、养老等领域资金、人才的投入力度,让农民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切身体验使得张文堂代表感触颇深。在他看来,精准扶贫关键在“扶志”,使贫困群众增强依靠自身努力来脱贫的信心、决心与行动。“扶志”的根在教育。

  “扶贫”是今年两会的热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这让代表委员们感到特别振奋,但是总理也特别提到,扶贫攻坚要“防止假脱贫、被脱贫”,代表委员们在这几天的会议中都提到要做到这一点,精准扶贫应该在教育上多做些文章,这无疑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军认为,农村的贫困根子一在教育,二在落后的产业结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打好底子,提升人口的基本素质,就是做好农村扶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人口素质上来了,才是“拔穷根”。

  “职业教育是离农村贫困人口和底层打工族距离最近、最能直接提升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教育类型。在脱贫攻坚中,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一是实施“职业教育脱贫国家工程”,整合教育部、人社部、扶贫办等名目众多的培训资金,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需要,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落实到每个贫困家庭和建档立卡的所有适龄学生和贫困劳动者。二是实施“全国教育资源一盘棋”,借鉴“内地西藏班”等经验,要求各地已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承担向贫困家庭开放的任务,盘活发达地区优质职教资源的存量,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开放。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路径,这也正诠释了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基石的深刻意义。全国政协委员、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表示,建议由政府牵头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吸引企业参与。在此基础上设立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两种不同的教育扶贫模式,既保障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又切实提升赋闲劳动力尤其是五六十岁中老年无业人口的基本谋生技能。创新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改变过去简单的“资金扶贫”模式是根本方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
· 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上表示: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视频会议研讨全球疫情下的教育公平话题,中国分享经验
· 为教育公平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 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 教育公平,不容金钱破坏
· 教育怎样让人民更满意?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李志民:依法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专访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 “最执着政协委员”娄源功为什么连续10年“死磕”教育公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